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解决尴尬的局面,团领导强调,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违犯纪律的现象一经发现,立即追查,严肃处理,还指示部队要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帮助老乡挑水,扫院、收割、打场。驻地群众缺衣缺粮并主持召开富户、乡绅座谈会,动员他们捐布、捐钱。
经党政军等领导商议在没有建立地方党、政府组织机构之前,先成立平原区、齐高区、鲁源区、靠山区、天王山区等五个区工委、负责开展地方工作,并明确划分了部队展开和各工委的工作区域,其中规定:一营负责平原区,二营负责齐高区,三营负责鲁源区,县大队负责靠山区,团直属队负责天王区。
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各部队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建立基层人民政权,发展和攻固游击队,建立根据地。
当时天王山区,人心惶惶,一片混乱。国民党军队在日军攻击前未作抵抗就溃退而去,一些民族败类纠合在一起,成立维持会的伪政权,助纣为虐,地痞土匪蜂拥而起,趁火打劫,各种名目的“游击队”占地为王,敲诈勒索,鱼肉人民。
人民群众多么渴望跳出火坑,可是当八路军开来欲拯救他们出水深火热之时,他们却又受蒙蔽吓跑了。
当时也有胆大之人未跑和跑走又回来的老百姓看到八路军衣衫破旧,肩背破枪时摇头说:“人家装备精良的**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你们这些人这些枪能行吗?”
面对这种怀疑和担忧,县委和团部的领导人当即指出:打仗,必须打仗!只有从军事上狠狠打击日军,才能扩大八路军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抗战的勇气和信心。
打仗,广大指战员急切的盼望着。
打哪?打谁?怎么打?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次战斗,李飞虎都力求我明、敌情明、地形明、打法明,避免打莽撞战和得不偿失的消耗战,他强调速战速决,快打快撤。
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李飞虎与其他领导商议后,要求各营在发动群众建立基层人民政权的同时,迅速查明所辖区域的敌情、匪情、民情、地形等等。
鲁源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日伪军的碉堡林立,沟壕纵横,对整个天王山区威胁很大,是飞虎团进出山区的障碍。
县委和团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由负责鲁源区的三营抽调精干小分队,变敌占区为游击区,甚至变为根据地。
经研究,选调斗争经验丰富的营教导员孟建军为队长。在成立大会上,他以高亢宏亮的声音讲道:“我们就是按照**说的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在敌人心脏里闹它个天翻地覆!”
孟建军带领小分队进入鲁源区,由于初次行动,缺乏经验,一夜行军之后住下,没封锁好消息,很快即被敌人发觉,遭到附近据点大汉奸刘天胜部的围攻。
突然的遭遇,孟建军没有惊慌,他沉着分析一下敌情后,当机立断:以一部兵力埋伏在村东南,他则率领一部兵力向进犯之敌发起佯攻,然后假装不敌,边打边退向我预伏之处。当敌人被牵入伏击圈时,孟队长发出信号,前后夹击敌人。
敌人遭到伏击,怕被包饺子,惊慌失措,急忙逃窜。此战毙伪军数十人,俘伪军数十人,小分队无一伤亡。
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但孟建军并不满意,因这次战斗,虽出其不意。也出乎我意料之外,不是我预先设计好的作战,存有侥幸的成分。
在初步掌握了鲁源区的敌情,完成任务目标归天王山区后,他提出争取主动权的问题,让大家重点讨论。他说:“如果我们每到一地,就暴露自己,敌人就会利用通讯、交通的优势合围我们,我们仓促应战,极其被动,长此下去,部队得不到休息,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存问题。我们必须要让敌人找不着、摸不准,争取主动权。”通过讨论研究,他总结了一套行军、宿营、伪装、封锁消息的办法。
强将手下无弱兵,团长会飞檐走壁,为了隐蔽行动,小分队的干部战士都练出一套行军走路的“轻功”,快步如飞,几步之外听不到脚步声,进村庄不会惊动鸡鸣狗叫。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小分队的行踪,队尾派出警戒组,一是防敌袭击,二是带一把扫帚,将部队通过的岔路口的脚印扫除,尔后向相反方向踩几个脚印,再跳过去跟上队伍,有时采取倒穿鞋的办法行军,迷惑敌人。
宿营,一般选择偏僻小村庄或河边湖边小村及山坡上的庙宇,有时也靠近敌据点的村庄,做到变化无常,毫无规律。出发前计算好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通常昼伏夜行,选择在老百姓早起干活上工时进村,那时鸡叫狗咬,据点的敌人误以为是百姓早起干活引起的。
孟建军封锁消息也有一套办法,进村前将部队散开把村子包围起来,慢慢缩小包围圈,将岗哨放好,而后悄悄进村。哨兵放在村外,农忙时扮成干活模样,冬天农闲时,带上短枪,背上拾筐拾粪,观察敌情。
为了迷惑敌人,孟建军让部队行军必须做到:“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忽明忽暗,飘忽不定,神出鬼没,不久留一地,如流水似疾风。”
孟建军有时在黄昏前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抗日宣传,然后大摇大摆出发,开始向东,半途又折向西。有时上半夜住下,下半夜又悄悄转移,有时向东行走,即向西面派出少数人员在交通要道上破坏敌人的电话线,故意留下踪迹,有时扮成百姓,有时换上伪军服装,在敌据点之间穿过。
孟建军娴熟地运用**总结的游击战术,采用这些办法与敌周旋,使敌人到处扑空,疲惫不堪,被动挨打。
小分队还经常于黄昏后把敌据点包围起来,向伪军喊话,“上课”,并将在根据地印有“关云长”和写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宣传品用弓箭、弹弓射向碉堡、岗楼。经过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不少伪军据点采取中立态度,对日本人和上司敷衍应付。
小分队在鲁源区如鱼得水取得了行动自由,取得了行动权,又如雄鹰展翅翱翔于蓝天。
其他各营也都抽调骨干力量对自己的辖区进行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秘密建立地方政权。
根据各部反馈的信息,综合起来,当务之急必须做几次大的军事行动。
一、狠狠打击天王山区附近敌占区的日军。
二、破击铁路,夺取军用物资。
三、炸掉飞机场。
四、收编土匪或剿灭之。
;
………………………………
58 破击铁路
58破击铁路
由于天王山区的群众还没真正发动起来,部队进入山区后,物资奇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党政军领导人经过商议决定到铁路上做文章,既能打击小日本又能获得给养,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之计。
这次任务由李飞虎亲自带领特战队和从各营抽调的二百多名战士组成两个连,新一连、新二连去完成。
王天山区到达铁路有一百多里的路程,李飞虎带领指战员紧急行军一个通宵到达目的地。
李飞虎把部队隐蔽休息后,他则带领有关人员化妆成老百姓对所选伏击区域进行侦察。
夜幕降临,吃过晚饭,指战员检查完各自用品,完毕,李飞虎带领他们来到铁路,在派出警戒哨后命令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锨,呈一字排开,站在铁路一边,从铁轨枕木下挖石子,接着把铁棍、木棒、树干等塞在铁轨下。李飞虎咕:“一二三!”
“咔嚓!”一个战士手中的撬棍折断了。
“咔嚓!”又一根。
李飞虎一看这方法行不通,忙喊:“陈军。”
“到。”陈军应声答道。
“这样不行,你带一名战士到铁路附近的村庄请教老百姓,看他们有没有好办法。速去速回。”
“是。”陈军说完,带领一名战士飞身跨出铁路,匆匆跑去。
正跑着,在村口一个拐弯处与一个壮年汉子撞了个满怀,急忙问:“干什么的?”
那人害怕的答“老百姓。”
陈军说:“老乡,别害怕,我们是八路军来破击日本铁路的,请问老乡有没有好办法撬道轨?”
壮年汉子一听来了精神说:“原来是八路军,我曾在铁路上干过巡道工,不愿给鬼子出力,跑了回家。你们要破坏铁路还真是找对了人,我再去找几个人拿一些东西跟你们一块撬铁路。”
不多一会儿,那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