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继匆匆结束整齐,提剑正要出门,房门却被推开了,一个一身戎装的青年人带着几名戈什哈拦住了张继。
张继一看,正是曾国藩的贴身护卫兰京,怒道:“英舰炮击大沽,你不赶紧护着中堂大人,怎么到我这儿来了?”
兰京垂头道:“张大人,是中堂大人命卑职来保护您的,他说您大病未愈,不宜出门,更何况前线吃紧,您也不能以身犯险。”
张继焦急万分,指着兰京沉声道:“你的职责是保护中堂大人,不是保护我。中堂大人现在何处,带我去见他。”
兰京头垂得更低了,嗫嚅道:“中堂大人刚刚赶往大沽去了”。
张继急火攻心,怒吼道:“中堂大人现在是三军主帅,关系着战事成败、国家安危。你马上带我赶赴大沽,我告诉你,中堂大人若有一点儿闪失,我剥了你的皮”。
兰京和文冠英一样,祖上就是曾家的佃户,他自己从十五岁上就作为贴身护卫,跟着曾国藩征战沙场,曾国藩对他视如己出,他也视曾国藩如父,曾经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将曾国藩从战场上救下来,深得曾国藩的信任。他今天原本也想护卫着曾国藩到大沽以防不测,但是终究不敢忤逆曾国藩的号令。现在,张继的这道命令正合了他的心意,他也不再担心曾国藩会责罚他。于是,兰京双手抱拳,喊道:“得令,所有弟兄随我护送张大人去大沽,备足所需物品,骑快马走。”
曾国藩此时也刚刚到达大沽炮台城墙下,不仅那撞击声比先前听得更加清晰,还能看到远处城墙上滚滚黑烟已经遮天蔽日。
炮弹击中的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它从明嘉靖年间开始修筑,之后的历代中国政府又不断地加以扩建和休憩。清嘉庆年间,又在城墙南北各加剪了一座炮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它是中国海防的主要依靠,素有海门古塞之称。
但是,现在每一枚炮弹都能把城墙击开一个大缺口,就好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巨人啃了一口一样。
曾国藩看着海上冉冉升起的朝阳,悲哀地想,这黎明更像是冷兵器时代的黄昏,不知,是否也是大清帝国的黄昏。
曾国藩正在发愣,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正是张继、兰京一行人。
两人心意相通,也不再做无谓的坚持,携手走上炮台后面的靖海山,那里是方圆数十里的制高点。
张继接过曾国藩手中的望远镜,向远处的海面张望过去:
海面风平浪静,只见水天相接之处,数十艘英国炮舰一字排开,左舷对着炮台,那些炮舰都是清一色的上下三层,每层各十五门炮,都是英国斯蒂文森军工厂新近研制的威廉大炮,火力惊人,这排炮舰之后大约一海里处,又是一排军舰,但是已经看不大清楚,大约是运兵船,等待炮击结束后搭载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的。
张继不禁忧心忡忡。这支英国舰队阵容整肃、进退有据,显然是久经战阵的。他们又刻意挑选今天这个晴天进攻,十分有利于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最关键的是,大沽炮台所装备的红衣大炮还是康熙年间的产物,有效射程远远比不上英国炮舰装备的威廉大炮。大沽炮台发射出的炮弹只能打到距离英国舰队数海里的地方,落在海面上,激起一层浪花。英国炮舰发射的炮弹都精确地落在大沽炮台上。只能被动挨打却无力还手恐怕是世上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儿,这一刻,张继总算是直观地感受到军事工业落后于人的痛苦了。
张继沉默片刻,对曾国藩道:“中堂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迟早得被拖垮在这炮台上。为今之计,只有先行撤退了。”
………………………………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中)
“什么,撤退?”曾国藩大吃一惊。这临阵脱逃和叛国投敌一样,在清朝乃是死罪,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普通士兵,只要触犯此罪,绝无宽恕之理。因此,每逢战场失利,清军兵将宁可血战到底或者自杀殉国也决不撤退,因为这样至少还能为家属谋些朝廷的抚恤银子。
张继点点头,“对,撤退,咱们这样耗着,不仅炮台守不住,只会空耗弹药、空损人命。”
曾国藩迟疑道:“但这大沽炮台乃是京津门户,一旦失守,英军便可故技重施,如同咸丰十年一样兵锋直指北京城下了。”
张继断然道:“中堂大人,您放心,我已有良策。我愿立下军令状,保证让这些英军有来无回。请您下令吧。”
曾国藩咬咬牙,猛地一挥手,道:“好,我今天豁出去了”,说着,回头向身边的斥候道:“传令,各营管带收拢麾下士兵,依次退出炮台,向塘沽方向集结。”
张继又在旁边补充道:“另外,传令各营管带通知麾下士兵,一切旗帜、仪仗和长兵器都统统丢下,每人只携带腰刀和口粮,不许多带一件;火器营和弓箭营的士兵要把所有鸟枪、手枪、箭矢、火药、子弹全部带上,不许少带一件;火炮营的士兵要将炮台上现有的全部炮弹运走,不许留下一颗,弹药库里的炮弹和火药要封存好,不许受潮,火炮不许毁掉。告诉将士们,不用担心这些武器会资敌,将来全都会派上用场的。” ”“
……
此刻,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东印度公司理事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正站在旗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上,密切关注着大沽炮台上清国军队的动向。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其实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远房侄子,他的曾祖父理查德・汉诺威侯爵和维多利亚女王的祖父是亲弟兄,家世本来非常显赫。但是,由于他的父亲斯威夫特・汉诺威子爵酗酒导致中风病,还沉迷于赌博,渐渐败光了祖上的家产,亲戚们也都不愿再与他们家往来。
像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这种生产在没落贵族家庭的男人是外表坚强而内心脆弱、敏感的人。他从小就不能像其他的远方堂弟兄那样享受贵族血统带来的荣华富贵。恰恰相反,他的贵族头衔反倒成了他的耻辱。因此,15岁时,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就参加了皇家海军。所谓“知耻而后勇”,凭借着聪明和勤奋,经过三十年的打拼,他终于成为了远东舰队总司令,还兼任了东印度公司的理事。
但是,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所需要的是盖世的功业。因此,这次发生潮州会馆商人打砸东印度公司广州办事处和广西乡民打死英国商人的事件后,他在东印度公司的大会上力排众议,在未获得国内授权的情况下,就以东印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亲率舰队开到了塘沽海面。他是在赌,赌议会最终会授权开战。终于,他于一周前得到授权,议会最终以253票对128票通过了对清朝开战的议案。他知道,只要能打赢这一仗,他就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英雄了,他不仅能洗刷自己的耻辱,恢复家族的荣光,还能获得爵位和封赏,他的名字和事迹将在每一片殖民地广为流传。
一想到这些,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就激动不已。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踌躇满志。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清国现在最优秀的将领曾国藩,此人曾经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还在两江地区试行“洋务运动”,其实力不可小觑。因此,他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对整个作战计划进行了周密部署。
今天刚刚开始炮击时,他还能看到炮台上的清国军队在拼命地开炮还击,虽然他们发射的炮弹完全伤害不到自己,但是看得出来,这支军队的作战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对方的炮声越来越稀疏,渐渐地竟然都听不到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喜上眉梢,清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到底还是有限的,这样的排炮射击又有谁能抵抗得了呢?他们如果不是被消灭了就一定是临阵脱逃了。;
于是,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一改既定的作战方针,命令炮舰转向后撤,运兵船趁着涨潮迅速将海军陆战队送上岸,他自己也要亲自上岸指挥作战。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和一万五千名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塘沽登陆了。
看着被炮火轰得七零八落的大沽炮台和炮台下丢落满地的旗帜、仪仗甚至兵器、辎重,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更加自信满满。虽然他三十年来学到的军事理论和积累的作战经验都告诉他,登陆之后的第一件事都是巩固滩头阵地,建立大本营,然后循序渐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