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魅姬慈禧太后-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禄是西太后的死党,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西太后的思想,他拍案而起,大叫:“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拱了拱手,以示有礼了,他从容自若地说:“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日,大、法守不住祖宗之地,何谈祖宗之法”

    廖寿恒虽属后党,他这个人开明些,他尚能接受新鲜事物,他问:“你口口声声提变法,那么,这个法怎么变呢”

    康有为不假思索,他脱口而出:“宜变法律,官制为先”

    荣禄追问:“依你的意思,就是撤除六部了”

    “非也现在,大清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须荡涤污吏、消减机构,方可同心同德,共振大清国威”

    翁同龢插了一句,他问:“改革官制,要不要花费许多银子”

    “当然了,贪官者处之,庸人者减之。那些清廉不做事的官吏,要发些银子给他们,让他们回家谋生机。令,改革之后,我大清须办工厂、铁路、邮信,扩充军队,修建道路,发展农业、鼓励商会,哪一项也少不了银子。”

    李鸿章十几年前就搞过洋务运动,一提起银子,他就头疼,他追问:“从何筹建银子呢国库早已空虚,天上又不能掉银子。”

    康有为哈哈一笑:“李大人办了许多年的洋务,总不至于没听说过日本之纸币、法国之印花、印度之田税吧。大清若改革赋税,必能广开财路。”

    李鸿章显然有些兴趣,他继续问来问去,翁同龢暂时保持沉默,他静静地观察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他发现康有为慷慨激昂,李鸿章饶有兴趣,荣禄脸色铁青,廖寿恒、张荫恒反响不大。政治经验丰富的翁同龢立刻意识到:“荣禄是西太后的死党,荣禄的反应冷漠,甚至是仇视康有为,只怕西太后已经给他交了底儿。没有西太后的点头,这个法变不成”

    康有为进宫谈话的当天晚上,西太后便听到了荣禄的详细报告。西太后笑眯眯地说:“康有为一个刚刚进士的举子有何了不起的,荣大人,你太夸张了吧。”

    “臣只不过是区区小人物,怕什么。臣只担心万一皇上偏听了他的煽动,真的搞什么变法,大清朝岂不乱了吗”

    西太后慢悠悠地说:“乱不了,我老佛爷不会让它乱起来的。任他们折腾一阵吧,变着花样耍着玩,最后,老佛爷我会出面收场的。”

    毓庆宫里,光绪皇帝这几天正读着翁同龢新带进宫的几本书,这几本书仍是康有为所编的。有英国变政记、法兰西革命记、波兰灭亡记等。读着,读着,光绪皇帝哈哈大笑:“此一时,彼一时也。朕少年时就苦读圣贤书,也没有读出个国泰民安来。今日令你饶了它们表示朕与无用的经书彻底决断,朕将以西学治理大清,明日的大清将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天空。”

    太监王商听见这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万岁爷,奴才斗胆进言,这些书不能烧啊若烧了它们,太后会盛怒的。太后的脾气万岁爷最了解,奴才怕万岁爷吃亏。”

    翁同龢见状,他满云愁面,暗自想:“皇上年轻气盛,变法主意已定,看来,大清有救了。可是,万一遇到什么阻力,他的积极性也很容易被挫败。年轻人啊,你太毛躁了。”

    西太后安在皇帝身边的一些耳目们很快把载湉激昂的情绪与欲焚典籍的事情报告给了西太后。西太后置之一笑,她身边的小李子问:“老佛爷,皇上太离谱了,那些经典之著能烧吗”

    “任他闹去吧,他闹腾不了多久的。。”

    “若皇上真的去变什么法,闹出个什么新政来,岂不伤我大清。”

    “小李子,你急什么老佛爷我都吃的下,睡的香,你却怕起来了。”

    主仆二人正说着,只听得一位太监报:“老佛爷,庆亲王求见。”

    庆亲王比光绪皇帝高一辈,算起来,他是皇叔。他开口道:“皇上对臣说,若太后不允许他变法,皇位他就不要了,他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看了,他变法的心意已定。”

    西太后冷笑了一声:“哼狂徒出狂言他不愿意来坐皇位,哀家早就不想让他坐了,既然如此,明日让他退位好了。”

    一听此语,奕劻吓得面色苍白,他再次下跪,为光绪皇帝求情:“老佛爷请息怒,皇上年幼无知,太后千万不要往心里去,他的皇位万万不可废。皇上亲政以来尚勤于朝政,颇得人心,此时,万万不可废他。”

    西太后望了一眼吓瘫了的奕劻,冷笑一声说:“起来吧别吓成这个样子,哀家暂时不会废你们爱新觉罗家族嫡传人的。不过,如果他闹腾的太离谱的话,也不一定不废他”

    迫于西太后的强压,光绪皇帝挥泪罢免了恩师翁同龢,可是,他并没有别西太后的淫威所吓倒。四月二十八日,排除重重干涉,光绪皇帝终于召见了他渴慕已久的康有为。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晨,乌云密布,空中凝聚着重重阴霾,沉闷的空气,令人喘不过来。康有为身着五品官服,在朝方中坐立不安,他希望早一刻见到大清的天子,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觐见皇上,也是惟一的一次。

    “轰隆隆”空中打起了闷雷,康有为心里想:“风雨欲来、黑云压顶,不过,乌云总遮不住太阳的。只要皇上坚持变法、锐意进取,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他的。”

    想到这里,康有为感到乌云就要飘散,阳光即将普照大地。这时,一位太监告诉报:“传康有为”

    康有为忙正了正朝服,迈开大步准备上殿,他刚走两步便迎面撞上新任直隶总督荣禄。此刻,与荣禄不期而遇,康有为心中早有防备。荣禄一见康有为欲上殿觐见皇上,他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恢复了常态,他先开了口说:“康有为,你区区小吏也入朝觐见。”

    荣禄的态度傲慢无礼,一下子激怒了康有为,康有为回敬了一句:“正是,皇上召见于臣”

    荣禄皮笑肉不笑的说:“你今日怀着雄心壮志搞变法,将来万一不成功,你想过没有,你还有补救的方法吗”

    康有为毫不犹豫地说:“非变法不可人非圣贤,孰能无措,变法之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而困住手脚不敢前进。”

    荣禄仍然咄咄逼人,他想以自己显赫的身份威吓康有为,他说:“本来我等也知道应当变法,富国民强,众人拥护。但是,大清一二百年以来的成法,难道说在一夜之间就全被推翻了”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用康有为 实施《戊戌变法》

    更新时间:20120215

    康有为见荣禄步步紧逼,大有压倒他之势,他岂能被守旧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斩钉截铁的说:“谁若阻拦变法,杀他几个一品大员也是可能的。”

    说罢,康有为拂袖而去。气得荣禄直翻眼珠子,他狠狠地说道:“要杀,先杀的也是你康有为。”

    康有为一路怒气难消,他上了大殿,终于觐见了变法维新的关键人物光绪皇帝。按朝中的规定,康有为向年轻的天子行了三跪九叩之礼,龙椅上的光绪皇帝微笑着说:“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爱卿,朕早想召见于你,今日得以相见,朕很高兴。”

    康有为不想其他朝臣那样唯唯诺诺,他大胆的正视年轻的天子,他心中大喜:“皇上虽很年轻,恐怕只有二十九岁吧,但他神情镇定,态度和蔼、思维敏捷、语言准确,有一代明君之风范。”

    光绪皇帝问:“爱卿是广东南海人氏吗今年多大了”

    “正是广东南海人,今年四十整岁。”

    “哦,比朕大十二岁。听翁师傅说爱卿自幼饱读诗书,晓通历史、地理、后又居住香港,深受西学的影响。”

    “感谢皇上对臣的关心,臣二十二岁赴香港,三十岁回到了广州,在广州开办了万木堂讲学,臣的学生计五百多人。”

    “是将西学吗”

    “不完全是。臣主要是讲中外历史上的一些变法,寻求治国之道。大清今日已被外国列强所窥视,他们的野心是瓜分中国,中国若不振兴,恐怕不久就要被列强吞并。”

    光绪皇帝一字不漏地认真听着,他身子似倾,面目和善,边听边不断的点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兴趣。

    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的一席话,他感慨万分道:“大清建朝二三百年了,除了康熙爷、乾隆爷时期繁华一时,从道光年间起,便处处受夷人所制,以至出现今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