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慷雍帽热鸭獾犊梢运浩魄寰姆老撸崾χ笥中纬梢恢蝗罚梢愿玫毓烫凉撂餐氛蟮兀Vて溆嗟陌送蛴⒕梢源尤莸锹剑日馐蛉巳康锹匠晒Γだ奶炱骄拖蛩阈绷恕8匾氖牵胺纸笨梢云仁骨寰滞防菇兀庋凉撂餐氛蟮氐难沽突嵝『芏啵昂匣鳌笨梢员Vぜ杏攀票ΑF浯问恰敖雇琳摺保苊馍洗蔚谋缰匮荩滤苟賮99康瓦里斯勋爵决定利用海军炮火彻底击毁大沽炮台、乐亭炮台和河口炮台。最后是“稳扎稳打”,为了避免孤军深入,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决定“分进合击”,逐片推进,利用清军情报和通讯的落后,逐片区域地攻打和占领,始终保证有坚实可靠的根据地,最后在实现对清国首都的包围。

    按照以上部署,七天前,藏匿在远海的英军舰队趁大雾天气发起了进攻并取得了之前提及的战果。

    ……

    张继知道,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远非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可比,这一次英军出动了十三万大军,也远非上次的一万五千人可比。上一次的伏击战法很难再次发挥作用,这一次很可能是重兵集团之间的对决。换句话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狭路相逢”。但是,事出仓促,变生肘腋,护国军的部署还没有完成,现在很难制定出什么成功率高的作战方案。

    突然,张继的眼睛被沙盘上的一个地方吸引了,这个地方名叫“挂甲台”,是个连小山包都称不上的丘陵,方圆不过一公里,顶部平坦,四周是平缓的坡地,位于廊坊县东南部,护国军占领区和英军占领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突出部,目前还没有被英军占领,而英军不占领它的原因是认为它毫无战略意义。之前,曾国藩和张继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个突出部三面都是英军占领区,而英军进攻廊坊的两条路都必须经过这里。所以,虽然这里地形并不险峻,却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于是,张继对曾国藩道:“中堂大人,您请看,此地与当日的大沽炮台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英军进攻和撤退的必经之路,倘若这里设置成为炮兵阵地,还能叫英军有来无回。”

    曾国藩点点头,又摇摇头,道:“道理是没错,只是为防止英军攻下廊坊,咱们的红衣大炮都架设在廊坊县的城墙和关隘上,已经没有火炮可以调拨了。”

    张建道:“中堂大人,此地很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我的意思是把金陵制造局赶制的二十门克虏伯大炮调到此地来,克虏伯大炮的射程比英军携带的威廉大炮远,不必担心英军的炮火将它摧毁。一旦在此地设置炮兵阵地,则克虏伯大炮射程为半径的圆内,都是我军炮火可以覆盖之处了。”

    曾国藩点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办。但是,一旦我们在此地设置炮兵阵地,英军就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里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防守起来难度就大多了。”

    张继拱手道:“中堂大人,我的意见是我们还和上次一样,不急于在此处设置炮兵阵地,等到把英军的主力放进口袋,再用这个炮兵阵地收紧口袋,否则不把英军主力放进去,这个炮兵阵地所能发挥的效果也很有限。
………………………………

第十七章 鏖战京津(中)

    战事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三天,曾国藩和张继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十三万英军已经全部登陆,正在全线压上来,而己方的防线绷得过紧,有随时断裂的危险。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则在推进的同时,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试探着自己的防线,试图找到一个突破点。曾国藩和张继也在暗暗集结军队,希望能用集中性的优势兵力挫败敌人的进攻。

    英军的战术简单而实用,遇敌之后,先用火炮打击,然后步兵跟进。虽然在行进速度上会慢一些,但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携带火炮的英军就好像一座可移动的炮兵阵地,射程范围内的护国军都难以靠近他们。

    护国军采取的战术主要是坚守防线和小股袭扰,但由于缺乏火力支持,效果并不明显。

    ……

    这一天,一支英军推进到了挂甲台。这支英军正是此次英国远东远征军的主力,大约有八万人,由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亲自指挥向廊坊方向前推进。其余的五万英军分布于它的左右两翼,起到保护作用。

    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站在挂甲台上,俯视着在这块小丘陵两侧路上急行军的部下们。忽然,他发现一个问题,这个之前不被自己重视的小丘陵居然是两条必经之路的咽喉所在,直接控制着大沽滩头阵地到天津、北京的交通。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身上直冒冷汗,庆幸敌人没有比自己先发现这一点。他急忙下令,调拨两万名英军和五十门威廉大炮在此地构筑工事并坚守待命。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不会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会对以后的战局发展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

    ……

    曾国藩和张继得知英军在挂甲台构筑工事的消息时已经是三天以后了,当时二人正在边听参谋念邸报边吃午饭,听到消息的张继跳了起来,差点把桌子带翻。

    曾国藩倒是老成持重,沉着地向前来报告的传令兵发问:“留在挂甲台的英军一共多少人?火器配备情况如何?工事构筑到何种程度了?”

    传令兵一一作了回复,张继听得心惊肉跳,说道:“中堂大人,事不宜迟,请您即刻拨给我五千人,再加上那二十门克虏伯大炮,我保证能收复挂甲台。”

    曾国藩点点头道:“不急,有些事情我还需要向你交代”,转头对那传令兵道:“赵文元将军的‘饕餮营’距离那里最近,你持我的手令速速赶到赵将军所在,命他迅速进攻挂甲台,我不求他能打得下来,至少要给我拖住英军,不能让它们继续构筑工事”,那传令兵得令飞奔而出。

    曾国藩转身对张继道:“松涛,我把最精锐的‘貔貅营’一万人全部拨给你,你要记住,无论挂甲台打不打得下来,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推行‘新政’的大业不能没有你。你一定要好自珍重”。

    张继含泪道:“中堂大人放心,您多保重”,言毕,双手抱拳,转身出去了。

    ……

    张继率兵赶到挂甲台的时候,战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饕餮营”管带赵文元亲临督战,正在指挥士兵向挂甲台冲锋。英军准将布鲁斯・威利斯也在指挥炮兵向护国军密集处射击。

    挂甲台是丘陵地形,四周都是缓坡,中间的平台基本呈圆形。换做是一般的军事将领,就会选择在这个圆的圆周处构筑工事,这样不仅下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便于发挥己方的火力优势。同样地,敌方的平射火力也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但是,布鲁斯・威利斯并没有选择在圆的圆周构筑工事,而是在圆周向里大约200米处构筑工事,这样一来,敌军的平射火力对自己就毫无威胁了,而在那个年代,迫击炮这样的弧射火力还没被发明出来,他的工事就不会被敌方的火力所威胁了。而由于自己一方是在高处,只要事先计算好射击诸元,就能弥补炮兵看不到目标盲射的缺陷。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是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的心腹爱将,深得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的真传。;

    两个多小时前,赵文元刚刚赶到挂甲台,就布置“饕餮营”的炮兵架起“红衣大炮”向敌军工事射击,但由于布鲁斯・威利斯的阵地布置,他的炮火打击并没有受到什么效果,相反却引来了英军炮火对他炮兵阵地的反击。赵文元只得急令炮兵携带大炮后撤。他左思右想,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命令士兵冲锋,将希望寄托在白刃战上。

    但是,布鲁斯・威利斯却不愿以白刃战相拼,他只是利用火力优势不断击溃护国军的冲锋。往往是护国军刚刚冲到挂甲台下,英军的炮火已经覆盖过来。即便幸运地跑到了挂甲台的平台上,等待着的也只有英军的枪口。这样一来,“饕餮营”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倒也确实阻止了布鲁斯・威利斯进一步构筑工事。

    张继看着挂甲台下横七竖八的护国军士兵的尸体,心痛不已,紧张地思索起对策来。突然,他脑子灵光一闪,叫过赵文元道:“赵将军,请你速速给我筹集一百个牛皮制的马嚼头来。”

    赵文元抹一把汗,诧异道:“张大人,你要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