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稣健

    事实上,这第三步作战计划从昨天就已经开始施行了。昨天下午,经受一连串打击的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下令全体官兵有序集结到伊凡镇进行休整,以备来日再战时,张继就发现,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这个对手远比之前交过手的大卫·杜夫元帅、瓦伦丁·迪米特里元帅和察罕·帖木儿元帅要可怕,他在经受如此惨重失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冷静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部署,自己想要一鼓作气消灭他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

第九十八章 最后之战(下)

    于是,张继将计就计,将兵力收缩回位于卓雅镇的大本营,做出安寝待战的样子。实际上,数万中国军队已经“人衔枚,马摘铃”通过后门悄然撤出了大本营,来到了这个位于马斯顿荒原以西的无名小丘上,将这里作为发动伏击战的前沿阵地。

    ……

    整个作战部署中,张继最得意的莫过于身前的这几门大炮,它们是他的杰作。

    “卫国军”组建之初,就定位为革甲轻骑,而张继长途奔袭俄国,也无法携带火炮这样的重型武器。

    但是,张继知道,仅仅依靠冷兵器包括英格兰长弓这样的远程冷兵器是无法彻底消灭残余的四万重装骑兵的。即便能够重创对方,也必然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是张继所无法承受的。这数万革甲轻骑是中国军队的精锐,他必须把他们保存下来,他们将来还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作战任务。

    因此,张继迫切地感到了装备火炮的重要性。但是,火炮不同于狼牙棒、英格兰长弓这样的冷兵器,它的制造对于材料、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是极高的。一时间,张继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 ”“

    ……

    半夜里,张继躺在稻草垛上辗转难眠,不一会儿就神游物外,浮想联翩起来。

    突然,一个办法犹如一道闪电一般闪过张继的大脑,还没等他抓住,就已经溜走了。张继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那个办法的来源。

    那还是张记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讲述吕梁山区抗日游击队抗日事迹的纪实文学。书中提到,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在战争初期由于缺乏重武器在遭遇日军扫荡时损失惨重,他们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创造性的利用原木、火药、碎石和铁砂等材料制造“简易火炮”并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张继一个激灵,从稻草垛上爬了起来,背着手在原地踱起步来。

    张继的大脑飞速运行着,现在距离天亮还有大约三个小时,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意识到卓雅镇大本营有问题应该也是天亮之后的事儿了。即便他在这之前就意识到了,他也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在夜里前来查探虚实的。也就是说,自己至少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做准备。

    原材料是不必担心的,扬斯卡河河谷遍布着松树和桦树,河滩里满是碎石,自己从卓雅镇撤军时还特意要求官兵们从铁匠铺收集了铁片和铁砂,当时只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没想到这会儿也派上了用场。

    只是,“卫国军”组建之初,就定位为革甲轻骑,无法也不必携带火药。因此,这火药没有没有现成的。不过,张继自幼熟读史书,自然知道黑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老祖宗也留下了“一硝二磺三木炭”的谚语。硝和磺都是引火之物,军队行军在外,时常需要生火做饭或者点火御寒,硝和磺自然是常备之物了。木炭虽然不是军需品,但是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烧制出来。

    想到这里,张继向巴特尔和殷如岳的防区跑去。

    ……

    天亮之前,这些工艺粗糙却坚固耐用的“简易火炮”终于制造出来并安放在了炮位上。

    这些“简易火炮”的炮身是用笔直坚固的松树干和桦树干掏空之后制成的,将里面填满火药之后再放入炮弹。炮弹是用皮革制成的,里面填充着火药、碎石、铁砂和经过预制破片程序的铁片。这样一来,这些炮弹爆炸之后,这些碎石、铁砂和经过预制破片程序的铁片就会像一颗颗子弹一般四射开去,给敌军造成最大程度的伤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简易火炮”没有瞄准设备,因而也就无法预先设定射击诸元,只有凭借图上作业的方式计算合适的炮位。不过,这也难不倒在中学地理课上学过绘制等高线图的张继。

    做完这一切后,张继突然童心大发,他叫做一名随从耳语几句,那名亲兵会心地点点头,拍马而去了。等那名随从回来的时候,中军大营那座沙盘上代表这座大本营的堡垒模型上已经被标上一团火焰的形状,还垂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俄语写着‘献给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的礼物’。…;

    ……

    此刻,卓雅镇大本营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进入大本营的四万重装骑兵躲无可躲,逃无可逃,很多人还在发愣的关头就被炮火夺取了性命。更可怜的要数那些受伤但没有立即死去的伤员,那些碎石、铁砂和经过预制破片程序的铁片将他们的身体打成了马蜂窝,鲜血直流,一时半会儿又死不了,简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心急如焚,这样的炮击不同于面对面的近战厮杀,即便他有能力组织起反攻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在他只希望部下们能够尽快反应过来,寻找掩体,尽量减少有生力量的的损失。

    然而,即便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同样也是满足不了的。

    几轮炮击结束之后,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迅速从地上爬起来收拢残余部下。让他感到痛心不已的是,跟随他进入卓雅镇大本营的四万重装骑兵活下来的已经不足两万了,其中还有大半是受了伤了。他的副官约瑟夫・贝利亚就倒在距离他不足十米的地方,胸口碎石和被铁砂炸得像马蜂窝一样,鲜血汨汨地流出来,止都止不住,眼看这就要没命了。再看其他将领,也是死的死,伤的伤。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不由得悲从中来,呆呆地看着围在自己周围的近卫一军骑兵师师长扎卡耶夫・彼特勒上将、伊凡骑兵师师长马卡洛夫・加洛林上将和罗曼诺夫骑兵师师长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罗曼诺夫骑兵师师长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走了过来,向他鞠了一躬,说道:“元帅阁下,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已经不可能完成沙皇陛下交给的任务了,请您下令撤军吧。”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抬起头,定定地看着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说道:“上将阁下,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帝国军人,应当有自己的操守,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为帝国而战了,我们是在为自己的荣耀和死去的同胞而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立即组织防务,在援军到来之前守住这座大本营,再徐徐图之。”
………………………………

第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上)

    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摇摇头,说道:“元帅阁下,我们都是军人,您应该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军人也不应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的继续。当政治手段解决不了政治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运用战争手段,同样地,当战争手段仍旧解决不了政治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重新寻求使用政治手段。现在,是时候了。”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突然笑了,说道:“你说得对,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那你说,你要求撤军服从的是谁的命令?”

    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一时语塞,说道:“我服从的是我的良知,我们出征之时是齐装满员的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不足两万。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您指挥不当,更说明这个作战任务的设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样的任务,恕我不能接受。我必须对我的部下和他们的家人负责。”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仰天长笑,然后突然低下头,死死地盯着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眼中凶光爆射,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刚才说过,军人不应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那你所谓的良知是什么?我也必须对我的部下和他们的家人负责。因此,我宁愿他们战死在沙场上,也不愿他们背负‘逃兵’的骂名。” ”“

    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您认为您的名誉比部下的生命还要重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