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多格多显然注意到了混杂在哀乐声中的这几个极不和谐的音节,他一边费力地向埃尔温・利奥波德作解释,一边不时地回头看向吹鼓手这边,脸上隐隐有些怒容,显然是非常不满,只是不好在埃尔温・利奥波德和奥斯卡・罗严塔尔面前发作出来。

    与埃尔温・利奥波德不同,奥斯卡・罗严塔尔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的目光并没有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个地方,而是不停地环视着小院的,似乎对这里充满江南气息的建筑风格颇感兴趣。不一会儿,奥斯卡・罗严塔尔的目光就集中在了位于小院右侧的那堵花墙上,他的双眉渐渐紧锁起来,似乎是有什么难解的问题在困扰着他。

    看到奥斯卡・罗严塔尔的这幅表情,张继的心再度悬了起来。他紧张地瞧了一眼背对着自己的多格多,吹奏得更加卖力起来。

    此时,奥斯卡・罗严塔尔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唾沫星子四溅的多格多身上了,他背着手,一副穷极无聊的样子,向位于小院右侧的那堵花墙走去。

    突然,奥斯卡・罗严塔尔停下了脚步,半转过身,似乎是在倾听什么声音。

    又过了一小会儿,他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双眼放射出异样的神采,大踏步地向吹鼓手这边走来。

    多格多和埃尔温・利奥波德显然也注意到了奥斯卡・罗严塔尔的反常表现,停止了对话,跟着他向这边走来。

    奥斯卡・罗严塔尔径直走到张继身前,似乎是随意地扫了张继一眼,然后从张继手中拿过那把唢呐,笑着对多格多和埃尔温・利奥波德:“这件乐器叫什么名字?外形上看,很像是西洋的小号呢。”

    多格多赶忙笑着回答道:“奥斯卡・罗严塔尔上校,这件乐器名叫唢呐,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中国百姓在办红白事的时候都会雇佣吹鼓手们来制造气氛,唢呐就是吹鼓手们最常用的一种。您若是喜欢,我回头派人送一支全新的到您下榻的潞河驿站去。”

    奥斯卡・罗严塔尔也笑着说道:“多格多将军,您太客气了,还是先看看我能不能学会吹奏它吧。若是学不会,就不必劳烦您了。”

    说着,奥斯卡・罗严塔尔也举起唢呐,吹奏了起来,他显然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乐器,就像张继一样,完全吹不出成端的调子来,只能吹出几个短促的音节,“滴…答……滴…滴…答……滴…滴…滴…答……答……滴…答…滴…滴…滴…”。

    那些吹鼓手们不敢公然嘲笑奥斯卡・罗严塔尔,只能背过脸,掩着嘴偷笑。那些丰台大营的驻军们连偷笑都不敢,只能绷着脸,假装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

    奥斯卡・罗严塔尔努力了好一阵子,吹出的仍旧是“滴…答……滴…滴…答……滴…滴…滴…答……答……滴…答…滴…滴…滴…”的短促音节。他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唢呐交换给张继,笑着对多格多说道:“多格多大人,看来我没有这个天赋呢”,说着,他对埃尔温・利奥波德说道:“埃尔温・利奥波德董事长,时间不早了,我们这就给张大人行礼去吧。”

    听到奥斯卡・罗严塔尔这么说,多格多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盘问基本到此结束了,他来不及多想,带着埃尔温・利奥波德和奥斯卡・罗严塔尔向灵堂走去,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张继,嘴角绽放出一丝笑容。

    ……

    一个时辰后,恭王府正门外,普鲁士使团的马车。

    埃尔温・利奥波德和奥斯卡・罗严塔尔并排坐着,脸上堆满了笑意。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他穿着一身并不合身的黑色西服,一顶黑色的高顶礼帽紧紧地压在头上,遮住了他的脸孔。他轻轻掀起马车窗帘的一角,向恭王府的正门看去。

    直到马车缓缓向远处驶去,那个青年男子才摘下头顶的高顶礼帽,笑着对埃尔温・利奥波德和奥斯卡・罗严塔尔说道:“埃尔温・利奥波德董事长,奥斯卡・罗严塔尔上校,多谢了。”

    那个青年男子赫然正是张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赴欧陆(下)

    原来,张继之前吹奏的“滴…滴…滴…答……答……答……滴…滴…滴…”那几个短促音节并非随意为之,那几个听上去杂乱无章的短促音节其实是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是由被誉为“电报之父”的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于1837年发明的,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由点(。)和划(-)两种符号组成,tongguo这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  。

    在摩尔斯电码被发明出来之前,航海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密布的暗礁,恶劣的天气,不佳的海况,甚至不足的能见度都会对船舶的安全构成直接的wēixié。虽然人类创造性地开发出了“海上保险”这样的金融产品,能够极大地分散意外事故带来的财产损失。但是,“海上保险”对于规避人身伤亡是无能为力的。

    于是,17世纪初,在荷兰、英国等传统海上强国的主导下,在几乎全部海洋运输公司,甚至部分海盗集团的参与下,一系列国际性的海洋法被制定和认可下来。这些国际性的海洋法源自古老的航海法则和新鲜的实践jingyàn,对于海战行为、海盗行为和船舶之间的相互救援做出了细致的规定。其根本原则是:无论是在战争中,劫掠中,还是日常的航行中,任何一艘船舶在了解到位于它附近的其它船舶发生意外事故,需要救援时,都必须立即赶往救援。同时,它们也享有获得偿付和报酬的权利。

    这一系列国际性的海洋法对于促进海上救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们仍旧难以解决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失事信号的传递。

    浩瀚的大洋是如此的宽广,而每艘船舶又都有各自固定的航线,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的船舶附近没有其它船舶,它们的失事信号就难以被传递出去,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及时的救援。

    1831年,英国人迈克尔・法拉第在汉斯・奥斯特和亚历山大・洪堡所进行的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电磁感应”的学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摩尔斯电码和电报机。1843年,塞缪尔・摩尔斯用美国国会赞助给他的3万美元架设起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长达64公里的电报线路。接着,他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的里,用摩尔斯电码和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取自《圣经》,“上帝啊,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此后,电报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电报线路在英国、欧陆和美国被广泛地架设起来,电报局从城市蔓延到了乡村,其从业人员也迅速增加。“新政”推行之后的中国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也开始发展自己的电报事业。人类开始利用“电磁感应”来解决限制自身发展长达数千年的通讯问题。

    作为航海的主力,各国海军和航运公司对于电报的热情尤其高涨。到19世纪中叶,电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通讯特别是海上救援,而摩尔斯电码则成为了各国海军学院和商船学校的必修课。

    张继知道,作为普鲁士海军上校、“威廉一世号”战列舰首任舰长的奥斯卡・罗严塔尔不可能不会摩尔斯电码。而在自己被完全不了解摩尔斯电码含义的多格多和丰台大营的驻军严密监视的情况下,这也是他发出求救信号的最安全、可靠的方式。

    但是,张继手头并没有电报机,如何发出求救信号呢?

    张继想起了穿越回清朝之前看过的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中的一集。在那集中,手脚被缚、受困地牢的柯南就是tongguo用头部撞击天花板的方式,用摩尔斯电码向外界发出了求救信号。既然柯南可以tongguo这种独特的方式发出摩尔斯电码,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呢?看着手中的唢呐,一个大胆的主意在张继心中形成了。

    张继知道,“sos”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而“sos”在摩尔斯电码中的表达方式则是“点点点,划划划,点点点”,用唢呐吹出来,也就是“滴…滴…滴…答……答……答…滴…滴…滴…”那几个短促的音节。

    ……

    在得知太平天国余孽趁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