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解,凯显王退出,原平王被杀,北南二康王实际上成了西康王的傀儡,西康王一时间势力膨胀,成了众人的出头鸟。事后东北人民的代表们又再次不识时务的召开议事大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言辞激愤的批判了西康王,结果他们的大难也就此降临,西康王以那份分明是用来吓唬自己的《建国告谕》为证据,“合法”的抓捕了与这起事件相关(大部分是受牵连的)的近2348人,并且还狠狠的报复了这些人一把,把他们卖给了当时在东北做贩卖劳力的格洲商人尤乌;里斯科,把他们卖到了当时的格洲殖民地美古拉(铜雀洲世界中的美古拉洲(相当于现世的美洲)的一个北美古拉洲地区(相当于现世的北美美国本土)),让他们在那里终身悲惨的卖苦力。

    结果可惜的是,天无绝人之路,西康王的报复终究没有成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成为了“美古拉工人大罢工运动”中的一员甚至主要成员。而这件事也给东北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就是遣工案,它使东北民众这颗本就不安的心,从此变得对离拓人更加警觉,这也是后来导致东北又重新回到铜雀国怀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贴怀平源知道此事更是无比痛心,把那一天定为了为绥国开的哀悼日。西康王干尽了丧尽天良的事,还美滋滋的,但他终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遭到报应,这是天道的惩罚。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在拓平被杀之后,交林与绥国东北的边境线上顿时荆棘丛生,人们从那经过,那荆棘高有数丈,参天而立,却又像死亡一般的僵硬瘫倒。国家之内,尚且纷争不断,动荡的政治让社会的动乱更深埋于地下,在那无数死去的冤魂痛苦呻吟的黑土地之下。

    绥国在经历了一连串血腥与悲痛之后,总算是解决了东北的问题,绥国失去了对交林的支配权这还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个在铜雀洲持续了千年不变的古老政治联盟,孟客体系正在一步步的分崩离析,趋于瓦解。这是绥国的不幸,更是五个孟客的不幸。

    东北安宁了,但绥国的护国步伐依然是举步维艰。令人凉飕飕的一支无姓无名的军队的加入,令绥国人不是揪心,而是疲惫,又一方的介入,令局势更加不明朗,人们已经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发展了。而这支军队也就有了一个名字――“无头军”,无名无姓,没有来历,查无此部,让人们对这支军队充满了好奇与畏惧。总之,元冯与徐琼还得打,他们之间纵使再有何人介入,也必须要分出一个胜负。

    铜雀419年8月,徐琼率领最后一万多部队,向元冯发起了进攻,而元冯也无疑的出兵迎战,但两个人都比以前小心多了,因为在他们二人周围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但徐琼已管不了许多了,他一路冲向元冯的大本营延远城,一路上不惧风雪。此时的他75岁,徐琼一点点的望见见首不见尾的元冯大军,可此时他才发现已是黄昏之时,他究竟又向元冯的部队追进了多久也不得而知,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可在这之前他却没有丝毫的觉察。他会恨李奉的,因为无头军又来了,他们这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徐琼。眼见就可以与元冯有一仗,可无头军又来了,元冯早已消失在他的眼前,他眼前的是一群群冰冷的骑兵,他又要撤退了,撤退到哪儿呢?

    这个夜晚,徐琼和将士一路撤退,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撤到哪儿呢,他们的面前是一条如天险般的江,这条江没有名字,但它的水是从天山之上留下来的,徐琼左右望去,望也望不见边。士兵们饮着这“天来之水”,而徐琼呢,看着自己的身体他竟再也不能下马了,士兵们拿给他一碗水,他喝了一口然后狠狠的把它摔在地上。前面有元冯的伏兵,后面有无头军的追兵,徐琼释怀了,他只是大声的喊了两个字“渡江!”于是这群士兵在徐琼的带领,不畏艰险,强渡大江,史称“银衣踏浪江”。徐琼以玩命的方式渡过了大江,他的勇气再一次令后生钦佩,更令元冯胆寒。然而,更可怕的在后面,无头军一路追了上来,徐琼不走了,他在众将士面前发誓“就是死也要与无头军一战!”士气已不是大振,而是无所顾忌,这些人包括徐琼在内,已经无法保住自己的命,更无法保住亲人朋友的命。无头军的带头人来了,他无论如何掩盖自己的脸,终归要被徐琼看穿,他带领无敌的无头军冲了过去,徐琼是大喝一声,率军也冲了过去。徐琼拼了,他眼前的无头军无论如何厉害,他也要拼一把。

    一夜,整整一夜,徐琼和无头军杀的是醉生梦死,但当他醒来,他是哭笑不得,眼前全是无头军的尸体,而自己则完好无损,他下令把这些无头军的头都给砍下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无头军。徐琼昨晚的放手一搏可谓真正的天助也,奇怪的是徐琼和将士们都已不知昨晚是如何胜的,这让徐琼又沉思起来,怎么记不起来了呢,他更感觉无头军的恐怖了,他觉得这只是无头军对他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他再一次向元冯袭去,心情或多或少的放松了些许。而那银衣踏浪江的故事更是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回忆起那众勇士和徐琼身披银甲踏过浪江的英勇身影,此事也传为“神事”。

    说到无头军的首领,想必大家应该能有个一知半解了,但元冯对此却是知根知底。徐琼进攻的前一天晚上,关山之上一个无头军便单刀赴会走了下来,来到了元冯大营,士兵们一看都不知怎样才好,最后干脆不动呆在一边,这个无头军一步步走向元冯的帐中,元冯一看甚是吓了一跳,他心里定在想帐外的士兵怎么不帮他挡住,但他现在已是直冒冷汗。那个无头军问他,“尔可知死明何人?”(在那个李奉存在的时代早期,人们依然管他叫死明,李奉之名后期在绥国内更为广传)元冯怎么会不知道,便说:“知也”。可那个无头军下面说的一段话,却让元冯大吃一惊,他说:“吾即死明也”。元冯吓了一跳,可他也是大胆,居然问:“何以证也”这不倒霉催的吗,但是那个无头军一揭下面具,让元冯差点想尖叫,这个人就是李奉!李奉很快又戴上了面具,只说了一句:“明日徐琼来攻,尔只观望即可。”现在知道无头军首领是谁了吧,但这事只有天知,地知,李奉知,元冯知。更是由于李奉的有意而为之,使得后世对无头军的来历与无头军首领的身份众说纷纭。李奉一走,元冯的士兵赶紧进去一看,却发现元冯是安然无恙,元冯此时与刚才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严厉的叫士兵们回去了。

    而这时,无头军又一次莫名其妙的输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输的。但不管怎么说,徐琼又向元冯逼近了,元冯一看徐琼居然没死,大叫呜呼,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了,于是元冯又与徐琼大打了起来。说实话,徐琼刚刚和无头军一场大战,应该是无力再战,但不知怎么的这时的徐琼军是所向披靡,元冯反倒打的有点吃力了。这时一个人的阵前倒戈,更是给了元冯以致命的打击,这个人就是后来著名的铜雀国光复功臣――号称神将的魏雁鸣。魏雁鸣,盛宁人,魏氏支系远亲中的一个,少时便经历了家族兴衰与故土灾难,后来被元冯招为手下一小将,才能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刚参军,元冯就见他力大无穷,且富有智慧,善兵法与兵略,且作战勇猛,能团结士卒,行事谨慎,所以元冯对能得到这样一个人才而既高兴又难过,因为能有这样一个能人当然让他高兴,可他又后怕魏雁鸣会夺他的权,所以没有大用魏雁鸣。而到了近一段时间,元冯却想让魏雁鸣显显身手了,魏雁鸣是惟命是从,令元冯是万分欢欣与放心。可也就在这个档口,元冯又倒霉了,魏雁鸣突然阵前倒戈,投向徐琼一边,为了让徐琼放心,魏雁鸣还和李奉一样单枪匹马找到了徐琼向他表明心意,徐琼大喜有希望了,于是他顺利收到了三万降将,还得了一个神将魏雁鸣。就这么着,元冯此时彻底糊涂了,他开始搞不清李奉是在帮自己还是在帮徐琼,因为他认为李奉一定是在找到了自己之后或之前,又找到了魏雁鸣说了些什么,让魏雁鸣二话不说就倒戈了。这是个谜,但总之魏雁鸣倒戈了。元冯再次陷入困境,结果魏雁鸣与徐琼联手把元冯打了个大败,元冯是又气又恨的狼狈回城,回来的他更是心里来了个透心凉,他觉得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他生怕听见关于粮草的事,因为他怕粮草再次被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