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说过阅读书籍有潜水和摆渡的不同方法,不要因为严谨而一味地逐字逐句地攻读研究,不要忘记摆渡的方法,否则你会失去相应的那部分真实。人如果苏醒而脑子不苏醒,即是植物人。接通电力而运行,那是计算机。我们要使传统文化的理论由教条而变成活的思想体系。这才是“民族”的“醒”来。
思想一词,有动词与名词的不同。教条即名词的思想。“活着的思想”即动词的思想。我们要把论语等放进蒸馏器里,先要将它熔化而流动起来成为活的思想,再使它蒸发、升华即传统思想兴盛起来即复兴,加入现代的西方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再蒸发再升华,然后冷凝而得到新理念新理论新思想。
小学老师教导石,要从文章中找到“中心思想”,要从段落中找到“段落大意”,从论语中找出孔子的思想精神,一点也不奇怪。从理论中抽象出思想精神是现代的先进做法。
泰伯精神包括亲情意识、开拓精神、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的精神、避免恶性竞争的思想等等。大家可以在论语再寻找。泰伯吴国鼻祖。如果年轻人能在论语中寻找思想精神则论语活了,在道德经中寻找思想精神则道德经活了。最后,你可能甚至都忘记经文,自然也不会引经据典了。我们要使我们的优良的传统文化思想苏醒,任重而道远。既要诠释,更要升华!但这要求有一个起码的共识,找到了感觉、方向和角度,然后年轻的教授、研究生、大学生就有做不完的事情,有志于文化研究的人士就有做不完的事情,发现发明,大师辈出。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2―44步石自评:善于分析推理,并不善于讲道理,更不善于讲授道德。分析推理即把思维逻辑摆出来给你检查,与你讨论,即启发,请你发表意见。石经常自问:你几近无为了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的奉献出来,万一的万一有有心的年轻人看到了,记住了,石就有为了。石自由了,人也自由的在石这里取与不取吧!在石看来,关心下一代的人才算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至少不能害人。不知利害宁可不说。
2―45盛东风问“师徒”理念中的腐朽成分及其含义。
步石说:中国文化中的“师徒”理念的腐朽成分:不注意言行背后的理念,那么只能算是一个多了一些条件反射的动物。这就是我们十分重视文献文物理论研究的一个原始因。我们在嘴上说吸取精华去掉糟粕是很容易的,分清新鲜与陈旧是困难的,因为有的速朽有的保鲜,而在行动人们往往容易明知故犯,给发扬优良传统带来更大的困难。
追寻理念,师徒一词是怎么来的呢?按“源头”论,“师”可以追寻到论语,在论语中,“师”通“军”,所谓带兵打仗,通军的“师”有“导”的理念。作为“教师”的“师”也就一导游。强调导游的理念是因为通“教师”的“师”的理念中第一没有强制学生的理念,学生来求学,教师教学,哪里有强制的理念呢?到孔子那里去上学是十分简单的事情,十条干肉就能换得孔子的“悉心教导”了。比我们现在上名小学要容易多了。第二、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徒的源头的理念好象不太好,有一个地方的名字叫丹徒,据说是秦国流放穿红色囚衣囚徒的地方。在论语中,在家里因为年龄有兄长,在外面因为学识有师长,学生为弟子,师生关系是兄弟关系,在论语中,学生经常反驳孔子,学生不质疑,孔子还不高兴呢!没有师徒理念。
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礼貌地反驳老师并提奇怪的问题,老师看我的眼神是亲、爱、敬。没有一个老师轻视我提出的问题,把我当成“调皮鬼”喜欢。在学术的殿堂里,讲自由与平等。但不知何时师与徒结合来到了世俗的社会里。从此便俗气而逐渐带上腐朽气。可以断定师徒一词与“丹徒”一直维系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顺便说一句,我的礼貌是封建礼教造成的,我要是对老师不礼貌,回家我母亲会打我的。母亲的理论:天地君亲师。
师徒关系的本质并不是师生关系,它是以饭碗、就业为直接目的而建立的关系。所以,老师强调“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以学生超过自己为光荣。而师父强调眼尖手快不偷懒,常常以徒弟超过自己为担心。于是“留一手”成为普遍现象,绝活不露、窍门不讲、奥妙不说。由于带有不善基因,理念的蜕变很容易变成**。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无底线的跪拜自贬求学。师父的权利过大。这时的师徒理念的腐朽成分可以用“没有”这个词来陈述而表述为“没有人格尊严意识、没有平等自由意识”。在过去的一些帮会里,不要说人格尊严了,徒弟的小命都是师父的。还有愚忠愚信卖命义气等等封建意识。在很多的时候,师徒结对是相互利用。师父们利用名气网罗爪牙,形成实力。徒弟们通过师徒关系进入师门获得保护,虽然可能因此要出卖一些灵魂,在师父面前低声下气,但一旦来到外面,那也照样是八面威风,十足神气。最后申明:师徒的理念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新社会得到归正、正名。
(本章完)
………………………………
第26章 王安石经济改革(一)
第十七章王安石经济改革(一)
2―46盛东风问经济危机。步石答:经济危机是经济人的“白癜风”,它是放任的自由经济人的基因病。因为经济不管有多么重要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应该被纳入社会五行体系之中,即纳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阴阳五行体系。其中政治是体系的神经系统。政治信仰必须是仁义,以与经济自然的商义构成阴阳之道,否则失道而有间息性经济危机的常态表现。经济危机带有必然性的表象下掩藏的是缺少政治的统筹。
2―47新中国老兵教授网友:任社会制度的发展及进步,是离不开伟人们的顽强拼搏。如使几千年的私有制封建到公有制,使社会没有封建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切旧毒,没有两极分化,全民过着无后顾之忧美满幸福生活,这是伟大的进步,即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顽我拼搏,建设全民共同富裕国家强盛,而不剥削压迫、更不欺负并支援他国也建设人民共同富俗的世界;全世界只有******缔造的中国**人初步实现这-伟大的进步,**光荣,人民看到了希望,确需后人“反哺先人”为实现**而顽强拼搏才是正道!
2―48盛东风问文化与社会。步石答:文化兴亡,匹夫有责。文化如水,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每个人都浸润其中,人都是文化的人。所以,你绝对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和“什么时代了”为借口而行“先人啥样就啥样”。的确先人已死。但正因为如此,孔子并不是孔子了,孔子其实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标签,这个符号所代表的理念和思想是可能为今天的人们所使用的,因而要认真地对待,认真地整理,所以,你更不能用什么基督教精神来引领中国人。有这样想法的人的无知在于并不知道“文化如水,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涵义。文化是社会的文化,即社会文化。那么社会又是什么呢?有人要笑话我了。
“啊呦!什么是社会都不晓得”还出来混呢。石可不管你,当一下语文老师,问一个词性。按词性,一个是名词的社会;一个是动词的社会。动词的社会即人与人结社、相会以获得一个集约化的效果。那么,石就要定义社会为“泛合作”。而名词的社会则是“泛合作”的结果或状态。各种各样的斗争可以被理解为不断地调整合作,变法、改革都是为了优化“泛合作”。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东西(讲最基本的东西)。“泛合作”的“泛”是在说合作是无形的,如果有形也是属于老子所说的“大象”。因而难以认识,不被感觉。第二就是它是不断地变化的。即“泛合作”有点变换莫测。所以,我们注重文化建设,目的是拥有文化的社会。人为的自然、自然的人为而默会社会。
盛东风问王安石的变法。步石答:我们弄清楚变法的基本目的,就可以探讨王安石变法的基本问题。否则你我没有共识、无法共同探讨。注意,这个“变法的目的”应该被理解为“应该有的”变法目的。有了共识,即有了相同道,道同则相为谋。但还应该有衡量的标准。别人说过,石尽量就不说了,否则就是搬运工甚至是小商贩。石就用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