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7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现在整个北直隶那还有有力的抵抗?赵国栋的济南之战能这么顺利正是因为满清已经无可用之兵,使用的都是前明的一些卫所兵,这些人那能对付了赵国栋虎狼之师呢?”

    朱宏三听姚启圣这么说也连连点头,自己就是在安山湖被清军打怕了,忘了这已经是满清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熙之,你是军机处军机,你说应该怎么办?”

    姚启圣看了看地图,指着地图上一处地点说道:“陛下,现在我军要面对的不是已经不成气候的满清,而是这里!山西大同!这里还有前明叛将姜壤,他手中还有五六万人马,这些人可都是当年的边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臣怕姜壤有不臣之心啊!”

    提起姜壤就让朱宏三恨得牙根痒痒,这几年朱宏三为了给满清下套,对姜壤真是不余遗力的支持。山西距离广东千山万水,朱宏三竟然派锦衣卫给姜壤送去了大批的白银和武器,就是最为珍贵的火枪都送进去上百杆。朱宏三原本以为这个姜壤能激发天良,在满清后面狠狠的来一下。

    哪知道姜壤此人是比李成栋还要龌蹉的四姓家奴,姜壤最开始是大同总兵,李自成来了他投靠李自成,满清来了投靠满清。后来阿济格压迫他,姜壤又打起了反清的大旗,并且和南明神武政权眉来眼去。就在去年,姜壤又贪图小利重新投靠满清,让防备他的满清能倒出手来对付朱宏三,这种垃圾人渣朱宏三恨不得想置之死地而后快!

    前几个月朱宏三为了对付济尔哈朗,再加上和山西并没有接壤,所以也没对姜壤留意。现在可不同了,济尔哈朗已经失败,满清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定局,下一步就是朱宏三上台表演了。朱宏三向来不喜欢搞什么以军领民那一套,后世的三藩之乱就是这样,所以朱宏三一定要清除这个盘踞在大同十多年的姜壤反革命小集团。

    “熙之你说的很对,你说对付姜壤应该怎么办?”

    “陛下,很简单,分兵!现在赵国栋实力超群,再加上李元胤部足有十万人,有这些人去北京已经万无一失了!钱勇和马昆二人合兵一处,然后进入山西对付姜壤!”

    朱宏三看了看地图,然后说道:“熙之你看这样可好?让钱勇他们走顺德、保定,然后出紫荆关进入山西!赵国栋部直接北上去天津怎么样?”

    姚启圣躬身说道:“陛下大才,所说正是臣下说想!”

    “好,那你们军机处拟旨吧,让钱勇攻破东昌府后和马昆会和,以钱勇为正,马昆为副,去征讨山西姜壤,朕和赵国栋去天津,直接攻击北京!”

    大战略完成,朱宏三又在平阴这里等了五天,等到南京那边把损失的补给运到,同时将禁卫师缺员补齐,然后启程去济南和赵国栋会和,直接北上德州,带着李元胤的五万骑兵,奔着天津卫而去。

    在半路上朱宏三接到消息,彰德府和东昌府的清军都被消灭干净,岳乐也死在东昌府,至此满清在关内再也没有一只成建制的军队了。

    朱宏三在八月十五日赶到德州和李元胤会和,然后带着十万人浩浩荡荡的沿着运河北上,在九月初一来到天津的外围,静海。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现在朱宏三已经打到了北京外围,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满清已经大势已去,所以当朱宏三大军来到天津卫时,当地的官员根本没有死守的意思,而是直接开城投降,在城外跪地迎接神武皇帝到来。

    朱宏三到了天津并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在城外驻扎。天津临海,到了这里就和漂在渤海湾里的舰队取得联系,朱宏三这才知道赵国良已经带着人早在四个月前就攻占了满清的老家沈阳,现在正带部队从沈阳南下,已经到了宁远。

    朱宏三听到这了消息心中大喜,现在已经抄了满清的后路,看顺治小皇帝还往那跑,难道跑去蒙古放羊?别看满清和蒙古世代结亲,但是当年你满清怎么对付蒙古人的心理没数吗?现在满清落了难,你们以为那帮蒙古蛮子能放过你们?所以留给顺治小皇帝的唯一一条出路就是投降。

    朱宏三想要满清投降并不是想要搞什么满汉一家亲,而是朱宏三不想对北京城造成大的破坏,因为朱宏三很想将都城重新建在北京。不过这只是朱宏三心中的一个想法,因为朱宏三集团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朱宏三起家也在南方,同时南京在法理上也是大明的首都,所以朱宏三估计自己如果提出建都北京的话,朝中反对的声音一定很大。所以这件事朱宏三谁也没说,想要自己偷摸办了,将生米煮成熟饭。

    正因为如此,朱宏三才想要满清投降,和平的进行权力交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正文 第七百六十七章 逃跑

    (谢谢书友“书友54156323”的捧场!)

    公元一六五二年九月初一,满清顺治九年,大明神武六年,今年的冬天来得略早一些,没有进十月就已经下起了小雪。虽然关内还是小冰河天气,但是这种天气和比关外苦寒之地还是没法比的,高上十多度的气温还是让北京城中的满洲大老爷们不适应。

    不过今天这些满洲大老爷们没有闹什么幺蛾子,因为都在府中长吁短叹,南明军队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北京城中的各个王府已经开始私底下串联,准备什么时候离开这个该死的北京城,回到关外自己的家乡。同时坊间开始流传一些谣言,说皇帝被太后说服,准备从古北口出长城,经过蒙古诸部回辽东。

    普通旗人见不到皇帝,无法验证这个消息的真伪,但是身为八旗旗主的几个人仗着身份特殊,联合进宫准备问个详细,现在明军就在天津,距离北京还有不到两天的距离,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皇帝你给个准信啊!

    现在八旗因为多尔衮死了,顺治亲政,上三旗改为皇帝亲率,镶白旗旗主是豪格的儿子富绶;正红旗本来的旗主是代善,但是代善死后旗主是代善的儿子满达海,现在满达海又死在河南彰德,所以旗主职位被满达海的儿子常阿岱继承;镶红旗旗主是顺治的哥哥硕塞;正蓝旗的旗主是多铎的儿子多尼;镶蓝旗旗主原本是济尔哈朗,不过现在济尔哈朗死在济南,所以旗主被他的儿子巴尔堪继承。

    这些新任旗主全都是三代,除了硕塞有些战功外,其他都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没办法,现在老家伙们都死光了,只能让这些年轻人上位了。

    这五位旗主进宫拜见皇帝和太后,顺治这时正在宫中生气,他刚接到消息,明军已经从海路上岸,占领了盛京,现在已经从盛京出发,要将山海关占领,掐住满清出关的咽喉要道。

    顺治得知五个旗主来见自己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来的,无非来打探消息什么时候逃跑。

    顺治想了想让太监传他们进来,等五人进来后顺治问道:“你们五个来干什么?”

    下五旗以镶白旗地位最尊,并且富绶的年纪也最大,他想了想站出来说道:“主子,奴才们在外面听到一个消息,听说太后有意让咱们从古北口出关,然后经过蒙古回辽东,这个消息可否属实?”

    顺治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太后的意思正是这样,今天你们正好来了,你们说说你们的意见!”

    顺治的哥哥硕塞还算一个明白人,知道现在正是朝廷最虚弱的时候,那能走蒙古回辽东,万一蒙古诸部有一点意思,到时候满洲可就全军覆没了!但是硕塞关系特殊,有些话他不敢说,只能给富绶打眼色,让他说。

    富绶身为豪格的儿子,年纪反而比叔叔顺治要大上不少,不过正因为这样,富绶反而是顺治最为放心的一个,所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