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重笑道:“请问魏公,齐楚浙党今何在?皆为东林贬为奸佞,罢于地方乡野了。我观东林行事,你战我则战,你不战我仍战,既然总要一战,何不先下手为强?东林发动郑贵妃,刁难李选侍,弹劾魏公客氏,可曾有一丝息事宁人之举?”

    魏忠贤怅然一叹,对沈重说道:“可惜东林势大难制。”

    沈重不屑一笑,嘻嘻坏笑道:“诛尽东林,魏公做不到,战胜朝堂,则轻轻松松。东林看似强大,可既不为天子喜,又不掌虎狼军,不过纸老虎罢了。天子圣旨之下,东厂锦衣卫四出,诏狱皆为此辈所设也。”

    魏忠贤摇头道:“东林重臣,爱惜羽毛,素无恶迹,又常以忠君报国为己任,岂能霸道相欺,岂肯轻易就范。”

    沈重笑道:“所以我说魏公用错了方法。与东林争于朝堂,以国事军事民事相纠缠,即便东海也要退避三舍,剑走偏锋,否则何敢言胜。东海不才,愿以一物相赠,愿魏公好好利用。”

    魏忠贤眉头一扬,肃容问道:“是什么?”

    沈重从怀中取出一本书,随意递给了魏忠贤,魏忠贤接过低头一看,厚厚一本册子,蓝色的封皮上黑字醒目,正是《东林点将录》。

    魏忠贤看了沈重一眼,翻看书皮,第一页竟是密密麻麻的目录,每一行字迹后都对应着书页数,工笔所书,一目了然。

    魏忠贤苦笑道:“伯爷,咱家不识字,它认得我,咱家却认不得它。”

    沈重坏笑道:“魏公何其奸诈,我不信魏公富贵后没有读书。既然魏公藏拙,那东海便为你言之。第一行,开山元帅,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第二行,总兵都头二人!第三行,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第四行,天罡星玉麒麟礼部尚书*星。魏公,还需要我往后再念么?”

    魏忠贤深吸了一口气,盯着沈重问道:“这是什么?”

    沈重坏笑道:“东林党干员名册,还有科举以后为官疏漏,以及其家族亲属之斑斑劣迹,阴私丑闻!”

    魏忠贤闻听,起了一身白毛汗,看着风度翩翩却彷如凶神厉鬼的威海伯,骇然惊呼:“伯爷,好狠的手段!”

    沈重冷笑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身死名灭!”

    魏忠贤浑身直抖,只想远远避开沈重,可是想着日后的权势富贵,咬牙坚持问道:“如何用之?”

    沈重笑道:“为人总有其过,做事总有其错,纵然当真无措,亦难保家人不肖,即便家人贤良,也难保家族亲友仁善,魏公还用我教么?”

    魏忠贤深吸了口气,压着心中的恐惧躬身而拜,和声说道:“还请威海伯勿念咱家以往,日后愿与伯爷共进退!”

    沈重笑道:“你又何必朝乾夕惕,装模作样认输。这手段对付不了你,自然也对付不了我,若非东林得寸进尺,误国误民,我何须如此。而且,我方才不是说了么,魏公不仅用错了方法,还找错了人。你的盟友不是我,而是齐楚浙党。”

    瞧着魏忠贤不明所以,沈重笑道:“东林皆言你是阉党,此何等可笑也。魏公身负天子隆恩,代天行事,麾下不过二十四监,以及东厂锦衣卫,何谈有党?可是从今天开始,魏公有党了。东林一朝掌权,罢斥诸党,驱离朝野,早已犯了众怒。魏公旦肯礼贤下士,以功名权势相邀,又何愁势单力弱,左右无人乎?”

    魏忠贤站立不安,呼吸急促,手足无措,良久不能平静,盯着沈重的目光更是忌惮无比。

    沈重回头一看,朱由校、朱由检已是酒足饭饱,兴致已尽,便扭头含笑对魏忠贤说道:“言尽于此,用于不用,皆在魏公。只是今日你我只是闲聊,我可没给魏公出过半点主意,那《东林点将录》更非我给你的。魏公若是四处宣扬,我可半点不认,没准还要反泼魏公一身污水。”

    魏忠贤冷笑道:“若是咱家现在就告之天子呢?”

    沈重笑道:“那我就痛快认罪,大方承认。东海此心只忠于天子,愿浴血沙场,愿去国离家,愿罪孽滔天,愿阴私歹毒。”

    见沈重回身欲走,魏忠贤忽然问道:“威海伯变化万千,手段多端,咱家甘拜下风,却不知威海伯到底意欲何为?”

    沈重长叹一声,苦笑道:“有个小姑娘,总说我有人皮而无人心,可她哪里知道,我来的那个地方…嘿嘿,还是不说了,东海不过为了证明自己还有心罢了。”

    瞧着魏忠贤一头雾水,沈重摇摇头,忽然冷笑道:“也是顺便给你一个警告!你我既非宿敌,何必你死我活?魏公,我志不在朝堂,和你没有利益冲突,你伸向威海卫的手,是不是可以缩回来了?”(未完待续)
………………………………

第十一章 自当决战诉不平(七)

    ps:更新晚了,4800字奉上弥补

    魏忠贤一愣,急忙解释道:“威海伯误会了,只不过天子好奇,伯爷又一向喜欢逆袭翻盘,所以让咱家探探定边军的消息罢了。”

    沈重笑道:“我从不对天子藏私,魏公尽管大大方方派人。只是那两人也是英雄,也曾为国浴血厮杀,魏公就勿要以富贵腐其心,以权势动其性,以家人逼其就范了吧。”

    魏忠贤闻听一愣,刚要否认,可瞧着沈重冷笑的神情,便又一叹,刚想解释,沈重已然拂袖而去。

    沈重转身回到营帐,随意坐在朱由校身边。

    朱由校鄙夷地看了一眼沈重,摇头感叹道:“东海,你这大决战一出,哪里是辩不白之冤,分明就是打人耳光好不好。从叶阁老开始,张鹤鸣、熊廷弼、王化贞,还有这么多的重臣言官。瞧着他们一个一个轮番挨打,朕倒是看得痛快,你可要自己小心。”

    沈重嘻嘻一笑,对朱由校说道:“反正现在有天子护着,他们还敢咬我不成?等此事罢了,臣撒丫子就跑,难不成叶阁老那么大岁数,还能挥刀追着臣去那万里之外?”

    朱由检苦笑道:“东海,不要太过,内阁平衡上下,也是为难。而且东林也有君子,并非全是腐儒。”

    沈重笑道:“内阁为难,就放任他们刁难功臣么?朝有贤良,就可以颠倒黑白,污蔑为国血战的定边军么?殿下之言,臣不敢不遵,只是一想到他们的龌龊,便觉得甚是恶心。陛下。信王,且不说臣与定边军有功无罪,反被构陷谩骂。就说那熊廷弼可有必死之罪?”

    瞧着朱由校默然,沈重伏地而跪。扬声说道:“陛下,臣之品性,陛下深知!乃是个仗着天子恩宠,无法无天,趋利避凶的性子。臣知道陛下不喜熊廷弼蛮横,两次任免又皆为陛下首肯,臣为熊廷弼求情,必然伤了陛下脸面。可是为天子国家。为忠良贤才,臣有肺腑之言,请陛下先治臣罪,再听臣言!”

    朱由校苦笑道:“那时朕初登大位,不懂朝政,国事皆委内阁,大事皆推六部,不过是个糊涂的摆设罢了。你是朕的近臣,又是朕的挚友,不肯阳奉阴违。又是为了国事,何罪之有。你且平身,尽管说来。朕虽然不喜熊廷弼,却还受得住你的逆耳忠言。”

    沈重自然不会犯傻,依然恭恭敬敬,三拜九叩,等朱由校摇头失笑后,方才一脸忠义千秋的嘴脸起身。

    瞧着朱由校无奈苦笑,沈重躬身说道:“萨尔浒之败,熊蛮子勇抗重任,二赴关外。经略辽东。不避危难,不辞辛劳。以攻代守从容布防,修缮城池整训士卒。方才一扫颓废稳定大局。可是东林抢功夺权,放任浙党逼其去职,换了不知兵事的袁应泰,方有辽沈之失。”

    看着朱由校点头认可,沈重方敢继续说道:“辽沈全失,熊廷弼三挑重任,再赴山海关,力撑辽东危局。结果内阁放纵,兵部蛮横,支持王化贞架空了熊廷弼,才有了广宁大败,以致辽东尽失。而今,又为了一党之利,便要株连其身,夸大其罪,杀之而后快!陛下,其人在则辽存,其人去则辽亡,朝廷用其人而不用其策,任其官而不与其权,如今却论其与化贞同罪,何其不公也?熊廷弼若可死,内阁兵部岂可免,东林岂无罪乎?”

    朱由校摇头说道:“化贞之罪当死勿论,熊廷弼不救广宁,不守辽西,决然而退山海,以致辽西全失,岂无罪乎?”

    沈重苦笑道:“王化贞一意反攻,不整城池,不修军堡,辽西皆是平原,无险可守,熊廷弼亦是两害相权,为保中原腹地也。”

    朱由校冷声说道:“可六千川浙军,千五百定边军,便修筑冰城,于大凌河挡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