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着愕然的叶向高和袁可立,沈重冷声说道:“我将铁山托付礼卿先生,先生以无能为力来搪塞。我以铁山朝鲜弥补孙承宗的四方布置,又以金山银海支撑他的层层推进,可是两年之后,为何还在宁锦修养,却坐视铁山牺牲。我以五十万百姓和铁山防线,郑重交予毛文龙,可是他倒好,先是不顾悬殊死战硬攻,然后哭天抹泪成了朝廷的怨妇,现在更是了得,竟然将我朝武将的毛病带犯了个遍。”

    袁可立苦笑道:“老夫早就说过,你却不信,不仅责我甚急,而且袒护过甚。”

    沈重没好气道:“谁让礼卿先生跟我演戏。”

    说罢,沈重迎着叶向高的目光笑道:“按理,阁老算计我和定边军,我当一怒反击,可是念在阁老一腔抱负上,害过我也帮过我,便就此作罢。至于此次赴中原,为何领着五万蛮夷,便是告诉整个南方,南洋已经畏服,尽可安心殖民,南洋尽在我手,想要获利唯有低头。我不发话,上至天子,下至百官,谁敢保障他们出海?与其智计无双,与其布局高深,还不如掂量掂量我麾下的定边军,和掌控千百万蛮夷的力量。”

    沈重说罢,瞅着叶向高和袁可立得意笑道:“我的布局很简单,这便是我的力量,从与不从,不在他们,而在吾心。”

    叶向高苦笑道:“这么说,你不会与东林联手?”

    沈重轻蔑一笑,摇头说道:“口号震天,不做实事,商业兴盛,不收商税,和这种官员联合,不要也罢。”

    叶向高点点头,说道:“你不选东林,阉党也不会与你联手。一边是勋贵世家,一边是士绅豪门,不是兼并土地,便是垄断国利。南洋的海盐打击了淮商,南洋的海运打击了漕运,南洋的粮食桑麻又将冲击土地获利,再加上担心你回朝执政取代魏忠贤,他们比南方更恨你。”

    沈重笑道:“所以我挥师赴京,便是要告诉他们,没事别惹我,否则便小心我翻脸的后果。”

    叶向高苦笑道:“我就知道,东海再赴中原,还是为了你那殖民的大业。可是你既不联合东林,又不结纳阉党,你跑老夫家作甚?”

    沈重坏笑道:“当然是做给魏忠贤他们看,让他们误会我与阁老联手,准备大举反攻再战朝堂。”

    袁可立疑惑道:“既然不真,这又何必?”

    沈重笑道:“以我的功劳,再加上天子和我的关系,谁弹劾我谁倒霉。若魏忠贤压不住下面,就让天子给他们个没脸,若是魏忠贤管控有方,便让他们一致认为,连主子魏忠贤也不敢得罪我。等他们明白这点,谁还敢跟我找事?与其我出手,还不如借天子和魏忠贤的手,那才能一举震慑诸党。”

    袁可立问道:“魏忠贤会为你对付自己人?”

    沈重笑道:“天子在,我不能对魏忠贤出手,魏忠贤自然也明白,他也不能朝我下手,誰先动手谁先倒霉。魏忠贤夺了我的市舶司,我不仅没反击,还挥师入京拍天子马屁,魏忠贤除了苦忍,还能怎样?”

    叶向高气道:“那你跑来见老夫作甚,简直是浪费老夫的感情和口水?”

    沈重坏笑道:“谁让你算计我,自然拉你下水,不仅效果最好,而且还能报仇。魏忠贤不敢对我,不好意思弄你,还收拾不了你的弟子门生吗?我敢保证,必如杨涟他们一般,一下就是死手”

    见叶向高要发飙,沈重连忙笑道:“别急,后路我都安排好了,正好台湾安南缺人,我全替你接收了。”

    叶向高怒道:“老夫门下若去南洋,那不是代表老夫向你投靠吗?岂不是帮着南方倒向台湾?”

    沈重嘻嘻笑道:“阁老高明,然也”未完待续。
………………………………

第六十三章 力挽危局可射日(九)

    象牙摆件并列托盘,红宝石坠散落一桌,精美贝壳堆积如山,串串南珠晶莹剔透。而最让女人屏息注目的却是两样,五色斑斓枝叶茂盛的珊瑚树,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檀香木观音。

    叶老夫人感叹道:“到底是南洋王,果然富可敌国,一出手便惊骇世俗,这些物件即便散漫估价,怕也不下几万金。”

    又细细瞧了一会儿,叶老夫人回头说道:“老二家的,让你夫君禀告老爷,这些东西太过珍贵,叶家实在消受不起,还是请老爷退还给沈东海吧。”

    老二媳妇虽是不愿,却不敢违逆婆婆之命,便恋恋不舍地使劲儿看了几眼,方转身而去。

    刚走了没有一刻,老二媳妇便欣喜而来,对叶老夫人兴奋说道:“老太太,老爷去请老太爷示下,结果老太爷大笑,说什么叶家帮过沈东海的大忙,又刚刚被他坑得太狠,自然要收下弥补损失。还说这些子物件虽然珍稀,也不过是沈东海一句话罢了,无须太过在意,正好留以传家。”

    叶老夫人失笑道:“你们父亲一生小心,想不到却肯大方收下沈东海的重礼,还一收就是几万金,难不成老糊涂了?他们此时在做什么,可还宾主尽欢?”

    叶成经媳妇笑道:“两老一少,正对酒当歌,纵论古今,聊得好不热闹,才又催着上酒,嚷嚷着今日必要尽兴。”

    叶老夫人没好气道:“都多大年纪了,还和小伙子拼酒,让老二前去伺候,万万不可让你父亲多饮。”

    领受母命的叶成经,刚刚劝阻了两回,便被喝退,叶向高扭头就与袁可立沈重一饮而尽,然后三人举着空杯哈哈大笑,让叶成经苦着脸长吁短叹。

    又是一杯佳酿入口,叶向高便叹道:“礼卿。东海,老夫一生抱负,满腹经纶,却生不逢时啊。你们可知。我朝哪位贤才,最让老夫嫉妒?”

    沈重摇头晃脑笑道:“能让阁老嫉妒的,自然也只有阁老。大明立国二百余载,能压过两度执掌中枢的叶首辅,恐怕也只有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了。”

    叶向高拍腿大笑。扬声喝道:“东海所言甚是,正是张太岳。”

    见二人点头,叶向高叹道:“老夫自问,见识不在此人之下,唯可叹没有此人的运道。人家有个好老师,躲过了嘉靖年间的朝争,又收了个好学生,不仅感念师恩而且言听计从,还摊上个好国母,心在内宫不愿垂帘。再加上交了个好朋友,便是那内宦之首冯宝。隆庆天子驾崩,又赶上了幼主继位,如此福运高照,真是羡煞诸臣啊。”

    袁可立笑道:“天子放权,内宫无阻,上下受命,大权独握,与其说是辅政,不如说是摄政。千年以下也不过这一遭罢了。”

    叶向高点点头,叹道:“太岳改革,不过是厘清田亩,兴商收税。罢去烦杂,一条鞭法。太岳定边,不过是所托得人,嘉靖年间平灭倭寇,不仅久战练兵,而且出了几个盖世名将。”

    袁可立笑道:“戚继光。李成梁,俞大猷 ,除了兵法或可商榷,其他哪方面可都比东海要强。”

    沈重哈哈一笑,点头说道:“我之兵法,唯有二句,一会占便宜,二会花银子,至于指挥练兵,可都比不上先贤。”

    叶向高笑道:“太岳有言,以厚农而资商,以厚商而利农。老夫却以为,太岳见识虽高,以一商字而覆以盖之,则白璧微瑕,谬之千里也。何谓商,一为制造,二为流通,因此农为本,工为根,易为渠,不是二者而是三者也。太岳有此一误,方有了一条鞭法,虽然短时有利,可是长期下来,必然毁农遏商,国力不前。”

    袁可立点头说道:“太岳功在社稷,厘清田亩,至万历八年,便增加了两千万倾田地,大力兴商改革赋税,至万历十年,太仆寺和太仓存银高达八百万两,太仓存粮可支取十年之用。唯有一条鞭法,有利有弊,的确值得商榷。”

    叶向高笑道:“太岳权重,最重赋税,官员尽心,期限甚急。除了田赋,其余皆收白银,以致商贾贪婪,趁机压价,逼百姓低价变现。短期虽可利国,长期却可伤民,故其后尽废一条鞭法,虽然有天子和朝臣的私心,其实也是有鉴于此。张太岳改革,实为敛财,而非生财也”

    三人对饮而罢,叶向高笑道:“所以老夫说张太岳肯兴商,却不知商事。一条鞭法便是不明贸易流通,物以稀为贵,物以多而贱,逼百姓短期纳税,又必须是白银,百姓急于变现,商贾岂能放过。而且,南北流通,东西交易,车船食宿,青楼茶舍,只是商事一环,却非商事根本。其根本还在于制造,一可投资工坊获利,二可营造规模利国,三可吸收用工利民,所以老夫执政,便独重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