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绶身为豪格的儿子,年纪反而比叔叔顺治要大上不少,不过正因为这样,富绶反而是顺治最为放心的一个,所以有些话他还是能说的。
“主子,现在京城中八旗不到八万人,还都是妇孺,成年男丁只有两千多人,汉八旗也基本上是这个情况!如果蒙古诸部欢迎咱们还好说,万一他们起了什么歹意那可就。。。”
富绶说的也正是顺治担心的,他虽然是蒙古科尔沁大汗吴克善的女婿,但他还是满清的皇帝,他不能不为满清最后这几万人考虑。虽然蒙古向来和满清贵族联姻,但是那都是建立在威权之上的,现在满清衰弱成这样,真保不准蒙古人能做出什么来。
顺治沉吟一下说道:“这时太后的意思,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富绶着急道:“主子,您是满清的皇帝,要为全族人的身家性命考虑啊!现在明军还在天津,不如咱们趁这个机会走山海关回辽东可好?”
顺治听富绶这么说叹了口气,在书案上将驻守山海关将领罗克铎的求援文书交给富绶:“富绶,你看看吧!明军已经攻占了盛京,现在南下到了宁远,山海关的罗克铎挡不住了,这是告急文书!”
富绶听皇帝这么说大吃一惊,以前他们这些旗主还不急不缓正是因为还有关外辽东在,不行就回老家,明军再能打在关外苦寒之地也不是八旗的对手。并且盛京以北就是满清的老家,虽然关内不成样子,但是那里还有四五十万百姓,可以作为起家的资本。现在听到老家都被明军抄了,这些旗主那里还能坐得住。
“主子,盛京是我等的根本,绝对不能让明军占领,请主子快想个办法!”
顺治被这帮家伙吵得头疼,他作为当家人怎能不着急?可是现在怎么办?关里的兵员都死得差不多了,难道用那些妇孺去和明军的虎狼之师战斗吗?
顺治一拍桌子说道:“好了!别说了!朕作为皇帝能不知道盛京的重要性吗?但是现在朕能怎么办?现在要先保护我们满洲最后这七八万人口,所以朕决定了,十日后弃城,全族从古北口出关,回辽东!你们几个也回去收拢旗下佐领,准备吧!”
五个旗主听皇帝这么说也没办法,现在只有走古北口这么一条路了,没办法五人下去召集手下佐领,开始准备逃命。
有了官方的确认,这下北京城里乱成一团。本来满清入关时只是带了马匹兵器,但是经过这七八年下来,家家都是大包小裹,现在要搬家逃命,整个北京内城乱成一团。
就在满清全城准备跑路的时候,在天津的朱宏三为了稳住满清,不让他们逃跑,派出了以北直隶总督侯恂为首的和谈使臣来北京,准备和满清和谈。
这次和谈可不比上次和谈,这次朱宏三占尽了优势,只是他不想满洲人从古北口跑了,那样可就麻烦了。北京城里还有将近七八万满洲人,再加上辽东的十多万人,如果不在关里彻底解决满洲人,那可是流毒无数年啊,朱宏三并不想自己死后在给儿孙们留一个什么北清。
所以朱宏三在派出李元胤去延庆、怀来堵截的同时,还派出以老骗子侯恂为首的使臣团,就是要让满清留在关里。
侯恂带着一千锦衣卫浩浩荡荡的打着天子节杖从天津出发,在九月初五来到北京城下。城上守城的士兵一看城外来了这么多锦衣卫,赶紧让人回去通报。
顺治皇帝接到消息后也很诧异,那个神武皇帝干什么?兵临城下了还要搞这一套干什么?
顺治想了半天觉着还是见见为好,万一有什么关键消息呢?所以顺治派出自己的信臣,翰林学士、礼部尚书陈名夏出城迎接明朝使团。
陈名夏是江苏常州溧阳人,复社名士,和陈子龙、吴伟业等人交好。正因为陈名夏出身东林,和同样出身的侯恂十分熟悉,在江南是还听过侯恂的几节课,向来对侯恂持以师礼。
侯恂在城外等了半天,看到城门大开,里面出来一伙文臣,为首的正是自己的老熟人,陈名夏。
陈名夏看到侯恂也很羞愧,当年自己在南直隶意气风发,和同年好友高谈阔论,哪想到这才几年过去,自己已经成了异族的大臣,而现在要和以前的老师见面,怎能不羞愧?
陈名夏上前施礼说道:“老师在上,弟子陈名夏有礼了!”
侯恂看到陈名夏身穿满清官服,头顶留着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叹了口气搀扶起他问道:“百史,一别多年不见,你可好啊!”
“弟子无能,让老师挂念了!”
“百史,这几年你是怎么过来的?现在担任什么官职啊!”
陈名夏叹了口气,将这几年自己的遭遇简单的说了下,然后说道:“老师,我皇命弟子来迎接老师,同时作为和老师和谈的使者!”
侯恂点点头,跟着陈名夏进入北京,入住礼部的四方馆。
现在情况危急,陈名夏也就不玩其他的了,等老师安顿好后直接问道:“老师,神武皇帝派您来干什么?”
“神武皇帝有好生之德,这个天下已经纷乱这么多年了,现在就不要让京师百姓受兵灾之苦,所以神武皇帝决定派老夫来,说服你们满清皇帝,只要肯投降就放你们一条活路!”
陈名夏不管其他,现在这种情况满清皇帝大势已去,死活和他没有关系,陈名夏是担心自己的命运。
陈名夏看了看屋中都是汉臣,并没有满洲贵族跟着,放心的问道:“老师,那我等汉臣怎么办?”
陈名夏这句话问出了屋中所有汉臣的心声,当官为了发财,没人想要为一个快要亡了的政权送死,所以所有人都静静的听侯恂说什么。
侯恂微微一笑,他是老官僚,当然知道这帮汉臣怎么想的,不过好在他来之前皇帝也已经将这些投降派的归处跟他说了,现在告诉他们也无妨。
“百史,当年京师被流寇攻破不是你们的错,神武皇帝也很体谅你们的难处,所以这次老夫临行之际皇帝特别交代,你们只要促成和谈,就是功臣,想接着走仕途的降三级留用,不想走仕途的可以辞官回乡!”
………………………………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八章 进北京
屋中几个以陈名夏为首的满清汉臣听侯恂这么说,一个个都暗中松了口气。现在满清已经完了,这帮家伙也没有殉了满清的心思,现在怎样讨新朝皇帝的欢心才是正途。
陈名夏想了想说道:“老师,这次来议和的条件是什么?”
侯恂看着陈名夏哈哈大笑,说道:“百史,现在不同往日,以前叫议和,但是现在我大明百万大军兵临城下,你们没有谈条件的可能,开城投降才是你们唯一选择!”
陈名夏被侯恂说的老脸通红,也是,满清现在只有北京这么一座孤城,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陈名夏站起身来躬身告退,他要将消息传给小皇帝知晓。
侯恂叫住陈名夏,低声说道:“百史,胡虏无百年国运,你精通史书应该知道这点!百史你是汉人,要为身后事考虑啊!”
陈名夏听着侯恂意味深长的话,没有说什么躬身退了出去。
顺治皇帝还在宫里等候消息,万一不行的话还要准备逃跑,所以陈名夏没敢耽搁,从四方馆出来就入宫拜见顺治。
顺治一直对陈名夏很好,因为陈名夏还兼职翰林学士,平常还要给顺治讲学,所以顺治一直尊称陈名夏为先生。
顺治看到陈名夏进来,赶紧和颜问道:“陈先生,那个南明皇帝说什么?”
陈名夏心中合计一下,刚才侯恂的话犹在耳边,这个时候就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虽然顺治对自己不错,但是还是自己身家性命重要。
想到这陈名夏抬头说道:“陛下,臣已经见过南明使臣侯恂,他带来南明皇帝的消息,只要我大清让出北京,退回关外,可以让我大清在关外称王,仿效朝鲜例!”陈名夏为了活命,只好骗顺治小皇帝了!
顺治一听是这个条件心中大喜,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顺治根本没想到那个朱宏三能给这么优厚的条件。关外盛京虽然被明军占领,但是北面还有十多万满洲人,还有五十多万辽东汉人,只要再给他二十年前的时间,到时候又能拉起一支队伍。
但是顺治也不是小孩子,他现在是皇帝,还是有些政治经验的,明军已经打到天津了,还能给这么优厚的条件吗?
“陈先生,你说的可是真的?为何明朝皇帝给这么优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