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为了我们的首要威胁,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过,具体是何种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情报搜集工作才能做出判断。中堂大人,明天我与您一起巡视定海炮台,看看那只英军舰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

    张继原先的判断一点儿没错,而他这次的猜想也极为准确。英国政府原先确实是抱着“浑水摸鱼”的态度来参加这场战争的,他们选择组织舰队进攻定海这个并非战略要冲的小县城而不是选择直接进攻北京的门户天津就是出于避免过分刺激中国,反而导致其将主要精力集中指向自己的考虑。但是,随着战局的发展,英国政府对这一战略决策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

    两个月前,英国伦敦,白金汉宫。

    夏日阳光对于英国这种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而今天就是一个难得的、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

    天空碧蓝如洗,连一朵云都没飘着,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叫人的心情也不由得畅快起来。阳光透过窗子上五颜六色的玻璃照进屋子里,把屋子也装点成彩虹一般的存在,给人一种置身于梦幻世界的错觉。

    然而,坐在起居室里的五个人,心情却全然没有被这样的好天气所感染,他们都面无表情,也不说话,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只是盯着面前冒着热气的茶杯出神。屋子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只有窗外时不时传来的鸟叫声能把人从沉沉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中来。

    终于,有人试图去打破这令人感到尴尬和不安的寂静了。坐在左边沙发上首的国防大臣杰恩・奥斯丁偷偷瞄了一眼坐在正中间沙发上维多利亚女王,小心翼翼地说道:“女王陛下,不得不承认,这一个月以来,我们在中国的作战成果确实不尽如人意。虽然海军陆战队于上个月将战线推进到了陆地上,攻占了定海县。但是,中国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已经率领五万大军赶到定海县,现在敌我双方正在定海县进行拉锯战。恕我直言,考虑到我军劳师以远的劣势和敌军本土作战的优势,丢掉定海县恐怕是迟早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愿意接受对我的处分。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我们为了攻占和守卫定海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进展也极其缓慢,甚至有被翻盘的危险,毕竟我们的战略目标还是达到了。我们成功地拖住了中国军队的主力,使得他们无暇北顾,为我们的俄国盟友进攻北京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普鲁士国力日盛,已经开始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兼并北德意志地区的一些小邦国和自由市。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成为我们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虽然刚刚结束国内战争,实力有限,但是从美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来看,美国政府也有意参与到世界大国地位的角逐中来。因此,我的意见是我们应当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战争获得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大幅增强我们的实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此压制普鲁士和美国的野心。因此,我希望您能说服议会同意我们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增派援兵、扩大战果。”

    维多利亚女王认真地听着,却并不答话,而是将头转向了坐在左边沙发下首的外交大臣理查・张伯伦。

    理查・张伯伦在维多利亚女王的逼视下显得局促不安,他嗫嗫嚅嚅地开口道:“女王陛下,您是知道的,我最初就坚决反对同俄国结盟发动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
………………………………

第一百零四章 海权至上(下)

    理查・张伯伦偷偷瞧了维多利亚女王一眼,又说道:“一方面,我们两年前与中国签订的《中英新约》仍在有效期内。《中英新约》虽然废除了治外法权、关税协定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但是却使中国维持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的通商口岸地位,并增开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温州、湛江和北海等十处通商口岸。这十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鼓励英国人到中国投资的政策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需求了,我不认为我们必须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需求。更何况,即便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就能获得比在谈判桌上更多的利益。”

    理查・张伯伦顿了顿,提高音量说道:“最重要的是,《中英新约》明确中规定中英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放弃以战争作为解决彼此间争端的手段。我们同俄国结盟发动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的行为已经违背了我们在《中英新约》中的承诺。我们大英帝国一向视荣誉如生命,这种违背承诺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国际形象。”

    理查・张伯伦看看其他人的反应,继续说道:“另一方面,虽然杰恩・奥斯丁大人所说的确实属实,也就是说我们确实已经实现了成功拖住中国军队主力的战略目标。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现实利益。说得直白一下,我并不认为俄国是可靠的盟友。我从事外交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深知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更何况,自1682年彼得大帝即位以来,俄国背盟败约的事情做的还少么?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塞尔维亚和瑞典,它周边的这些国家哪一个没有被它背叛过?至于我们,毕竟与不它接壤,而它在经济上对我们也几乎没有任何依赖,我们能给它造成的实质性威胁真的是小之又小,它背叛我们的成本一点儿也不高。因此,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诱惑,俄国极有可能背叛我们的。” ”“

    理查・张伯伦看向维多利亚女王,颇有深意地说道:“另外,上次在圣彼得堡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触之后,我发现这个年轻的沙皇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并且颇有心计的人,他似乎是在以‘彼得大帝的继承人’自居,他极有可能为了实现这一抱负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后果不可估量。更为关键的是,来自中国政府内部人士的消息显示,此次侵华俄军的主力――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率领的十万重装骑兵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动对‘北京门户’张家口的进攻,而是选择在蒙古草原上与一支几乎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中国军队纠缠不休。这个情报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号,俄国政府极有可能也选择了持观望态度。具体地说,就是他们根据我们的作战进度来随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如果我们这面的战事进行得顺利的话,他们就选择从蒙古草原直接进攻张家口,如果我们这面的战事进行得不顺利的话,他们就选择退回俄国境内。这样一来,他们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进可攻,退可守,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这和他们两年前做过的事情如出一辙。我想,我们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理查・张伯伦转向杰恩・奥斯丁说道:“您刚才提到我们可以借助发动这场战争来压制普鲁士和美国的野心。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普鲁士和美国的崛起是必然的。先说普鲁士,自从公元814年,查理曼大帝病逝以来,德意志地区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四分五裂状态,而公元1806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强令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以后,德意志地区连名义上的统一状态也不复存在。这一千多年来,德意志民族由于国家分裂,受尽了周边邻国的欺辱,他们期盼统一已经很久了。自从腓特烈二世在普鲁士发起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以来,德意志民族仿佛看到了民族的光明未来,他们渴望有普鲁士来主导德意志的统一,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与此同时,普鲁士也具备统一德意志的条件。一方面,几十年来,腓特烈二世和俾斯麦所采取的‘铁血政策’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使普鲁士实现了富国强兵。另一方面,国力的增强也使得本就好战的普鲁士人更加躁动不安渴望发动旨在对外扩张的战争,恢复查理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北德意志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上的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大大刺激了普鲁士经济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普鲁士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这个趋势不是我们所能逆转的,我们不能指望压制普鲁士的发展,而只能尽量在普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