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多年来一直没放弃过对中国的吞食,他们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断地滋事,大的战争没有,小的战事不断。
英、法军舰号称天下无敌,在中国东南沿海海城一直布置重兵,这很让清廷头疼,一旦燃起战后哦,清朝将难以抵御。在这种情况下,前些年忙于洋务的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清廷加强海防。
西太后读完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折子,她陷入了深思:“李鸿章这个人,虽然是个汉臣,但对朝廷忠心耿耿,其业绩不低于曾国藩和左宗棠。曾国藩平叛太平军及捻军有功,左宗棠威震西疆。这个李鸿章有些活跃思想,一会儿搞洋务,一会儿又要办海防,也是朝廷难得的忠臣。”
对于建海防,西太后考虑过不止一次,她深知清兵陆战能力还行,海战实力太弱,一旦与英、法等国打起来,吃亏的一定是海战。西太后细细的品味李鸿章在奏折里的那句话:“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一旦海战,我定损伤惨重。”
西太后低声叹了一口气,说:“李鸿章言之有理,他也有热情,可是,要筹建海军,谈何容易。银子、银子,现在大清国缺的就是银子了。”
虽然西太后一直压抑恭亲王奕,生怕他的势力强大反压自己,但是一遇到军机大事儿,她首先想到的是与奕商量。如今,筹建海军缺少银两,她又想到了恭亲王。西太后说:“李鸿章呈的折子言之有理,大清海域建设的确薄弱,筹建海军已迫在眉睫。”
恭亲王比西太后认识更深刻,咸丰末年的国耻就是从海防疏漏开始的,一提起建海防,他一百个赞同。
“太后,朝廷上下呼声很高,筹建海防,刻不容缓。李鸿章多年来搞洋务,现在他又任直隶总督,派他督办海防最合适不过了。”
西太后叹了一口气,说:“西征用银子伊犁条约用银子,现在,筹办海军还要用银子,这些年来,国库空虚,户部已拨不出多少银子了。”
恭亲王提供了一个线索:“前些年,李鸿章积极兴办民用企业,恐怕赚了不少银子。”
“话虽如此,只怕他不肯拿出来,该交的税,他全交了,其余的全是他自己赚的,他舍得拿出来吗”
“不一定,李鸿章积极办海军,他图的是手握重兵,也图个虚名。这个人功利心很强,建起了海军,他可以居功自傲,日后落个千古垂青,他不能不考虑。”
“可是,朝廷总要拨一些银子吧,户部现在最多只能拨出三十万两银子。”
“臣以为可以边建边筹银子,若李鸿章肯出点银子,一二年内,海军可以初具规模。”
果然不出西太后所预料,当西太后提出让李鸿章自筹一些银子时,李鸿章伏地大哭:“太后,臣一向廉洁奉公,哪有私银前些年兴办的民用企业,尚未见红利就被西洋企业击垮了。请太后明差”
西太后不耐烦的说:“朝廷也没说你是贪官污吏啊,没有私银,不拿好了,哭叫什么”
李鸿章吃了颗定心丸,他抹一把泪说:“太后因明,体恤为臣,为臣愿为大清海军不遗余力,只要资金一到位,她继续说:“建海军,爱卿打算怎么办福州政学堂培养的人才可以用吗”
“可以用。但是,由于我们海战经验不足,学生所学知识一定有限,要想制夷取胜,必须向夷人学习先进技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嗯,这个想法不错哀家同意派几个留学生出洋、到英国、法国、德国转一转,学成后立即回来报效朝廷。”
李鸿章暗想:“西太后这个女人不简单,她懂得如何利用别人维护自己的利益。”
“船呢自己造还是买洋船”
西太后所说的“船”,指的是军舰。李鸿章发现西太后对筹办海军很感兴趣,便心中大喜:“有太后的支持,海防好建对哦了。只是,你太小气了,才拨了三十万两银子。”
到手的三十万两银子也不能失去,为了再多要一些经费,李鸿章向西太后陈述着他的初步打算:“大清国自己造的船,其钢质不够,浸在水底久了,破损严重,而且,炮位也少,火力不够,难以抵挡外**舰。”
“如此说来,爱卿是打算买洋人的了”
“悉听太后谕令。”
“买就买吧,只不过一定要和洋人讨价还价,那些洋人可恶至极,可不能让他们白白赚了大清国的钱。”
赫德见此状,他炫耀开了:“我们大英帝国有一种炮船,称为蚊子船,因其船体灵小儿得名。这种蚊子作战威力大、反应灵敏,而且船体坚固,用的全是上等的钢铁,一钉一丝做工精良、一枪一炮威力巨大。李大人不妨考虑一下。”
李鸿章也曾听你谈起过这种蚊子船,今天又经赫德一吹嘘,他有些心动了,他说:“办海防乃朝廷之大事,不是我李鸿章一个人说了算的,待我请奏朝廷再说吧。”
李鸿章这是托辞,既然朝廷任命他为北洋大臣,他完全可以做主,他想起了西太后的那句话:“一定要与洋人讨价还价,洋人可恶至极。”
李鸿章打算拖一些日子再作答复,这样在价格上可能会优惠些。一个月后,赫德再次拜访了李鸿章,经过李鸿章的讨价还价,终于订购了英国制造的“蚊子船”,一共四艘。当“蚊子船”抵达北洋时,李鸿章上奏朝廷:“四艘蚊子船已经抵达北洋,这些船性能上乘、装备精良,拟名为:龙骧、虎威、飞霆、策点。请奏朝廷,可否投入训练。”
西太后既没有看到实物,又不懂得军事,她认为一旦购得洋枪洋炮就可以抵御外国人入侵,她兴奋至极,谕令李鸿章:“立刻投入水师训练,所剩银两可再购数只军舰。”
有了西太后的明谕,李鸿章放心大胆的干开了。半年后,他又为南洋海军够了四艘英国产的“蚊子船”,命名为:镇东、镇南、镇西、镇北。
可是,三年后,北洋大臣李鸿章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原来,赫德鼓吹的蚊子船并非什么精良敏捷,也并非什么威力强大。经过两三年的使用,蚊子船的不足充分暴露了出来。蚊子船所用的刚全是薄钢,经水一侵,全锈了。而且这种军舰炮位不足、行驶迟缓,根本就应付不了大规模的海战。
李鸿章自知失误,他生怕朝廷追究责任,所用,当醇亲王奕缳要巡视水师时,李鸿章推三阻四,迟迟不肯答应。这怎能不引起醇亲王的怀疑,奕缳借出入宫廷之便,向西太后报告了这件事儿。
“太后,李鸿章着手办海防已有三年,户部拨给的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臣执意巡视水师,可是他却一再拖延。”
西太后坚信李鸿章不会搞什么鬼名堂,她说:“李鸿章效忠朝廷,对此,你有怀疑吗”
“不,不,太后放心的人,一定错不了”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太后怀龙子 淫乱后宫
更新时间:20120131
一贯谨慎小心的醇亲王生怕招致西太后的反感,他连忙拍马屁以逢迎眼前这位“铁女人”。西太后想了一下,说:“不知李鸿章手上还剩下多少银子,哀家想从他哪儿拨一些给左宗棠,以支持西防。”
醇亲王答:“这恐怕不可能吧半个月前,李鸿章又欲上奏朝廷要银子,本来户部拨的就不多,现在叫他挤出银子给左宗棠,他一定不肯。”
醇亲王说得对,当西太后刚提及银子时,李鸿章便叫苦连天,弄得西太后也不好说什么。蚊子船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醇亲王催着要巡视水师。无可奈何之下,李鸿章拿出最后一部分银子从德国买了两艘铁甲船。
这一次,李鸿章多了个心眼儿,他派了几名曾留过洋的海军军官到了德国。他们住在德国伏尔坚船厂,监视造船时的每一个环节,生怕再次上当受骗。当德国造的两艘铁甲船抵达中**港是,德**火商不得不说:“大清的海军军官厉害,这两艘军舰的性能一点儿也不弱于其他战舰。李鸿章的钱很难赚。”
这两艘铁甲船船体大、用料好、炮位多、马力大、航速快、装备齐全。共大小炮位二十多门,鱼雷发射台三个,舰载鱼雷艇两艘。可称得上军舰中的上乘。
李鸿章喜出望外,他为两艘军舰命名为“镇定”、“定远”。一年后又奏请西太后批准,从福州造船厂定做了几艘巡洋舰,“平远”、“广甲”、“康济”、“威远”等。这些国内制造的巡洋军舰用料精良,性能良好,李鸿章颇为满意。
就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