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倾国-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桓温便让郗超代他送行,郗超送谢道韫出了陵园,拱手说道:“某多番来到上虞,倒是不意上虞祝氏家中还有郎君!”

    意思是说真想不到上虞祝氏这样的人家里面,居然能出来郎君你这样的人才。

    郗超当然可以说这样的话,因为他是知道的,之前上虞祝氏看重的子弟是祝永亭,只是后来祝永亭因为多次想污蔑冉操,结果最终引火**,而被赶出了祝氏。

    谢道韫何等聪明,顿时听出来了郗超的话语中,有试探的意思,便笑着说道:“英台不过是家中旁出,若非时局所迫,恐怕也没有机会能站到人前了。”

    这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家族里面长辈们看重的祝永亭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祝氏也不会把这么一个旁出的子弟给推到台前,着重培养。

    一句话,就教郗超再无怀疑。

    郗超目送谢道韫离了陵园,然后转身回来,正好听到桓温说道:“先生,为今之计当如何?”

    “郗掾回来了!”冉操对郗超笑了笑,这才对桓温答道:“其实,方才将军所言与秦交战之事,刘苏皆已经知晓。其实,将军所患者,无非是汉中、魏兴两地现在落于氐秦手中,此两地乃是巴蜀之咽喉,亦是荆襄之门户,乃我大晋与氐秦两国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故而,将军乃是欲收回此二地,然否?”

    桓温答道:“确实如此,如今成汉余孽在巴蜀作乱,若是汉中与魏兴尚在还好,可如今这两地都落于氐秦手中,我荆襄大军便不敢大举入蜀平乱,实在是多有掣肘,如鲠在喉啊!”

    郗超又说道:“那李方号称是李玄通之孙,因此成汉旧部以及许多巴蜀百姓,皆依附于他。初起事时便聚众数千,如今更是聚众数万,号称兵马十万,已然成一大患!虽然将军以及命其弟领兵入蜀平叛,可贼军甚众,也只能勉强守住与之对峙,等待我荆襄大军前往救援!”

    冉操眉头一皱,问道:“那李方可有进取之意?”

    郗超答道:“有!”

    冉操又问桓温:“将军可是想在入蜀之前,收回汉中与魏兴?”

    桓温答道:“如此甚好,否则我便是入蜀,也得分重兵把守上庸至南阳一带,以防止氐秦进犯!”

    难题就在这里,上庸到南阳,这条防线实在是太长了,要想全部守住,那桓温就必须派重兵把守!

    可是,重兵都派在这边,那桓温又怎么入蜀去平李方?

    难道,让桓温带着手下的谋士们去支援吗?

    冉操想了想,然后笑道:“看来,要想收回汉中以及魏兴两地,派兵马硬夺是不可能的了。唯有派一善辩之士前往长安,面见氐秦之主苻坚,向他陈述厉害,劝得他归还汉中以及魏兴这两座城池……”

    桓温闻言大惊!
………………………………

第145章 丹心微寒

    冉操的意思,是说随便派个人,到氐秦去游说一番,便可以让氐秦把这两座城池归还给晋国。

    前面说了,汉中、魏兴乃是氐秦链接巴蜀、荆襄的两道屏障。

    这两个地方的战略地位,不管是对氐秦还是对晋室,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么重要的两座城池,氐秦这么可能肯轻易归还?

    郗超沉吟许久,然后说道:“若是要派人前往氐秦游说,则恐怕得通过朝廷决议,此乃两国邦交,须得持王仗为节,再配置随从人员,不可有悖于礼!”

    桓温点点头,说道:“此事自然当如此办,我也可以即刻上表朝廷,相信会稽王也不会驳回此议,只是……依先生看,何人能当此重任,从氐秦手中要回两座城池呢?”

    冉操沉吟道:“刘苏不才,愿意前往!”

    “先生,你?”桓温连忙摇头,挥手道:“使不得,这如何使得?”

    桓温亲自来到东山,又对这个故旧之子礼遇有加,尊他为先生,这说明他非常看重此人。

    所以,听冉操说他要亲自前往氐秦,桓温便不肯答应。

    郗超劝说道:“将军,当今时局之下,敢言称游说氐秦而能成者,恐怕也只有先生一人了!”

    桓温眉头一皱,说道:“某岂是不知?只是,先生一人性命,在某看来可抵半壁江山,又岂能为了两座城池,而让先生以身犯险?”

    这一番话,桓温说得是情真意切。

    很容易,就让人想到当年一位爱惜将才的英雄人物,三国时期蜀国之主刘备!

    只不过,桓温的骨子,还是更像曹操一些。

    纵然如此,这样的惺惺作态,对于桓温来说也很拿手。

    郗超不说话了,只能以眼神示意冉操:现在只有你才能劝得动将军!

    冉操便劝说道:“将军盛意,刘苏感激!只是,刘苏如今尚在孝期,虽已过一年,但若是要除孝也须得有朝廷之命,才好行动。因此,便是将军亲自来到东山,刘苏只怕也不能与将军同行,除非将军能上表朝廷,然后朝廷命我为使前往氐秦,方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桓温闻言错愕了半晌。

    郗超对桓温说道:“将军,出使氐秦,确实无人能比刘先生合适。将军莫要忘了,现在氐秦的丞相王猛王景略,乃是刘先生师兄,二人有情谊在此,因此就算出使游说不成,相信也不至于害了先生性命!”

    桓温还是有些担心,说道:“昔日庞涓与孙膑也是师兄弟,庞涓先孙膑出山,后来待孙膑却如仇敌,险些害了孙膑性命,此事古来有之,今不可不防啊!”

    “将军,刘苏不敢自称孙膑,我师兄也绝非庞涓之类,但请放心!”冉操再劝。

    事不过三,桓温也经不住冉操再三相劝了,因为现在冉操还没有被他收入账下呢,第一次见面你就拒绝了他的计策,那人家还会甘心跟着你吗?

    所以桓温坐了过来,抚摸着冉操的后背说道:“既然先生之意已决,某便也答应了。只是还望先生以天下为重,切记爱惜自身。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先生当引以为戒!”

    冉操答应,起身行礼道:“刘苏定然不负将军所托,还请将军早日回去练兵,准备入蜀平乱。至于朝廷,我想请郗掾留下,待朝廷使者来到,再一同前往都城!”

    桓温说道:“郗掾留下,也好在朝中与你有个照应,如此甚好!”

    就这样,桓温带着一行人匆匆而来,最后还是带着一行人匆匆而去,并没能将冉操带回西府。

    反倒是郗超被冉操给留下了,送走了桓温之后郗超对冉操说道:“刘先生,方才将军在此,某有一言并未诉说,是怕将军听了便趁机推却。刘先生要出使氐秦,可曾想过朝中有人,不会让先生成行呢?”

    冉操仔细一想,眉头便皱了起来。

    郗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样一提醒,冉操就想到了这一点。

    晋室偏安江东,岁月由来已久,况且这种门阀制度的政治之下,权力被各大士族操纵,士族中人私心慎重,真正想匡扶晋室驰骋天下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所以,对于某些人来说,比起氐秦与北燕等国家来,其实更大的威胁还在于晋室内部。

    比如说,像桓温这样的权臣。

    这一次,桓温自大,败于氐秦,丢了汉中和魏兴,使得桓温立足的西川与荆襄两地都失去了屏障,可能朝中有些人不但不为此担忧,反而会觉得高兴。

    因为这样一来,桓温就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氐秦的身上,而对晋室的威胁就小了很多。

    冉操沉声说道:“难道,会稽王也会觉得汉中、魏兴两地,被氐秦霸占着更好吗?长安位于关中,关山重重,若是再得了汉中、魏兴,则又添两道屏障,将来氐秦凭此立足,则迟早将横扫天下。届时,晋室如何自处?”

    郗超闻言,突然觉得眼前这个聪明绝顶的少年,也并不是完全理智、理性的一个人,至少他刚才这番话,就有些感性的情绪在里面。

    总而言之,还是东晋的政治和官场,都太复杂了。

    所以,在这个复杂之下,冉操的这种想法,便属于是非常简单的。

    郗超对冉操说道:“只怕这一回,先生先要思考的并不是如何说服氐秦放弃汉中与魏兴,而是如何在回到建康之后舌站诸儒,让朝廷准许先生你出使氐秦了!”

    人生路远难,重重行且衰……

    这一次,冉操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诗的含义。

    平心而论,这一次冉操要出使氐秦,他是并没有任何私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