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一个孟客国家中建有西方大教堂的内陆城市。延远城内的建筑美轮美奂,东西方工艺艺术交相辉映,各族人民相处和谐。

    延远成为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物资特产从北方经过这里去往南方,南方的工业产品也通过这里输入北方,延远一时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到拓科律在位时的鼎盛时期,延远常住人口就有300余万,流动人口更是不计其数。依托着强大的工业与经济实力,延远一跃成为孟客国家中最为繁盛的都市。在这种情势下,继续以远离经济中心地带的白图纳尔王庭作为首都显然会严重阻碍绥国的发展。于是在410年拓科律迁都延远后,绥国便开始了武力征服的道路。

    到绥国时期,南方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大众社会全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进步,也催生了巨大的民族主义思潮。当时在南方,政治话题充斥着人们每天的生活,扩张**从这里迅速的传播开来。这样,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与国际形势的催化下,绥国的战争机器便开动了。为了迈出重新联合孟客以期达到统一的愿望,绥国对交林展开了怀柔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的矛盾,两国在名义上达成了联盟联合体。当时,其余四国皆与绥国以兄弟相称,绥国为大,维护孟客共同的利益。虽然在政治上完全的联合仍然还很任重道远,但在其他方面绥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元冯与李奉二人改制期间,五国达成了《孟客贸易自由协定》,该协定给予五国商人永久的自由通商权,可以联合建立商业共同体,允许资金在五国间自由流通。

    在对待本国的铜雀人与格人的问题上,绥国也保持了一贯的宽容,只要不是损害绥国利益者,一切活动自由(集会,言论,出版等政治性权利受到限制)。格人通过在绥国两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在绥国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许许多多的格人迁往绥国生活居住,在那里组建家庭,甚至与绥国人通婚,这在当时的绥国也是自由的。

    工业的强劲动力带动了内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物质丰富未受破坏的中部,大量的工业单位进驻,丰富的矿产得以开采,巨大的森林资源得到高效现代化的发展。绥国的工业能力开始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本国的技术人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出现了一批批技术一流的科学工作者。绥国的物资丰富,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绥国的资源毫不匮乏,国家开始了以出口工业资源为主导的经济转型。

    在改制的短短几年间,绥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摆脱了完全外向型的依赖型经济,走向了自主发展。科技与人才的进步,促使绥国的教育也开始向现代化模式发展。国内的各大都市都建立起城市大学,在当时各地政府都在努力使教育达到全面覆盖,希望使每一个年轻一辈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西方政治思想的引入,促进了政治的多元化,各种思想在绥国自由共存,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

    国家的日益强盛和邻国的日益衰弱,助长了那隐藏于深处的扩张**,虽然底层民众依旧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很明显的,在绥国的中上层,尤其是贵族阶层中,弥漫着对征服的渴望。

    但产生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还是在中层人民上,尤其是南方的中产阶级,他们世代受到新思想的熏染,家庭经济稳定而平衡,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知识,都有各自鲜明明显的政治主张。而让他们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西方的克昂帝国正处于可怕的霸权扩张时期,再加上此时铜雀洲内的巨大变化,这一切都在促使绥国人百年前的霸权主义苏醒。

    在国家强大的背景下,民众的支持和李奉的从中诱导,最终无可避免的使战争爆发了。

    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无尽深重的苦难。战争陷入了泥沼,庞大的军费开支没有换来一丝希望,民族问题越发突出,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惨败之后,几乎亡国的现实更是让绥国人的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正是因为如此,在那个时期,一向果决的民族才会出现像仪文这样的面对问题犹豫不决的人。年轻人的行事变得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国家创新变得缓慢。

    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的巨大投入没有换来一点回报,一切的付出都付诸东流,绥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济停滞,人口减少,环境破坏,绥国的发展在那个阶段几乎停滞。城市受到了摧毁,无数的难民无家可归,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失去支柱的无数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饱受战争摧残的士兵们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徐琼在攻打延远城期间使城内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损毁,正是出于对绥国并不十分完备的城市体系的打击,以求造成长久的影响。李奉报复了自己的故乡,也帮了它,绥国侵略分崩离析的铜雀国,得到了离拓族几百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原北东地区南岭地区(也就是赤彦岭,这是铜雀国的地理称呼),同时也因攻打三都而遭受重创。徐琼破坏延远,对日后延远受到第二次破坏也留下了深刻影响。

    这样,延远等一系列城市的恢复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然后,战争几未停止,城市的重建一直都停留在纸面上。直到拓科律归国,护国战争结束,战争才终告一段落。拓科律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也逐渐意识到他和李奉之间互相利用的关系,他开始把精力转向内政。改善民生,重建城市,减轻赋税,加强海军,教育投入加大,一系列重大措施伴随着延远的重建,给绥国人民重新带来了曙光。

    然而,其实战争的影响早已深深埋下了。贴怀氏的叛乱已经说明两国之间的所谓联合并不牢靠,虽然事后两国重归于好,交林又重臣服于大绥,西交林也已基本上归属于绥国,凛锡河的扩宽与海岸线的增长,都给绥国带来了十足的好处。并且,为了答谢交林为两国重建作出的贡献,绥国也与交林建立了完全的资源共享,大量的技术工人进入交林,参与到交林的建设中去。这样的经济措施使两国的友好关系又重新回暖,更有日渐更甚之势,交林在军事上的弱小使他们必须依附于孟客中强大的绥国。然而实际上,绥国在饱受战争失败的创伤后,其对周边各国的影响力已经遭到了无比的削弱。铜雀国顽强的恢复力让绥人望其顶背,虽然他们一直在努力追赶,试图达到那样的水平。还有,在东方大海上,一个畸形的军国主义大国也正将势力伸向交林,尽管绥国在交林首都驻有一定数量的精锐部队,但在重建时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东古正人已经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征服了交林南方几乎所有的海岸地区,他们强迫交林人把这些海岸“租借”给他们,让东古正人大批涌入原住民的居住地生活。东古正人还对殖民地实行了完完全全的军事管制,他们在海岸边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大量军队,增派海军,把交林南岸当作了侵略大陆最大的中转站。

    多灾多难的交林民族在各方势力的挤压下,又得在这样一个强权面前屈膝,这一直让这个民族积蓄着内心无比的压抑,这种压抑一定会在日后爆发出来的。东古正人征服交林,随着东北的失控,绥国几近失去了和交林的沟通,只有依靠海上交通进行有限的交流。在交林的绥国驻军压力顿时增大,直到后期他们几乎成了一支孤军,日后也遭到了巨大的考验。

    转回到对重建的叙述上。从绥国对邻国影响力和对征服地区的控制日益丧失中就可以看出,绥国的重建远未让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实力恢复到从前的强盛,国民对国家的复兴缓慢感到失望,对王室的批评也日益强烈。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绥国人的老朋友格洲人给予了帮助。他们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助力绥国重建来加深在政治领域对绥国的影响力,以此重建格洲在铜雀洲受到打击的势力控制。另一方面,格洲人也想进一步加强在绥国的格人的权利,克昂帝国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在东方和他们一样野心勃勃的有志民族,在帝国的带领下,格洲同盟想借此与绥国建立一个跨洲际的联盟。而这一宏伟目标,也在日后实现了,它对绥国和整个铜雀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洲人倾力帮助绥国重建,十年间格洲不断加大对绥国的资助,提供给绥国一笔笔巨额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