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吧!”天蓬真君言道:“若是得了圣旨,放行不难,需令他将兵器卸下,我等也是奉了旨意,寸铁不得入宫。”李成道言道:“某从来斧不离身,漫说是你等无名之辈,便是得道的金仙也不能号令李某!”天猷真君喝道:“如今某等未得玉帝旨意,便不能放行!”李成道亦怒道:“某本是荣功之人,上得天庭前来奏报,若是有奸人谗隙,李某不入这天庭便了!”言罢转身便走,那内廷之中跑出甲辰神孟非卿,呼道:“李司监留步!玉帝有旨,请司监官随意入宫觐见。”又好言安慰了天蓬、天猷真君,方带着李成道赶往御花园中的紫彤殿。
李成道虽然是二次进得天来,但对天庭亦不熟悉,更何况这御花园中。仔细看来,果然是别有洞天,但见:
数仞高墙锁阳春,林园清幽曲径深。
东西仙树增碧色,四时花卉落缤纷。
天音轻舒香气绕,不亚蓬莱海外村。
世人虔诚识此路,山呼海祷大天尊。
待来至在紫彤殿,李成道俯身下拜,参见玉帝。玉帝笑道:“李卿家快快平身。”令人赐坐。甲子神王文卿见成道坐下,宣道:“司监官李成道接旨!”成道转身又起,复跪在当下,只听甲子神宣道:“司监官李成道,恪守臣规、尽忠职守,此番诛逆有功,特擢升为南兰章江巡按,兼领给事中,官职正五品,另赏金花、雨露。钦此。”李成道谢恩,那甲申神扈文长托着金盘交予成道,上面有朝服、官印等物。
玉帝言道:“李巡按,听闻你英勇异常,将那逆贼斩杀,只是不知可曾探得其他叛逆之人?”李成道言道:“陛下,微臣前来特来领罪!微臣征讨之时,并不知陛下要生擒此人,因其法宝厉害,情急之下将其斩却,有违上帝旨意,万望陛下恕罪。”玉帝笑道:“李爱卿不必自责,实乃为不知者不罪。只是不知那逆贼有无说出其他叛党的名姓?”成道言道:“微臣与逆贼交战时,那逆贼只巧言舌辩,欲令微臣相助于他。微臣深受玉帝恩遇,怎能不辨是非?见其冥顽不化,因此只得下得狠手。至于其他叛党,其并未曾言说。”玉帝略有不悦,道:“卿家舟车劳顿,就此将歇去吧。”李成道言道:“陛下,那逆贼虽然用阴谋打伤天庭三位真君,却只是仗着其手中从五老处盗来的五行镜,因此与五老结怨。下官仔细问过于他,他深恨五老不能相助,亦恨家人亲戚断绝往来,待叛逆事成,便要诛戮五老、欺师灭祖,实乃是忘恩负义之人。微臣情急,将五行镜打破,特带了前来,交由陛下处置。”玉帝言道:“此邪物现在何处?”成道言道:“就在殿外,由臣之坐骑獬豸负着,待陛下旨意,微臣可令其进内呈交。”玉帝言道:“甲午神,前去取来。”那甲午神书玉卿前往殿外,带了四个天兵,将五行镜取回。玉帝看罢,言道:“此物甚是邪祟,交由少府监查,转入天宫府库,勿令其再度害人!”甲午神书玉卿带人而出,玉帝问道:“爱卿,除了此物,可还有其他斩获?”李成道言道:“除了此物,那逆贼示给臣一部《首恶书》,上面尽书着一些污言秽语、捏造诽谤,臣细细查过,这些文字不过是罗织罪名之物,因此臣尽毁了此文,以正视听。”玉帝听到此处,甚是惊愕,半晌方言:“爱卿所为甚是有理……”
李成道见此言道:“若是陛下再无吩咐,微臣告退。”玉帝连忙止住:“卿家且慢,此番卿家战斗凌厉,朕要赐下三杯御酒以示心意。甲子神!速取出无上御酒赐予卿家。”言罢冲着甲子神一使眼色,甲子神王文卿会意而去,不久托着三杯御酒前来,恭请成道就饮。成道见了玉帝神色,知道必有蹊跷,言道:“微臣叩谢天恩!但此番得胜,全仗着天威浩荡,另有赤城王、忠惠公等困住逆贼,劳苦功高,微臣愿与二位上官共饮,不知陛下应允否?”玉帝言道:“卿家不必过谦,此功尽是卿家的,满饮此酒,这天宫之内,珍宝佳酿数不胜数,朕再另赏其等便是了。”成道见推辞不过,先叩谢了天恩,顺势将观世镜取下拿在手中,先在各杯口上轻轻一扫方饮。待三杯酒饮下,再叩谢了玉帝之恩,毫无异状。
玉帝见此,怔了一怔,言道:“卿家知礼节、辨是非,乃是众官楷模,朕特封卿为妙法广圣真君,享三品俸禄,卿可在凡间随意挑选仙山洞府,赐予卿为道场。”成道谢恩道:“微臣不敢居功,只请陛下赐下微臣凤鸣山方寸之地便可,微臣从该处来,便回该处便可。”玉帝笑道:“那凤鸣山冲幽洞本就是你的洞府,如今,朕便将凤鸣山赐予你,望你今后更要虔诚行事,不可辜负朕一片心意。”成道领旨谢恩。
待李成道走后,玉帝密召元光神觐见,问道:“爱卿,那刘隽叛贼是否已死?”元光神道:“已死。”玉帝复问:“那李妖知否还有何人盟誓?”元光神道:“如今仍不知。”玉帝略宽心,又问:“方才李妖所言是否属实?”元光神道:“虚实各半!”玉帝听了大惊,道:“哪些是虚?!”元光神道:“他并未焚毁刘隽等所撰的文书。”玉帝心下惊恐,正欲待问,只见元光神口吐鲜血言道:“陛下救我,方才微臣误食了半成的丹药,不想此丹威力甚大,恐臣有覆灭之危,请陛下救我!”言罢昏厥于地。玉帝连忙命人将元光神抬至偏殿,传召御医。玉帝心下痛恨,那李妖虽然骗取了高官,但毕竟手握那刘隽编纂的污言秽语。不过这元光神还未言说那叛逆还有谁人便惨遭不测,也是天数,毕竟元光神无所不知,就此除去他也非恶事……突然心中一凛,那元光神既然知晓李妖并未观瞧刘隽所撰,就必然知晓那上面所述内容。不过也是天意,这元光神误服毒丹,正好出去一块心病。为防元光神不死,复令甲子神为御医送上无上御液,作为药引。不想元光神早料知如此,早服下解药,只装作中毒之状,不令玉帝问出叛逆之人。倘若玉帝知晓,天宫必然一场动乱,三界众生又将涂炭。那元光神经此一劫,自思就此殒去,恐难成正果,因此数日后转醒,只做痴呆之状,搅闹众官安宁。朝官纷纷上谏,请玉帝派下御医救治,直至数月后,那元光神方复好转。
再说李成道,如今有了道场,喜冲冲返回,来到冲幽洞,向困灵敦拜了三拜,取出观世镜,将刘隽放出。不想那元帅却是面皮发紫、身体僵冷,早已死去。成道不解,复取观世镜查看,方知那三杯御酒的毒气尽将刘隽鸩杀,当时气绝身亡。成道悔恨不已,向着刘隽尸身拜了又拜,言道:“某本有救你之心,却失手将你致死,实乃罪过。公之大义,诛讨奸佞、匡扶正义,某铭刻于心,必将行公未竟之事。只不过此事不可大肆杀戮,否则必将三界陷入苦海之中。公之亲属,某将安置,万物挂念。”复拜了三拜,密令应天前往天佑元帅府将其家人密接至凤鸣山。只不过那天佑元帅不知,早在太中大夫蒋员招出乱党之时,天庭早已派人将数名乱党的家眷羁押,待众人招供之后,株连九族,悉数杀尽,因此那天佑元帅府早已是人去楼空。玉帝又下旨,命李天王会同光禄寺、廷尉严查叛逆之人,将投在狱中的乱党名姓、官职及过往业绩悉数删去,从此三界并无此人,因此后世多不知有天佑元帅刘隽者。
成道命应天择一景美之处悄悄安葬刘隽,方从怀中取出那盟书及《首恶书》,但见还有十人血书盟誓,俱是三界手握实权之官,成道心中暗暗发笑,想着至圣之地,也不过如此。再看那《首恶书》,历数了玉帝八条大罪,各个罪名言之凿凿,有数人名字赫然在上。成道细细读过,顿时义愤填膺,只是不知此状真伪,倘若确实属实,那刘隽等人所为实为义举。
话说那李成道虽然已近千岁,但自幼便服用仙家果品,因此容颜不过而立之年。那真君的公差,可有可无,因此成道整日里也是无所事事,吩咐了手下的差役当值,自己已下到了凡间寻那福君去了。玉帝听闻李成道甘受寂寞、不思他事,自然心安,即便是擅自下界,也就由他而去。这一日,成道正在人间,远望林中有一老者倒骑毛驴而来。成道猜想,世间人只知向前,如何知万事应回头看之理,此人莫非便是老福君?待那老者行过,成道定睛观瞧,那不是福君又是谁?!成道连忙跪倒施礼道:“老福君,找得你好苦!”那福君张果仔细看看,眼前人瑞气盈身,知道乃是神人,问道:“仙人快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