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烫餐氛蟮兀⒋蟊居缓笱蚪ソ叵蚰诘赝平5牵⒐π那屑由险饪涨暗淖孕攀沟梅评謥99汉诺威爵士做出了迅速向天津方向开进的决定,他走得很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走上大沽炮台进行一番实地的考察,这也就为他之后的作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由于道路不熟加之需要携带军械辎重,这支英军当天只前进了大约二十公里。傍晚时分,他们行进到了一片原野上,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见这里视野开阔,易于警戒,便决定在这郊外露营,休整一夜,明天继续向天津方向开进。
然而,当天晚上,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和那一万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始终没能睡上一个好觉。从晚上10点多开始,他们宿营地的周围就不断响起零星的枪声,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却也弄得他们人心惶惶,负责警戒的士兵和先后派出的十几支骑兵小队都回报说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敌军,只是一些小股的敌人,见到他们也并不交火,很快就都撤退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知道这是敌军在实施骚扰战术,心下不禁有些后悔,后悔为了争夺功劳,不等与随后就会赶来增援的五万大军汇合就先行登陆。但是,后悔归后悔,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始终认为,这不过是一些被打残了编制的散兵游勇或者清国的地方戍守军队,不足为虑。不过,话说回来,为了谨慎起见,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还是决定兵分两路,自己带领一万人按照既定路线,穿过玉枕山山谷前进,舰队副司令约翰・史密斯爵士则带领其余的五千人折向北面,绕过玉枕山,最后在天津城下与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他们汇合。
第二天一早,约翰・史密斯爵士带领五千人先行出发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边指挥军队开拔边望着前方险峻的玉枕山开始踌躇起来。他读过《孙子兵法》的译本,知道历代中国将领对于设伏研究得都十分透彻。这玉枕山山势陡峭,又树木丛生,中间的谷地是天然的设伏场所。曾国藩会不会在此设伏呢?自己要不要改变一下行军路线,从旁边那不太险峻的锦都山走呢?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正在紧张地思考,大约几公里的后方又传来一阵枪声,听起来比昨夜要密集许多,一个负责侦查地形的骑兵快马来报,称大约数百名清军骑兵偷袭了在后方露营的负责运送辎重的后勤分队,抢走了一批枪械和药品。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急忙拍马向后面赶去,受到袭击的英军已经迅速构建起了火力点,摆好阵势开始还击,而那些偷袭得手的清军却并不急于逃跑,只是在英军步枪的射程外远远观望。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挥手派出一队骑兵去追赶,那些清军才懒洋洋地开始且战且逃,逃一段路程,就停下来等等英军骑兵。不像是在逃跑,倒好像是在引诱英军追赶一样。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心中一凛,立即下令那一队骑兵迅速撤回,他知道,这是曾国藩在引诱他走进包围圈。他看那些清军骑兵是不断退往锦都山的,于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要引诱我进埋伏圈,没那么容易,下令,全体士兵向玉枕山山谷进发”。
……
此刻,张继就站在玉枕山的主峰上,旁边的曾国藩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赞赏的点点头,说道:“松涛,这一计‘打草惊蛇’再加上这一计‘欲擒故纵’用来对付像汉诺威这样多疑的人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没想到,你还精通兵法。”;
张继笑道:“中堂大人过奖了,我哪里懂得什么兵法?多疑本是人性,我也只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也不过是很普通的道理而已。”
曾国藩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所谓‘大道至简’,兵法也是一样。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理论和战术,讲究的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已经是做到这一点了。相信汉诺威他们这一次真的是要有来无回了。不过,史密斯那面的五千人你做什么打算?”
张继含笑道:“嘿嘿,天机不可泄露,中堂大人只管放心,到时候是有好戏给您看的。”
……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毕竟是久经战阵之人,虽然他自信识破了清军的圈套,但始终放心不下。所以,他派遣了三千人作为先头部队进入玉枕山山谷,一方面探查敌情,另一方面即便此地有埋伏损失也能尽量减少些,他自己则率领其余的七千人隔了几公里缓缓而行。
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一个负责传递信息的骑兵快马来报,先头部队三千人已经即将通过玉枕山山谷,尚未发现敌情。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终于放心了,下令全员火速前进,今天下午务必与约翰・史密斯爵士汇合。
进入玉枕山山谷,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也不禁心下凛然,这谷地狭长而蜿蜒,回头看看,来处已经隐藏进拐弯的空间中,去处却还未得见,再看两面山势陡峭,古木丛生,更加惶恐起来,急忙传令加速行军。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加速行军的命令刚刚下达,就听见对面玉枕山的主峰上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声,他知道中了埋伏,顿时心如死灰、万念俱消。
枪声一响,两面的山坡上传来阵阵呐喊声,紧接着无数冒着火星的炮弹从天而降。这些炮弹原本是放在大沽炮台上供红衣大炮用的,张继下令撤退时带走它们为的就是现在能派上用场,此时此地虽然没有红衣大炮,但是清军居高临下,根本就不需要发射装置,只要用火把将炮弹点燃,投掷下山即可,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航空炸弹了。红衣大炮虽然射程不如威廉大炮,但是口径却比威廉大炮要大许多,这些炮弹虽然装的并不是最新式的火药,威力却也颇为可观,加之这谷地本就十分狭窄,英军都挤做一团,杀伤效果就更强了。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满眼是断肢残骸,满耳是哀号呻吟,早已六神无主,亏得他的听差反应快,将他拉到一辆运送食品的马车下面,不然他非得被炸死不可。他也渐渐恢复了镇定,大声传令,命所有士兵躲藏到山坡后上的树背后,这是炮弹袭击的死角。
但是,现在英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吵杂之声高过传令兵们的喊叫声,这命令好半天才见了效,英军的伤亡却已经非常惨重了。
张继看到炮弹袭击已经基本失效,转身对曾国藩道:“中堂大人,可以开始第二步了”。
曾国藩点点头表示默许。
………………………………
第十二章 牛刀小试(下)
张继转过身去,只见主峰平台上列着两座方阵,每座方阵大约一千人。东面这一座方阵的士兵都扛着鸟枪,挂着子弹袋,西面这一座方阵的士兵则清一色光着膀子,下身穿着短裤,手里提着腰刀,像是敢死队的样子。
张继面向他们,清清嗓子开口道:“弟兄们,你们跟随中堂大人这么多年了,废话不用我多说。我只告诉你们一点,打完这一仗,你们个个都是我大清的功臣,都能光宗耀祖。你们要能活着回来,我给你们每人发五百两现银,给你们记一等功。你们要是战死在沙场上,除了朝廷的抚恤,我再给你们每家家里发一千两现银,你们家的祠堂里会供上你们的牌位,你们家的家谱理会写上你们的事迹。弟兄们,你们只管去奋勇杀敌,以死报国。其它的事有中堂大人、有我替你们扛着。”
这一千人齐声喊道:“奋勇杀敌,以死报国……奋勇杀敌,以死报国……”
张继的眼睛不由得模糊了,他开始宣布作战方案,这作战方案是他深思熟虑过的。这玉枕山谷地两面的山坡上古木参天,是天然的盾牌,可以挡去很大一部分射来的子弹,而英军的步枪加了枪刺之后又过于长,在树林间作战非常不便。因此,只要这些敢死队员能冲下山,在树林间和英军以冷兵器相拼,英军几乎是没有胜算的。敢死队员冲下山的过程中,由鸟枪队的士兵以火力压制那些躲藏起来的英军,使他们不能开枪,这场仗就算是打胜了。 ”“
张继宣布作战方案的时候,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也在做着自己的部署,他知道己方现在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元气犹存、实力仍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收拢残余士兵,撤出玉枕山谷地并与约翰・史密斯爵士汇合,然后返回塘沽,巩固滩头阵地,建立大本营,他们就能站稳脚跟。等赶来增援的五万大军一到,他们就又可以循序渐进地向内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