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神演义-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要与银鬃犼兵戎相见,却没有胜算的把握,况且还有那亡志在侧,能够在天兵手下逃脱,恐也有一番本事,不如将计就计,稳住银鬃犼再说。想到这里哈哈大笑道:“小弟刚才只是试探贤兄而已,贤兄果然高风亮节、义薄云天,不愧为我等修道之人。凭此,小弟就要敬贤兄三杯。”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银鬃犼只道是四不像试探,并不生疑,二人携手走进洞来,与那亡志互道来历。那四不像道:“今日喜见上神光临,又值我兄弟二人久别重逢,宜当宴饮,不知贤兄此处可有佳酿助兴?”银鬃犼道:“愚兄敝室,乃是修行之所,怎会有这穿肠毒药。”那四不像道:“不妨事,小弟去去就来。”过了片刻,那四不像回来,尽带了山珍海味、琼浆美酒,言道:“今日定当不醉不归。”那银鬃犼道:“我等修为之人,还是不饮为妙。”那四不像道:“贤兄差矣,今日你救下上神,便是上神恩人,怎可违了上神美意。”那亡志斟满酒杯,跪倒敬道:“大仙救下小神之命,大恩不敢言谢,借此美酒,敬献大仙。”那银鬃犼不好拂了亡志心意,也只好一饮而尽。那四不像道:“这第一碗酒,乃是上神感谢兄长救命之意,这第二碗酒,上神应再与兄长同饮,感谢天地不杀之义。”那亡志听了,再举酒杯,与银鬃犼一饮而尽。四不像又倒上第三碗酒,道:“这第三碗酒,乃是庆贺我等三人相聚之缘。”言罢递与二人,言道:“小弟先干为敬。”那二人也不好不饮。四不像又倒上一碗,银鬃犼道:“贤弟,愚兄量小,不可再饮了。”那四不像朝亡志递个眼色,亡志举起酒碗道:“大仙垂救,于小神如同再造,小神今后愿侍奉左右,终身相随,若违此誓,如同此碗!”一饮而尽之后,将碗摔碎。银鬃犼略有醉意,言道:“你乃是神,我不过是仙,怎能劳你侍奉。你若无处可去,但在此修行,你可知这洞府是谁人的道场?”亡志不知,银鬃犼复言道:“此乃是李真君的道场,暂由小仙住持,那李真君便是福君张果老救下的精气真身,这下你可知我们乃是一家之人了吧!”那亡志不想当初妄言竟在此处得报,因此又斟满一碗酒,将酒洒在地上,向洞外叩拜,言道:“小神叩谢李真君!”那四不像言道:“此又是一喜,今后我等便在此处修为,此洞更名为三仙洞可好?”三人听后哈哈大笑。

    酒水之物,便是如此,人愈多而酒兴愈盛,此时乃是欣喜之时,又兼一个别有用心,一个劫后余生,一个受人奉承,自然是越喝越多。那亡志与银鬃犼奔命一日,自然疲惫不堪,饮到子时便昏昏睡去,那四不像心内有事,自然不敢醉去,趁着二人熟睡之际,将那亡志绑了结实,插上犯由牌,径往衢州而去。却是那亡志命不该绝,刚被押解走后,獬豸应天便来到洞中,见满桌狼藉,连忙推醒奉义,言道:“真君有令,近日将有谪仙亡志逃亡,命我二人不惜代价将其救下,真君已在天庭周旋。”那奉义笑道:“贤兄来得正是时候,我早已将那亡志救下,贤兄但请看来,石床上躺着的便是。”应天言道:“贤弟不可造次,这洞中只你我二人,何来亡志?”奉义不听则已,听了吓得早退了三分酒意,思想四不像前言后语,连忙将此事前因后果道出。应天沉思道:“我方才来时,见你这洞府有人飞出,好像往衢州方向,定是前往那蛟池塘,不如我二人就此追去,舍命拦下四不像。料想我二人联手,必有十分胜算。”奉义遵令,二人驾疾风紧紧追来。

    来到衢州城,此时已东方泛白,眼见四不像押着亡志遁入城中,却是不见踪影。奉义越发急躁,怒吼一声,却是弄巧成拙,到让那四不像有了觉察。四不像急忙燃了信符给那邓天君,称已擒得亡志来至蛟池塘。不过幸得那些天兵骄纵惯了,昨日追缴未果,便寻了一处城隍庙去打秋风,酒足饭饱,以至红日高升仍然酣睡不醒,竟不知四不像的急奏。

    应天言道:“道兄,你我二人分开去找,但要找到便紧急传声,万不可高声喧哗,让那亡志落入天兵之手。”奉义领命,气汹汹的细细查询。应天化身成为一个老者,一面查询,一面晓谕百姓,只道是亡志帮助众人度过劫难,却违反了天条,今日天兵便要将亡志捉拿斩首,望百姓们救急。此语一出,百姓们义愤填膺,其中有一百岁老者,命乡人奔走相告,家中但有十二三岁少年,全都集中到蛟池塘旁边,全要穿上红肚兜、绑缚双臂、背插犯由牌,那城中百姓感念亡志恩德,纷纷赶至蛟池塘,不消一个时辰便有百十位少年前来。此时邓天君方才起身赶到,眼见这百十个亡志,只道是百姓聚众作乱,喝道:“下界刁民,胆敢窝藏钦犯,此刻交出亡志,便饶尔等不死。”不想那些百姓不但不跪,反而替亡志鸣冤抱屈,那百十个少年纷纷向天大喊:“我是亡志!”竟然呼声震天。天上抚地将军见了,急忙禀告玉帝,玉帝见此,念及亡志拯救黎民,也不愿留下骂名,因此只以“剥去神籍,下界修行”的旨意赦了亡志。邓天君受命宣下玉皇钧旨,那些百姓山呼圣明。四不像见此,羞愧难当,抛下亡志,驾风而去。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垂饵折断钓鱼钩。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二十二回 老君助力称帝位 三公九卿赴凤鸣

    第二十二回老君助力称帝位三公九卿赴凤鸣

    人人都道为官好,一人领俸全家饱,

    诸事全凭笔一挥,青楼戏院提笼鸟。

    恣意快活任逍遥,门前自有黄白找,

    平生只憾一事忧,岁月焉能不得老。

    上回说到獬豸应天与银鬃犼奉义奉了成道之命,设计救下亡志。自此,那亡志便与奉义在栖霞洞修炼。成道虽在天庭为官,却因为解救亡志,令玉帝恼怒。众臣见了,也纷纷弹劾成道,只道其嗜酒误事、量小迷心,因成道一无实权,二不贪淫,实在抓不到什么把柄,玉帝也是无奈,只得将成道斥责一番了事。成道愤然,那天庭官场,随处可见朋党、个个都有牵连,往往这官之子娶下那官之女,或是此将之侄便是彼将之甥,而子女长成便又择下门当户对之府结姻,因此天庭众官多能攀上亲戚。纵有些势单力孤的,也认下了众多干祖义父,以孝敬之名行贿赂之事。人人只为保长久富贵,哪里顾得什么人间疾苦,因此天宫里人浮于事、尸位素餐之人比比皆是。只是像成道这般势单力孤的,极是少见。只不过成道法力广大,他人也不敢小觑。

    自成道下界劝告武曌以来,天下气象为之一变。老君见李成道劝得武曌抑佛扬道,甚为欣慰。一日朝堂之上天师张道陵启奏:“陛下,如今凡间虽是颠倒阴阳,但经李成道劝诫,那武曌已然悔过自新,亦重我教。微臣建议,应褒奖李成道,以策三界向上之心。”葛玄亦道:“陛下,李成道虽然犯有大错,但毕竟只反不道,不反天庭,为官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实为官员标榜。如今又获此功,理应奖赏。请玉帝裁夺,以慰义士之心。”玉帝见李成道低头不语,言道:“李爱卿,此番廷议有关于卿,按律卿须回避。”李成道遵旨,被黄门郎带着前往偏殿等候。玉帝见其走后,沉色道:“邱天师,依卿之见若何?”那邱天师道:“李成道多年来殚精竭虑,颇有功绩,理应褒奖,但李成道起初犯有不赦之罪,理当重责。玉帝宅心仁厚,不忍重责于他,屡次升迁,已是褒奖。倘若再有赏赐,恐三界议论,更恐不自量力之人效仿,搅扰三界不安。臣以为李成道功过参半,不应重赏,但可微奖,建议陛下赏赐李成道散骑常侍衔。”玉帝甚喜,刚要命人拟旨,只听老君言道:“陛下,我教自开天辟地以来便已有之,只是未见昌隆,经无数道家子弟披荆斩棘,方成如今气象。怎奈凡人多贪,失却信仰,导致我教衰微,如今更有西教大举传经,令凡间迷离,长此以往,我众仙家地位必然不保。若非李成道匡扶大道、中兴我教,这三界上下必然属释家治理。由此看来,李成道成就的乃是不世之功,理应重赏,提振朝臣,今后凡扬我教威者,均应厚待,方可保我教长盛不衰。倘若陛下偏听偏信,恐令忠臣寒心、义士意冷。本座以为,李成道修行凡间,治理有道,应赐下他管理凡间事务、节制一切地仙之权。请陛下三思。”玉帝心烦不已,言道:“那李成道何德何能,莫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