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罪狠了,否则怎会首先当了出头鸟。沈小子出手,果然例不虚发,每一次都是一地鸡毛啊。

    沈重满不在乎笑道:“邹大人此话怎讲,难道此联所言有假?”

    邹元标哪会上当,他一向自予为君子,岂能学那些下三滥勾当?无中生有可以,造谣生事不行,绝不会当众予人口实。当下便摇头冷笑道:“即便是真,可如此堂而皇之明言,也难免让人误会伯爷居功自傲啊。”

    邹元标说完,便一脸春风化雨地等着沈重辩驳。

    看着邹元标面似从容,可是双眼满含希冀,似乎在冷笑着告诉自己,辩啊,只要你敢辩驳,老夫就以春秋大义,道德纲纪,将你骂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

    沈重嘿然一笑,邹元标的方法不过是后世鸡生蛋、蛋生鸡,无中生有的诡辩方法。

    “你居功自傲了!”

    “我没有!”

    “那这对联是不是你写的?”

    “是我写的,怎么了?”

    “你居功自傲了!”

    “我没有!”

    …………

    然后等自己头晕眼花,神识模糊,再辅以君臣大义,道德修养,名臣典范,军人职责,将自己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背上一个嚣张跋扈,无视皇权,居功自傲,隐有不臣的罪名。

    于是,沈重便坏笑道:“大人误会了!东海素闻邹大人乃是清流君子,道德大儒,本伯当然见贤思齐,此联学得乃是邹大人的风格。”

    邹元标愕然,随后勃然大怒,高声问道:“威海伯此话怎讲?”

    沈重嘻嘻笑道:“本伯仰慕邹大人为人,向来学而习之,此联风格乃是模仿大人手笔也。”

    邹元标冷笑道:“倒要听听,老夫何时有此自傲之风!”

    沈重笑道:“大人的奏疏,本伯悉数拜读,每每见大人首句,皆是臣自幼苦学大道,深悟圣人仁心,这不是和本伯实话实说的风格一脉相承么?若按照大人方才的指责,大人日后当这样写,臣自小没好好读书,圣人说的是啥,我更不知道!”

    看着邹元标黑紫的脸色,朱由校噗嗤一笑,不忍看他脸红脖子粗的窘相,龙袖一卷便施施然前行。路过沈重身边时,微微一慢笑着低声骂道:“你就坏吧!”(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一章 便起风雨去无情 二

    话是向沈重说的,表达了天子恶趣味得逞的快意。小说低声斥责沈重的嘴脸是给群臣看的,活脱脱就是一位顾惜重臣、勋贵脸面的明君风范。

    发现自己又当了衬托朱由校高大上的坏人,沈重哑然失笑,谁能比他更了解朱由校扮猪吃老虎、坐山观虎斗的昏君作风。

    不忿之下,沈重只好将气撒在了群臣身上,便故意扬声说道:“陛下责怪甚是,可臣也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朱由校深知沈重的险恶用心,自然不接沈重的话茬,立即前行和沈重保持距离。

    沈重似若未见,仍然高声说道:“安置罪名逼人自辩,不辨则为罪人,善辩乃是欲以口舌而脱罪,木讷即是知罪而无言以对!陛下,若助长此风,朝中何人无罪乎?臣谏言,日后君臣奏对,不如臣子皆称罪臣,省的朝臣每日忙着相互构陷,耽误了国事民生。”

    打脸,那小子压抑了这么久,终于忍不住出手了,而且打得还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的脸,不枉朕躲了十几日,此何其快哉!

    邹元标怒道:“沈东海,老夫以事论事,何曾构陷?”

    沈重冷笑道:“以你自己的标准来论事,可能公允?”

    邹元标怒道:“老夫乃是以圣人之道而论之,自然公允!”

    沈重坏笑道:“拿来!”

    邹元标疑惑道:“拿什么?”

    沈重笑道:“圣人的授权书!怎么,没有?那你凭什么代圣人发言?”

    周应秋怒道:“胡搅蛮缠!邹大人熟读圣学,精通大道,乃是清流名臣,素为天下万民敬仰,自然可代天子万民问你!”

    沈重又是双手一摊。嘿然笑道:“拿来!”

    周应秋警惕问道:“拿什么?”

    沈重笑道:“可有朝廷颁发的清流名臣资质,可有陛下允他代天问罪的圣旨,可有万民委他代言的证明?”

    周应秋咆哮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沈重笑道:“周大人高明,不愧为大理寺卿,无凭无据可理直气壮,索要证据反而是强词夺理!若天下官员皆学大人问案,想来我大明再无冤案!”

    瞅着前方慢步缓行,支棱着耳朵偷听,还不时浑身抖动的天子,叶向高叹了口气。扬声说道:“威海伯,朝政烦杂,天子却领百官于此。乃专为辽东兵事而来。伯爷若有余兴,自可另寻时间辩驳,此时还是领着我们看看你那辽东吧。”

    开胃小菜被打断,沈重也不生气,便哈哈一笑,前行引领。带着装傻充愣的朱由校和一众大臣。穿过沟壑围墙,来到辽东堪舆的正门之外。

    众人抬眼看去。只见前方被高大的青石墙团团围住,虽不能一窥究竟。可是也知占地广大。正门中央一副对联,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一股磅礴大气扑面而来。

    沈重挥了挥手。一个女子频频而来,容颜虽非丽色,却是干净清秀,冉冉拜倒口称万岁,声音更是爽利干脆,字正腔圆。

    听见朱由校叫起,也不踌躇怯懦,挺身而起,对众人笑道:“奴婢兰婷,乃是皇爷和诸位大人的导游,请恕奴婢放肆,斗胆一诉辽东。”

    朱由校笑着点头,诸臣虽是不屑,却也没有反对,便听兰婷用动听的声音说道:“此为辽东堪舆之所,过此门庭便是辽东全景缩影。那门上一副对联,乃是辽沈全失后,辽南一位死难的士子所作。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起兵反抗,却兵败被俘,宁死不降,为建奴所杀。临刑前留下这副对联,却来不及写下横批。上联是,三千里山河不再,下联是一百万黎庶难依。”

    看着天子和诸臣唏嘘,兰婷接着说道:“威海伯感其忠义,也为祭奠数十万罹难的辽东百姓,便又稍加修改,特意悬挂于此,便是问一问我大明的才俊栋梁,孰能无愧抚慰逝去的英灵,直面百万辽东生民。上联是,此园虽小却有三千里山河不再,下联是,辽东虽大再非一百万黎庶可依,横批乃是,王师何在?”

    朱由校虽非第一次观此对联,可是此时听得兰婷娓娓道来,仍是唏嘘不语,望着沈重无奈摇头苦笑。内阁以下诸臣,却是听得面面相觑,望着那对联上的文字,再不觉张牙舞爪,而是一腔碧血孤愤,正冷然向他们质问。

    训练有素的兰婷默然无声,任由众人肃然静立,唯有几许春夏之风,穿过门庭徐徐而来,那低低的呼啸似在呜咽,诉说着辽东的苦难。

    良久,兰婷打破沉静,引领者天子和诸臣,靠近对联,穿过门庭,那瞬间开阔的园子,便豁然展现在众人面前。

    兰婷指着园子笑道:“这里就是辽东,虽是堪舆缩影,但全辽尽在其中。第一景便是山海关,西接燕山,东临大海,扼守腹地,北望辽东,是为天下第一关!威海伯以石为山,以湖为海,以草木为山林,以青石筑雄城,尽现辽东全景。出山海关入辽,西面是辽阔的草原,东面是浩瀚的大海,北面是建州的黑山白水,东北是藩国朝鲜。皇爷,诸位大臣,请随奴婢而行,奴婢为贵人们解说辽东!”

    见朱由校点头,兰婷便头前引路,一边指点地形,一边细数历史,领着众人出山海关,过辽西走廊,经广宁右屯向东,下辽南,走辽右,观朝鲜,看铁山,上辽沈,入建州,最后停在了赫图阿拉老城。

    兰婷指着赫图阿拉肃然道:“适才奴婢介绍了辽东全景,还有各处的山川地理,以及自蒙元以来的辽东变迁,下面便细说辽东会战!”

    经过十几日的培训,又经过多次模拟,出身沈家班的兰婷也不怯场,大大方方为朱由校和百官讲起了辽东战纪。兰婷娓娓道来,言词清楚,语速和缓,既不偏颇,也不篡改。准确的时间统计,精准的事件节点,详尽的山川地理,完整的人物言行,绝不增删改动,绝不先入为主,绝不因势利导,绝不点评批判,唯有真实,只有真实,虽然让人羞惭,虽然叫人心痛,却经得住任何人的考证质疑。

    万历四十六年的萨尔浒会战,从七大恨到抚顺,从四路反攻到一路敌兵,从血流成河的萨尔浒到困守辽沈的溃兵,从骑兵营赴辽到熊廷弼定辽,众人默默盯着堪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