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巡视。敖晔心中大喜,这便是妖洞所在了。那守洞将军望见敖晔飞来,忙搭弓上箭。敖晔不敢耽搁,猛地用手一扫,天兵便不能动弹了,唯有那将军虽被寒冰封冻,但有宝弓金光罩体,却依然可说话,怒声问道:“何方妖人?”敖晔一惊:“将军法力果然非凡,被我神冰冻住还能说话。”理也不理,取出斗海叉,照着镇妖洞便砸。只听“铛”的一声,震得敖晔手臂发麻,低头看去,只见双手虎口正汩汩冒血,气得敖晔怒问天将如可开门,那将军哈哈大笑:“开此洞口,它物不可,只得用头撞开。”敖晔大怒,抓起将军便向门撞去,只听一声闷响,那天将头脑迸裂,一道金光从鼻内飞出,奔天而去。敖晔心想不好,倘若天神得知下界捉我,岂不是不妙。刚想离去,又一想:既已来之闯下大祸,横竖是个一死,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到时与那百蕊郡主结了亲,李天王怎忍让郡主守寡,必然出手相救……正在思索,只见守洞将军手中的弓箭掉落下来。敖晔猛地想起土地之言,于是搭弓上箭向洞门射去,只听“轰”的一声,好似天崩地陷,洞口打开。洞内乌黑一片,只有洞口有一神珠华光四射。敖晔站在洞口只听得万妖鬼哭狼嚎,甚为凄厉,不由得毛骨悚然,急忙念动咒语,使出浑身法力,将洞内用神冰封住。盗了神珠,夺门而出,随手携了弓箭,正待逃走,怎奈宝珠一时华光大放,敖晔定力不足,即刻现了原身,顺势将宝珠吞入口中,便急急跃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敖晔急急行去,翌日晚回到龙宫,悄悄来到漱歆阁,将定海珠交与郡主。那百蕊郡主感激涕零,言道:“奴家今生非君不嫁,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敖晔听得兴奋不已,上前将百蕊郡主抱住欲行**,百蕊郡主道:“四王子,奴家之身早晚是你的,何必急于一时?你即日便催你父王前往提亲,我之后便将宝珠奉上,就说是你敖家的盟誓之证。”敖晔听了甚是欣慰,抱了又抱,方才意犹未尽地去找老龙王。禀过之后,敖晔不敢提神珠之事,只是催促老龙王尽快动身。老龙王听闻百蕊郡主应允,高兴不已,令扎达选派六十名龟兵,同去天庭送聘。老龙王穿戴一新,问道:“四郎,你去问明郡主李天王府邸,别冒失了。”敖晔美得三花齐放,疾奔漱歆阁而来,却不见了百蕊郡主。问众丫鬟,丫鬟们只说郡主要去花园,途中要去更衣,许久也不出来,待小的们前去看时,不见了踪影,正要报于四王子。
正在说话间,只见宫廷摇曳、怒涛阵阵,海底之内暗无天色。敖晔听了“啊”的一声惊倒在地,不待细想,直奔大殿。只见老龙王跌倒,夜叉都尉冯璋抢门而进:“启禀大王:有无数精怪于海上兴风作浪。”北海龙王听后大惊:“真是天灾连连!!速命水族回归海底,我将施法将海面封住,不让精怪进我龙宫。”冯璋听命而出,急吹螺角。龙王命人设香案,一切妥当之后,踩天罡、燃符咒,施法设术,以三清御术将北海海面冻住寒冰一丈,就算众妖有些法力,一时也杀不进来。待众子到齐,老龙王命太子守住龙宫,命二子、三子分别到海内各处巡视,见有异动速来禀报。命五子、六子分往内陆江河,通知各路河伯水神严加防范,勿让妖精由水路而进。七、八、九子分别借水路赶往东南西三海送信,而后对敖晔言道:“众子之中你的法力最高,你今速到天宫,告知抚地将军,请他率兵下界助我等降妖。切记他乃是上官,言语务必恭谦。”敖晔早已心不在焉,匆匆领命,便带上一群兵将出的海来,哪知铜山众妖犹如乌云压顶,众兵将抵挡一阵,便是死伤殆尽。更为骇人的是,那些妖怪将虾兵蟹将捉将了去,当空撕碎吞入口中,吓得众兵卒不敢出海。敖晔虽有法术,却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打斗一阵,虽将百十只精怪冻住,却见手下兵卒也是寥寥无几,于是返回海中。敖晔心中惊恐,万一天庭追查下来,必要将他推上斩龙台,不如就此逃走。于是对兵卒道:“尔等速回龙宫保护大王,告知我父,我必能冲破精怪上告天庭。”兵卒们感激不尽,敖晔不敢怠慢,取下法量箭便射。这法量箭是西天佛祖所制,壶中虽是只有三箭,却是取之不尽。那箭头无锋,只是一颗佛舍利,箭身之上刻有三十六道灵符,不论神仙人鬼,凡犯天规佛律者,目之所及皆能射杀,凡被射中者,顷刻魂飞魄散。一时间又有无数精怪尸首落入海中。众妖见此箭厉害,便分散而逃。敖晔分身乏术,只得作罢。
再说龙王,正在施法封住海面,只听巡海夜叉来报:“大王,海面众妖已被四王子击退,有三百余只尽数被射死,还有一百多只被四王子冻住,沉入水中,其余不见了踪影。”龙王大喜:“我龙宫有此子,何人还敢冒犯?”命二子三子带人将俘虏押回,等后天听发落。刚一坐下,心想不对,千百年来都不曾有过如此巨变,莫非是铜山众妖遁出?急命夜叉都尉冯璋速带龙王金牌前往铜山报于守洞将军,告知可能有精怪溢出。冯璋带了几个兵卒领命而去,五日后来到磨砺峰下,命巡海夜叉大喊龙宫拜会,却许久不见动静。半晌之后,又命四五个夜叉驾水浪来到峰上。那几个夜叉不明就里,待到峰上看时,只见有二十几个天兵一起涌出,还未等说话便死在了天兵乱刀之下。天兵顺势杀将下来,冯璋高举龙王金牌:“众上仙息怒,我乃是北海夜叉冯璋,奉龙王令前来报与各位上仙,铜山之妖可能遁出。”众天兵一看是北海的人,感念北海平日多有孝敬,便停下道:“此事已知,我等已禀过张天师,你等速回龙宫,保护你家大王去吧。”冯璋不敢多言,忙揖手而回。那些天兵,早有人上报天庭,自不必说。
那龙王诸子分别到四海、内河通报,却不想那些精怪法力非常,望见海中有龙族出动,便蜂拥而至,欲要啖食龙肉。想当初因福君等八仙到人间修行后成神,看破天庭官场,自请修于人间,度化世人。天庭恐福君与成道同心一气而不准,在天庭授予闲职。不想一次玉皇与福君斗赌,以福君座骑为注,竟然烹而食之,大叹曰:“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因此三界便盛传龙肉滋味无比,龙肝凤髓乃是三界至鲜。只不过那福君痛失白驴,自此再无出头之日。天庭仍有芥蒂,复派荧惑星下界,告知世人,蝠已非福,由此世人便厌恶蝙蝠。此乃后话。
那数个王子见甚是凶险,只得拼死相争,那些身边侍从拼死保护,再被妖精捉去吃了,众王子只得纷纷遁入深海,伺机再去传报。正是:
教养切莫懈怠,千好不抵一赖,
三代苦心经营,难抗一儿造败。
再说敖晔大战了精怪,见众妖逃去,一时也冷静下来,深知此事罪孽深重,恐要牵连甚广。心想,如今便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这该如何是好?正在绝望之际,心中忽然想起世人一番话:临死之前念三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便可消尽生前罪孽,能赶往极乐世界,想想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更无他计,于是径奔普陀山而来。正行间,只见观音菩萨迎面而来,敖晔连忙跪倒,呼道:“敖晔拜见观音大士。”菩萨言道:“敖晔,你可知罪!”敖晔泣不成声,连称大士救我,菩萨道:“此亦是轮回劫数,并非你一人之过。你我同去西天,请佛祖消你肉身孽障,你看可好?”
敖晔感激不尽,菩萨道:“你须卸下刀剑,净身前往。”于是敖晔将弓箭与斗海叉交与菩萨。那菩萨见了欣喜,问道:“此宝何名?”敖晔道:“此宝名为法量箭,乃佛祖所制,大士怎会不知?”菩萨道:“听闻法量箭威利广大,倘若倒行逆施之人,不论神仙佛圣,目之所及皆能射杀,可有此事?”熬夜心中纳闷:他乃是佛祖弟子,怎会不知此事?但又一想,有求于人必要谦恭,答道:“正是。”菩萨笑道:“我欲试此箭法力,你肯借头一用否?”敖晔大惊,顺口说道:“人称颂上三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便可消尽生前罪孽,求菩萨救我!”菩萨笑道:“你何不一试?”敖晔霎时明白,刚要施法,却被法量箭穿身而过,一命呜呼,只见一条金龙跌下云头。菩萨见得了宝物,仰天长啸,顿时现了原形,原来是一头狻猊所化。看他的道行,应不在万年以下。狻猊挽起法量箭,扔下斗海叉,化作一阵黄风,瞬间不见了。正是:心眼皆是蝇头利,岂知黄雀在后敌。
不知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