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知道,在昨天的惨败之后,俄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成建制的力量可以阻止这支中国军队了。如果自己能够尽可能地拖住这支中国军队,还可以等待尤里・弗洛斯基枢密使和周边州郡政府的增援。如果拖得时间够长,局势会翻转也未可知。但是,倘若这支中国军队选择放弃自己这块到嘴的肥肉,转而开出战区,向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进发,那一切就全完了。无论这支中国军队能否攻克有重兵把守的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已经宣告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完结的这场战争的失败。
想到这里,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亲自率兵前往卓雅镇的中国军队大本营一探究竟。
……
命令很快传达了下去,残余的全体四万重装骑兵很快集结了起来。经过一夜的休整,他们看上去已经恢复了战斗力和自信心。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骑在高高的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单手剑,缓缓说道:“将士们,我必须向你们道歉,由于我方略失当、指挥不力,导致了昨天的惨败。这次战事结束之后,我会向尤里・弗洛斯基枢密使引咎辞职的。但是,我希望你们绝对不要丧失信心,丧失希望。你们是近卫一军骑兵师、伊凡骑兵师和罗曼诺夫骑兵师,是俄国的精锐之师,是沙皇陛下和俄国民众最后的希望。如果你们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希望,那你们的家人、朋友和沙皇陛下就可能被敌人的铁蹄肆意地凌辱,你们的家族荣耀就可能被敌人的暴行无情地践踏。到那时候,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你们中间,有的人家世显赫,有的人才华横溢,有的人已经做了父亲,有的人刚刚成为丈夫。要你们马革裹尸,牺牲在这战场之上,确实是很可惜。但是,你们不牺牲,谁来牺牲?你们出身名门,是国家的贵族,你们就有义务站在保卫国家的最前线。更何况,你们未必会牺牲。要知道,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我们是本土作战,补给和支援都有保障,而他们劳师以远,伤员无法救治、粮饷没有着落,弹药无法补充。我相信,你们都是好样的。我相信,我们今天会创造历史。”
这番演讲无疑是鼓动人心的,四万重装骑兵含着热泪,喊着“必胜”的口号,齐齐举起手中的单手剑向天空刺去。远远望去,就好像一片刀剑组成的树林。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也不禁热泪盈眶,此时此刻,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再说些什么,他甚至觉得,无论说什么都只是多余的。于是,他狠狠地点了点头,拍马上前奔去。
……
在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的率领下,四万重装骑兵向卓雅镇开去。
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四万重装骑兵就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越过扬斯卡河河谷,来到了卓雅镇。
此时,晨雾已经渐渐散去,中国军队大本营显现出全貌来。
………………………………
第九十七章 最后之战(中)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这座大本营确实修建得极为科学,5米高的围墙全部由原木组成,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抗击打能力极强。大本营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塔楼,不仅可以起到瞭望台的作用,而且可以作为射击用的平台,前后两座大门宽敞结实,既保证了己方官兵的畅通无阻,又可以将敌人拒之门外。更为关键的是,围墙外面10米处还成45度角布置着一圈顶部削尖的原木,完全隔绝了重装骑兵靠近围墙的可能。
此时的中国军队大本营旌旗招展,炊烟缕缕,但是,除了风吹旗帜的声音和木柴燃烧的声音之外,听不到半点儿其他的声音。大本营的前门敞开着,似乎在召唤着他们的进入。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不禁心下狐疑,传令道:“将士们,无论这座大本营是空的还是设有埋伏,我们都必须冲进去占领它。全体注意,按照现有建制,交替掩护,有序进入大本营。”
……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一骑当先,冲进了大本营。四万重装骑兵也按照现有建制,交替掩护,有序进入大本营。 ”“
正如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所猜想的那样,大本营里空荡荡的,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四万重装骑兵分别冲进了各座营帐,结果也是一样。那数万中国军队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整整一个晚上,这座大本营始终在俄军的严密监视之下,他们却没有发现一点儿异常情况。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和麾下这四万重装骑兵暂时无性命之虞,为将来的反败为胜保留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忧的是中国军队已经开出战区,不知剑指何方。于是,他对副官约瑟夫·贝利亚说道:“传令下去,全体官兵迅速集结,准备追击中国军队。你先安排几个可靠的人马上出去探查中国军队的行踪,一有消息,立即来报。”
副官约瑟夫·贝利亚点头道:“遵命”,立即转身安排去了。
不到五分钟,十余名重装骑兵就飞马向外奔去。
……
需要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关于中国军队行踪的确切消息,然后立即动身。
为了打发这段难熬的时光,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在大本营里信步走了起来,他看到位于大本营正中央的一座帐篷是大本营里最高大的,料定这就是中国军队主帅张继的中军大营,于是走了进去,四下打量起来。
大概中国军队早就做好了开出战区的准备,整个中军大营已经空空如也,只有位于中军大营正中间的那座沙盘大约是由于过于笨重没有被带走,在那里静静伫立着。更有趣的是,这座沙盘上还垂着一条横幅,上面用俄语写着‘献给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的礼物’。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饶有兴致地走了过去,细细研究起这座沙盘来。他知道中国军队已经建立了总参谋部,他很想了解中国军队总参谋部方案制定和图上作业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仔细地浏览着沙盘,不肯放过一个细节。
……
突然,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感觉浑身上下的血液好像在一瞬间被抽干了一样,双腿发软,眼前发黑,嘴里发苦,好像马上就要到下去。
因为他在那座沙盘上发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标志,这个标志是一团火焰的形状,位于代表这座大本营的堡垒模型上。在图上作业中,它代表着火炮的射击诸元。
……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声嘶力竭地喊道:“全体注意,迅速卧倒,我们掉进中国军队的陷阱里了,他们要开炮了。”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伴随着数声巨响,这个大本营地动山摇起来。…;
……
张继手举望远镜,站在马斯顿荒原以西的一座小丘上,静静地望着地火光冲天的卓雅镇。
五天前,他截获消息,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将取道乌拉尔山口返回俄国,前来围剿自己。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精心地设计和布置这个局了。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战斗力之强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还是携胜利之余威在本土作战,有着莫大的优势。自己一方呢,虽然出征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是毕竟劳师以远,补给难以为继,又缺乏增援。而且几次大战下来,自己一方的战斗和非战斗减员也是很严重的。因此,自己必须尽量避免与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硬碰硬地正面作战,而应该尽可能地用计谋和陷阱来消耗其有生力量,打击其士气。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张继先以冀州师、兖州师和青州师为诱饵,在伊凡镇用“绊马索加狼牙棒”战术迎敌,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硬仗,挫了敌人的锐气。在成功诱发敌人怒火,使其丧失理智,发动大规模冲锋之后之后,又利用扬斯卡河河谷的坡度地形,使出苏格兰人惯用的“锤头砧板战术”用铜墙铁壁般的一字长蛇阵、苏格兰长弓和桦树树干给敌人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现在,他正在施行是自己的第三步作战计划,也是最后一步作战计划,一场真正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