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重气道:“这怪我吗,我自己都舍不得享用,送给太子尝尝鲜,享受一番异国风情,如此只付出不索取,一心一意拍马逢迎,实是天子打着灯笼都没处找的忠臣。他自己不知节制,当自己小强,出了事情又不找大夫乱吃药,丢了小命,关我屁事。”

    小芝笑道:“就怕你嘴硬心虚,等熊大人回到朝廷,听说先帝宠幸的乃是朝鲜女子,怕是立即就能联想到你身上,到时候瞧你怎么办?”

    沈重笑道:“就他那熊脾气,给小皇帝的奏疏如同教训孙子,上至内阁,下至六部大臣,以及东林、楚党的相好,一个不放,全部得罪,早晚是个死人。我大度包容,敬他一片为国为民之心,岂有和一将死之人计较的道理?”

    小芝坏笑道:“胡说八道。就算你说的是真,若熊大人知晓详情后,还活蹦乱跳的活着来找你,又当如何?”

    沈重得意道:“死不认账!”

    沈重得意完又犹疑起来,想了想小芝所说的可能性,想着自己对历史的改动不小,若有万一也是麻烦。便皱眉沉思,嘴里喃喃说道:“若要空口无凭,那曹化淳倒是个麻烦,朝鲜美人是交给他送与先帝的,要不要派几个人杀人灭口?”

    翠儿和小芝鄙夷呸了一声,扭头就走,任沈重自在海边筹划着月黑风高杀人夜的阴狠计划。

    而此时刚刚服侍朱由检安歇的曹化淳,忽然觉得浑身一冷,毛骨悚然,四处观望,却是风和夜静,一派祥和。

    赫图阿拉老城,天命汗以下皆在内城,静静听着皇太极刚刚收到的辽东密报。

    皇太极兴奋之下,再无平日稳重,竟是手舞足蹈、比划着将辽东军情一一道来,听得建州群雄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皇太极最后说道:“探子最后的消息,是熊廷弼蛮子入辽南见沈东海后,便坐船经山东登州而返京城。袁应泰正在沈阳调整辽东军队,欲要扩大边防,重新收编此前战败投降我大金的汉人将卒。又拉拢蒙古,凡是蒙古人去投靠,皆是尽数纳之,待遇从优。瞧这位袁经略大人,是要吸收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将有作为啊。”

    天命汗疑惑道:“这袁应泰是什么背景,如此胡来辽东文武竟然毫不劝阻、坐视不理吗?”

    皇太极笑道:“出身东林党,乃是一个善修水利的好官,只是不懂兵事,又一意进取,欲为东林建功立业。自万历、光宗相继驾崩,明国少年天子在位,东林势力大盛,袁大人刚愎自用,威孚更甚于熊廷弼蛮子。”

    天命汗哈哈一笑,又忽然冷静问道:“沈重的定边军现在如何?”

    皇太极脸色一暗,叹道:“辽东和朝鲜的探子报信,只知定边军骑兵五千分别驻防辽南镇江、朝鲜义州,其主力在铁山和须弥岛。定边军防守甚严,征发朝鲜民夫皆不许回家,岛上虚实不得而知。”

    天命汗信步走到门外,仰头望着辽东方向,满目杀机,高声说道:“上天赐福于我大金,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吾当尽起建州勇士,趁此良机占沈阳,下辽阳,一扫辽东。只是镇江方向的定边军,人数虽少,却是劲敌,当预先防范,不可大意,以防再次趁虚而入,袭我老寨。”

    八音格格起身怒道:“此前是我大意,为沈重所趁,任其无耻荼毒建州,至今不得恢复。此次征战辽东,八音别无所求,只愿父汗和诸位哥哥,勿与八音相争。八音愿领大军,直下瑷阳,再与那沈东海沙场交锋,一雪前耻。”

    天命汗宠溺地摸摸八音的脸,傲然笑道:“明国自大,党争不断,错漏频出,将不称职,兵无战意。如今两任天子相继而亡,正是君弱臣强,党派相争,朝政不稳之时。又罢黜能臣,任用无方,未战先败,此天命在我大金也。”

    天命汗用手在群雄身前一划,然后用力劈向辽东,豪迈笑道:“明国蛮子的官员将领,连我的八音都不如,就让我无敌的辅政大臣,以及象海东青一样骄傲的儿子们,带着八旗铁甲勇士,飞翔于这三千里辽东大地,摧毁这百余座雄关名城,让明国蛮子在我八旗铁骑之下颤抖吧!”

    一时间,赫图阿拉老城上空,千万建州勇士,虎狼而嚎,杀声震天。
………………………………

第九章 四十八年天地倾(下)

    熊廷弼的座船,顺水随风而去,孤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深处,留下了不甘与无奈。

    须弥岛码头,沈重负手而立,目送着一代名臣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也许不久,这个熊大胡子仍会起复辽东,却辉煌不再,只留下一段千古遗憾的慷慨悲歌。

    天气转寒,海风烈烈,冻彻骨髓。

    肃立不动良久的沈重,欲要活动冻僵的双手,却看见熊廷弼分别时交予自己的一页手书。沈重轻轻展开,单薄的纸上只有四句,浓墨飞扬,银蛇乱舞,笔迹苍穹。

    尔有张良计,

    却失报国意。

    纵可扶危困,

    岂忍斯民泣。

    沈重盯着纸页,苦笑着望向海天一线,不言不语。

    是啊,著书三千里指点辽东,南京登闻鼓三问逼士子,北京柏林寺圣道辱学正,朝堂献策言退守,都不过是以无赖手段调侃文人,显摆自己的智商罢了,又何曾真正将圣人大道、国家法度、百姓黎庶放在心里。

    至于孤军入建州,铁血守辽阳,一战定辽东,布局须弥岛,更是以辽东为棋盘,以建州群雄做对手,把军民百姓当棋子,用四百年的见识欺负古人,将征战辽东视作一场游戏,又何曾真正珍惜过百姓泪、将士血。

    趋利避凶,抢夺军资,盘剥朝鲜,横行大海,阿谀天家,施恩定边,蓄力辽南坐视辽东烽火,更是心思阴暗、灵魂丑陋。从诸如我恨你却拿你没辙,恨不早听沈东海之见,辽东存亡皆系于沈东海一人,以及扶危救困唯有东海之类的恶心中,收获得意和满足。

    小芝说自己没心,熊廷弼说自己无意,从灵魂深处反省,自己还真不是个东西,和被自己无限鄙视嘲讽的诸党大臣相比,自己又能好到哪儿去?

    小芝看不到真情的希望,委屈任命从了自己。熊廷弼期望失望却仍然寄望着自己,沈重当何去何从。难不成学他们当个傻子,整天背负沉重的包袱,碰个头破血流方才痛快。

    在自己的威逼利诱下,三万无辜的辽阳军就剩下一万六千人,这辽东的风雨,还要吞噬多少男儿血,亲人泪。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兵大声说道:“启禀沈大人,辽东经略袁大人派人传召,请监军大人赴沈阳军议。”

    沈重半晌没有反应,忽然一松手,任由熊廷弼的手书随风飞向天空,飞舞翻滚着坠入大海,再不见踪迹。

    沈重回身对亲兵下令:“传令田大壮,全权负责皮岛、须弥岛防务,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直至马总兵回来接手。传令王福,做好接收辽右难民、死守铁山的准备。传令姜大丹,立即开始疏散辽南百姓辎重的计划。传令蒋海山,趁海面还未结冰,立即组织登州卫、威海卫对须弥岛最后一次补充。传令李晟从义州开拔镇江,我自领镇江吴天武部赴沈阳尽人事、听天命!”

    沈阳,春节将至,却毫无喜庆的气氛。

    四门紧闭,城墙上旌旗招展,士卒林立,火炮密密,如临大敌。数十万的百姓,七万守军,本该熙攘热闹的城池却是肃然寂静。

    忽然,东城守卒指着东南方向惊慌大叫,反应过来后立即哭嚎着四散奔逃,如水中涟漪,迅速传播于全城,随之带起沈阳城内的轰然海啸。

    辽东经略袁应泰,正志得意满、和颜悦色与辽东诸将,计议三路十将十八万大军,收复抚顺、清河。袁应泰指点河山,气势磅礴,诸大将豪气云天,争功抢先,经略府司内一片热闹激昂的气氛。

    袁应泰见军心可用,抚须而笑,正欲鼓励褒奖,就听得外面瞬间传来如同山洪爆发、大**涌的人声巨浪,偶尔还掺杂着“败了”、“逃命”的呼叫。

    袁应泰大惊,拍案怒道:“什么情况,鞑子攻击沈阳么,为何不见探报?贺总兵,尤总兵立即组织城防,陈、童、候三位总兵立即于城内弹压,务必坚守沈阳,不得有丝毫懈怠!其余人等,带上亲卫,随我城头观看!”

    诸将应诺,贺世贤、尤世功转身就走,陈策、童仲揆、侯世禄出门召集亲卫四处弹压,而袁应泰等人急促而出,纷纷上马,亲兵一路鞭打慌乱拥挤的百姓让路,簇拥着诸位大人上了沈阳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