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宇文护本人是不想伐齐的,但不代表周国的皇帝不想伐齐,更不代表周国的亲家突厥锻奴不想伐齐,于是周国的三路大军,还是浩浩荡荡地向我齐进发了。
话说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崩溃,算了,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相比较之下,殿下本人倒是很淡定的样子。
在宇文家撕毁两国友好条约之前的没多久,突厥这家伙就已经开始入侵我齐的长城防线了。
今早,将军在晨会上说了好久,说得大家都心里紧紧的。
根据去年周国攻打我齐的人数来看,今年秋天,加上突厥所出的军队,估摸着大约会有二十几万的兵力。
据尉相愿副将分析,宇文护的此次出兵,完全是因为对突厥锻奴拉不下脸来,毕竟此次突厥也显得相当有诚意,可能所给的军队也是相当庞大的,周军和突厥联合起来少说有二十来万呐,不知道周国对于上一次突厥的突然撤兵,会不会防着一手,还是和原来一样无条件的选择相信。
其实这事宇文护也是无奈,周国和突厥本来就是联姻的,突厥还不远千里嫁了个公主过来,就是周国现任小皇帝宇文邕的妻子,周国好生好意地伺候着,还给封了皇后当当。人家突厥都准备好出兵了,实在不还意思说我们周国不想打了,还想准备个几年,这个脸真的拉不下来,万一得罪了突厥,人家一生气杀到长安,我齐就可以坐守渔翁之利了。
不过门牙分析按突厥那点功夫,杀不到长安的,最多在边境抢抢东西放放火,反正这种事他们在我齐也老干,没几次对中央晋阳邺城造成过威胁的,我齐地大物博不差那么点粮食,也就由他去了,换了周国,人家本来就穷得不怎么吃得上饭,再被突厥一搞估计就难以生存了。
所以宇文护二话不说,还是决定攻打我齐。
说好的还老妈还得感激涕零的呢!
不过此次周军来犯,却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毕竟人家已经足足准备了一年,打算一雪去年除夕的耻。而这一年里我们的皇帝貌似都在研究如何吃喝玩乐,以及如何讨好周国。
想想就觉得这下输定了啊。
九月,中军斥候姜寂明从安排在周国的眼线处传回消息,说周国的皇帝已经下令东征,约莫开战就在几个月以后的事了。
此次东征,周国派大将尉迟迥领精骑十万,先驱直袭洛阳,三路大军最后会于邙山。
至于其他人所部何处,暂时没有下落。接到消息的我们,已经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粮草打算随时支援了。
我说他们斥候打探点消息也真是不容易,搞得我老觉得像清都邺城啦,晋阳啦这种我齐重要的城市肯定也有很多周国派来的奸细,以后上街还得注意点,搞不好一不小心就泄露国家机密了。
据目前的消息可知,此次他们的目标是洛阳,洛阳自古以来所出关中重地,在汉代作为陪都使用,就连当时的武库都在洛阳一代。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洛阳一带向来都是在天子脚下,从不外封,也只是到魏国分裂了以后,洛阳才归于我齐。周国拿下洛阳的意图简直显而易见,加之洛阳又正好处于我齐边境之地,从长安调兵速度上也来得及。
况且,洛阳乃是旧日魏国的都城,坐拥整个关中的繁华之地。当年的洛阳城,其繁华程度,一度可以比得当当年的长安城。西北哪一块至今都是饥荒之地,自从周国接手了长安城以后年年都在闹饥荒死伤无数,而洛阳城春风十里,金碧辉煌的,甚至都占据了从西域商贸往来之路的地理要道,那些以贩卖为生的粟特人途径洛阳,辗转至晋阳,洛阳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周国这些年一直看着我齐的繁华富有眼红,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尔朱荣当年起兵立元子攸为魏国傀儡皇帝的时候,几乎把洛阳城里的魏国元氏的大臣都屠了个遍。到了我齐高祖的时候,因为洛阳就攻不下,高欢最后决定用挖地道的方式把洛阳城搞塌,就势拿下洛阳。
所以洛阳城在那个时候就基本上已经被一把火烧了,如今的洛阳城里什么都不剩,若说还留下点什么值得怀念的,也就只有城里永宁寺铜铃佛塔留下的巨大的塔基,和洛阳城郊外那个与世无争得的白马寺了。
我虽然没有去过洛阳,但料想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个繁华时的洛阳城,也再也听不到晚上大风刮过六角佛塔的阵阵铜陵声,而今洛阳城里除了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就真的什么也不剩了,只是想想就觉得不甚可惜。
显然周国是觉得,拿下洛阳才能证明他们是北朝的正统所在,哪能让他们如此轻易就范。
不过据将军分析下来,即便周军的攻势凶猛,也不一定能拿得下洛阳,我齐拿不下玉壁城,他们也不一定拿得下洛阳城,这场长达两朝的拉锯战,最后还不知道那一方会取胜呢。
洛阳临邙山,易守难攻,即便拿下了洛阳,短时间内也对我齐够不了多少威胁。从洛阳到邺城只有黄河浮桥这一条路,而二十万大军想过浮桥那是何等的艰难,只要黄河浮桥尚且在我齐手中,他周即便人数再多,也对我齐都城构不成威胁。
但不管怎么说,洛阳城到底是我齐的洛阳城,如何能够被周军轻而易举地拿下,敢犯我疆土者,定斩不赦。所以黄河浮桥乃是治住周军的咽喉之口,不但黄河浮桥不能被拿下,整个洛阳城都不能被拿下。
对于周军的二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殿下在晨会上分析过,周国前些年连年的闹饥荒,本来国内的人口数量就不多,这几年虽然好了些,但是去年晋阳之战,周军也是倾巢出动,太原郡死伤绵延数千里。而现在周军又召集了二十万人马袭我齐洛阳,怕是连禁卫都用上了。
纵观地图,周军能够动用的周边以及护卫,大多分布在秦地,陇西,和巴蜀等地,加上原本在长安的左右禁卫,还有周国的各大藩国的兵力,一时间召集二十万大军也不算太难。
只是可惜了一些老人小孩,像我们这般充军的人,运气不太好的可能再也没有了回家的机会。
周国根本就没有给我齐准备的时间,所谓突袭,向来都是打他个措手不及。我似乎觉得,宇文护他老母还没回到长安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周国的军队已经抵达我洛阳城下了。
眼下是河清三年的十月份,宇文邕在长安未央宫殿前给大冢宰宇文护践行,授斧钺。周国的皇帝很有志向,野心也不小,一般这种野心很大的人不是中道崩阻,就是称霸天下。
我目测了一下宇文邕应该属于前者,若是他属于后者,我们还辛辛苦苦准备个毛线啊。
据我们得到可靠消息的时候,周军已经抵达潼关了。
………………………………
邙山北望其二
潼关位于关中东部,居于长安与洛阳之间,地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水势汹涌,居关中要地。
据殿下推测,潼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周军的人数众多,自然时间有限,二十万大军一定分批入关,我们若是能赶在周军到达邙山之前敢去洛阳,尚可一搏。
后来经验证,周军兵分三路,以柱国尉迟迥领精兵十万为先锋,周国大将军权景宣出兵豫州,少师杨摽出兵轵关,而宇文护本人则领重兵驻扎在弘农,借此一举围攻洛阳。
殿下料定宇文护本人不敢亲自上阵,而是选择带在弘农作为支援。宇文护不善作战,自然武功也不怎么好,前锋当然选择尉迟迥这些人上了,胜了可以借势支援,若是败了还可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当真狡诈。
阳世深听完此话,甚是满意,当场就嚷嚷着宇文护和宇文泰一样,不过一只老狐狸,根本就没有那个胆啊。
这在齐国的历史上,周军还是第一次进攻洛阳,先前攻打洛阳的经历,那都是祖辈们的事了。当年高欢和宇文泰为了洛阳可没少掐架,每次都被宇文泰侥幸逃脱,于是齐国用了整整一辈的人去怨念,我齐高祖当年,为什么没有一刀砍死宇文泰,多少次悬崖勒马差之分毫,就是没能砍死黑獭,莫不是天意。
对于周齐双方来说,尤其是对于宇文护来说攻打洛阳是第一次,走得也是当年的老路,想当年周国的鼻祖宇文泰攻打洛阳之时,吃了多少苦头,最终也没有拿下洛阳。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