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豪之李飞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战无不胜的飞虎团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把成千上万的群众和地方干部从日本鬼子的虎口里救出来。

    群众带出来了,可是飞虎团的战士们却伤亡三分之一,离封锁较远的两排战士无一生还。

    经上级通报获悉:教三旅七团的特务营为掩护鲁西区党委、行署,旅直及南下路过的冀南军区新四旅安全转移,特务营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于苏村被包围,全营指战员壮烈牺牲,仅负伤的副教导员等十人生还。

    日本这次铁壁合围鲁西地区造成巨大损失,老百姓死伤无数,制造了许多无人村。

    突围后的飞虎队指战员怒火填胸,发誓血债要用血还还,一定要让小鬼子把欠下的血债还清。

    突围后的飞虎队到何处安身?郓梁县是不能再回去了,必须寻找新的根据地,因他们向东南突围后离旅部,鲁西军区越来越越远,联络不便,因此,鲁西军区允许他们自行与鲁中军区或鲁南军区联络。

    李飞虎系列第一部《乱世英豪之李飞虎》完,请阅第二部《虎胆雄威之李飞虎》和第三部《叱咤风云之李飞虎》。

    ;
………………………………

55 虎落连洼

    55虎落连洼

    李团长带领郓梁飞虎团的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后,来到了连洼湖,这里是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港汊星罗,水网密布,时值初秋,苇叶青青,稻谷飘香,鱼虾肥硕,渔民的汽船,木船在湖面上往来不断。

    李飞虎同这里的地下党组织及所领导的连洼抗日游击队取得联系。他们介绍说,这芦苇荡里地形十分复杂,没有人带路,外人根本进不来,就是进来也出不去。

    李飞虎感到这里是他们存身的好地方,可以在此处建立一个抗日根据地。

    连洼游击队的同志告诉李团长等人,在这里行军作战都可以坐船,他们一试,果然很方便,一只汽船能拖十几只木船,河汊四通八达,两边都是芦苇,在岸上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十分隐密。日军无人带路,只能在一些主干线上耀武扬威,不敢到河汊里来。李飞虎和诸领导都认为在这里可以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在这里,不但夜间,就是白天也可以活动。有时几条汽船拖着一溜木船,浩浩荡荡,像一支机械化舰队,威风十足。如果遇到日军扫荡,有利时就狠狠打他一下,搞他个措手不及,不利时,就转身躲到芦苇荡,敌人想进去进不去,想打打不着,气得直朝湖里乱放枪,战士们则在一边看热闹。

    李飞虎、宋涛、杨青军等带领部下深入到埠村浜中去,宣传抗日,扩大抗日武装,组织抗日团体,工作开展非常顺利。在不长的时间内,周围各乡各县都很快建立起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和妇救会。这些组织都是抗日骨干,他们配合飞虎队反击日军的扫荡,打击和袭扰敌人,传递情报,救护伤病员,十分活跃。飞虎团的活动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深秋来临,芦苇逐渐由青转黄,这引起李飞虎的深深忧虑,如果到了冬天,芦苇一干,敌人点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威,这茫茫芦苇荡不将是一片灰烬了吗?到那时,放眼望去,一片坦途,清晰可观,哪还有藏身之所?不行,要未雨绸缪,不能临渴而掘井,须召开会议认真讨论一下日后出路、归宿。

    李飞虎主持召开了有关人员的会议,会上,他讲出了自己的忧虑。

    大家听后,均有同感。

    于是大家围绕寻找新的能够长久的根据地,展开热烈讨论。

    宋涛走到地图前,看到一座山叫卧虎山,心中一喜说:“我看卧虎山不错,咱们是飞虎团,在这里安营扎寨比较合适。”

    李飞虎说:“卧虎山、卧虎山,那是卧着的老虎,咱们可是飞着的老虎,这地方不合适。”

    参谋长司徒明说:“咱们**不相信迷信,但也讲究一个吉祥如意。我讲一个小故事,在军阀混战时,有一名军官叫于得水,率军来到甜水关,他知晓地名后心中大喜,鱼在甜水里可以生命旺盛,意欲在此处长久驻军,但他抗不住上级的调令,无奈的他只好率军前去甘肃,大家想想看,鱼到了干地方还能好吗?结果,于得水战死在甘肃,他就犯了地名。名字虽然重要,但是地形地貌以及人情更为重要,只要那里丛峦叠峰、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就是好地方。纵然名字再好,地形地貌地物不适合游击战也不足取。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要实地堪察后才知道是不是屯兵之地。”

    李飞虎说:“我赞成参谋长的意见,我看咱们应该分头去找,看一看何方适合咱们发展壮大。’’

    杨青军说:“只要咱们按照**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咱们就能战胜一切敌人。我看咱们不要刻意去找,应该一路走一路找,一路宣传抗日一路撤下火种。”

    司徒明反驳说:“咱们这么多人一起行军,目标太大,一旦被敌人发现,调重兵包围,咱们仓促应战,十分不利。咱们要做到有的放矢,先选好地方再搬过去。”

    双方各抒己见,都难说服对方,最后通过举手表决,同意边行军边找根据地的两人,同意找到目的地后再转移的五人,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后一种意见执行。

    李飞虎带领一路人马向东北方向寻找,司徒参谋长带一路人马向东南方向寻找,宋涛带一路人马向东寻找,西方被日军扫荡占领,许多地方变成无人区,无法回转。

    经营过四五天的辛勤勘察,参谋长一路人马很快回转,他们所到之处已是山区边沿,山体单薄,不益于屯兵打游击。不久,政委一路人马也回归了,所到之处不尽人意。

    李飞虎带领的一路人马走走问问,艰苦跋涉数百里路之后,来到一个叫天王山的地方,群峰挺拔,气势雄伟,绵延起伏数百里,山里有许多村庄四面环山,十分阴蔽,可以做指挥部和各连队的驻地。据当地群众讲,越往里走森林越密。

    经过实地勘察后,李飞虎感到天王山区是一处实用之地,可进可退,于是带领部下心情愉快的返回。

    留在家里的同志掐指算着他们的团长已经走了十多天还是杳无音信,都焦急难奈,翘首以盼,正当大家心急如焚之时,李飞虎回转。

    广大指战员见到自己的团长一拥而上围住他问长问短,让他无法应答。

    宋涛说:“同志们静一静,让李团长介绍一下情况。”

    大家平静下来。

    李飞虎把听到观察到的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

    众人听团长说有了好去处,放下了一颗颗悬挂的心。

    李飞虎主持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并在会上讲创建新根据地的重要性。

    会后,李飞虎、司徒明带领一营、二营、特战队先行。杨青军、宋涛安排完事务后带领三营、警卫连、团直属队、军械所、县委县政府等随后跟进。

    部队离开前,因有八十余名伤员不方便跟随,把他们就地留下来养伤,并留下一个班的战士配合连洼游击队保证伤员的安全。

    为了保证伤病员的安全,连洼区的领导和连洼游击队的领导商议后把他们分散到几个村里。

    负责掩护照料伤员的人家都是堡垒户,他们都表示:伤员是咱们的恩人,宁可自己掉头,也得保住伤员的命!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区里专门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红伤老中医,为伤员配置红伤药,每天由有伤员的村里派人取回。乡亲们亲手为伤员端屎端尿,换药洗伤口,拿出仅有的细粮为伤员们改善生活。

    伤员们与广大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他们伤愈后与连洼游击队组成飞虎团连洼独立营,同当地人民一起打击日寇保卫家乡。

    ;
………………………………

56 创建根据地

    56创建根据地

    部队离开连洼湖时,举行了军民联欢晚会,互致道别情谊,互赠纪念品,军民依依不舍,场面生动感人。

    部队进入天王山区,由于国民党的**宣传,侵华日军的“三光”政策和地方土匪的抢劫,群众一见到部队,立即外出躲避。面对这各种情况,团领导们首先在部队中进行动员、教育。他们指示:做群众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之一,只有使广大群众把我军看成是自已的子弟兵,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支援我军对敌作战,才能形成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为了解决尴尬的局面,团领导强调,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