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所以外国人习惯上称我们为大唐。”
“大唐它与大清是一回事吗”
翁师傅自知失言,他连忙转向话题:“皇上,该练练书法了。”
小皇帝很听话,他摊开宣纸,拿起毛笔,认真的写起来。可是,他还想着刚才的话题,他忍不住说:“师傅,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回答了,朕就练大字,好吗”
看在载湉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翁同龢点了点头,小皇上好奇地问:“师傅,你会讲洋话吗”
翁同龢摇了摇头,不过,他说:“同文馆有两个人会讲洋语,等臣去打听一下。”
“谢师傅”
小皇上心里一直惦念着“洋语”一事儿,他央求亲爸爸派同文馆讲“洋语”的人进宫,他想学“洋语”。起初,西太后一口回绝,厉声道:“皇上专心学好汉语,满语、蒙语吧,听你六皇叔说,洋鬼子说话舌头不会拐弯,满口叽里呱啦的,可难听了。”
“亲爸爸,朕又不是想学洋语,只是想听几句,听一听没有什么妨碍吧”
西太后接受了教育同治皇帝失败的教训,以前她对亲生儿子期望值太高,以至于和蔼不够,严厉过度,致使同治皇帝存有反叛心理。如今,她采取的是和善与严厉相结合的教育态度,既让光绪皇帝乐于亲近她,又让载湉惧怕她。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让光绪皇帝怪怪的听她的差遣。
鉴于此,西太后最后还是同意了同文馆会说“洋语”的人接近载湉。
当留着大辫子,会说“洋语”的人跪见皇上时,小皇上兴奋至极,他急切地问:“中国人,怎么说”
“chinese;这是英语的说法。”
小皇帝学了几遍,就是吐不出这个音,他羞红了脸。那个人问:“皇上,想学英语吗”
“嗯。”
“好,奴才教皇上一句:gooding”
“什么,狗逮猫咪狗喜欢逮住猫咪吗”
“哈哈哈”
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那人笑过一阵子之后,说:“googing,就是说早上好。”
“狗逮猫咪狗逮猫咪嗯,这句好记,朕记住了。对了,问万岁爷吉祥怎么说”
“hello”
“准奏了”
“ok”
“退朝时,怎么说”
“goodbye”
“狗头摆狗头摆,这句太有意思了。”
小皇帝兴趣很大,回到寝宫,他还一个劲儿的说:“早上好,gooding;太后或皇上吉祥:hello;准奏:ok;退朝:goodbye”
经过反复练习,他掌握了这几个基本词汇,当他用过早膳去长春、宫请安时,他要露一手。西太后端坐在梳妆镜前,让宫女为她梳妆打扮,从镜子里,她看见载湉一蹦三跳的过来,她很在意皇上每天早上的请安,似乎一句“亲爸爸吉祥”真能给她带来一天的吉祥
“hello;gooding”
西太后一时不明白皇上说的什么,她惊讶的问:“皇上,你叽里呱啦的什么”
小皇上又重复了一遍,末了才说:“亲爸爸吉祥”
西太后温怒,斥责道:“不许说洋话,大清的皇帝如此放肆,成何体统。”
小皇上吐了吐舌头,本来他想露一手,不曾想反遭责骂。天真的孩子见西太后的脸上很难看,连忙说:“ok,不再说了。”
话刚一出口,他马上捂住了嘴巴,惊慌失措的站在那儿。西太后一看皇上可爱的模样,她变得和颜悦色多了:“以后,不要再说了,行吗”
“ok”
小皇上来了个单腿安,不伦不类的,煞是逗人。西太后哭笑不得,她点着载湉的额头,轻声说:以后要学规矩些,你是皇上,要有皇上的风范。今日亲爸爸有些不舒服,不去上朝了,皇上快快去上书房读书吧。”
小皇上一听不去令他讨厌的大殿,他几乎要欢呼雀跃了,连呼:“亲爸爸圣明,亲爸爸伟大”
西太后望着载湉远去的背影,对太监李莲英说:“皇上稚气可爱,他很单纯,善良,有些像七福晋。”
李莲英却说:“太后,皇上不是很听太后的教导,太后却如此喜爱他,可见主子您的宽宏大度。”
“此话怎讲”
西太后皱了皱眉头,李莲英低头不敢语,西太后来了气,问:“他怎么不听哀家的教导了。”
“主子您不让皇上说洋话,他偏说;主子不让他骑马,生怕摔着身子,他偏骑。听说,昨天上午皇上骑上小马就是不肯下来。”
“有这事儿。”
一提起载湉骑马,西太后就生气。虽然满清皇族一贯注重皇子们的骑射技勇,但西太后总不是太赞成。当年咸丰皇帝南苑校猎时,摔伤了腿,他成了一个跛脚天子。同治皇帝小的时候,西太后就反对儿子学骑马,到了载湉,她当然仍是坚持已见,不主张载湉学骑马。每天下午的骑射课程无非是摆摆样子,可是,载湉有匹小黑马,很驯良,载湉极爱骑上它看,围着场地跑几圈。有一次,一不小心,载湉摔了下来,周围太监上前搀扶皇上,时后被西太后知道了,她大惊小怪的怒斥太监:“该死的奴才,皇上若出什么事情,要你们的狗命”
………………………………
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 李鸿章 办洋务
更新时间:20120128
她又转向载湉,厉声道:“以后不许再骑马了,你父皇咸丰皇帝就是摔坏了推,你也想像他那样吗”
载湉点头后,西太后才消了这口气。她万万想不到才**岁的孩子竟如此大胆,公然违抗她的命令。若不是李莲英今日说起这事儿,她还蒙在鼓里呢。
西太后很生气,她高喊:“小李子,去把皇上叫过来。”
“嗻”
载湉很纳闷儿,刚刚去请安时,亲爸爸还和颜悦色的,可一转脸,她阴云密布:“跪下。”
载湉立刻下跪。西太后气愤的问:“皇上,你干了一件亲爸爸坚决反对的事情”
“那件事儿”
“怎么你干过不止一件坏事儿,连哪件事都不知道。”
载湉心想:“朕无论干什么,好像你都不赞同,朕怎么知道是那件事儿”
西太后气呼呼地说:“皇上怎么又去骑马了亲爸爸的话,你敢不听了打,自己掌嘴。”
载湉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他欲辩解,抬头一看,西太后一脸的冷峻,他只好服从,在自己稚嫩的小脸上扇了几个巴掌。
李莲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太后息怒,奴才愿为皇上受罚。”
西太后冷冷的说:“都滚下去吧皇上,以后不要再惹亲爸爸生气了。”
“嗯”
一朵鲜艳的小花在西太后的手里揉来揉去,她自言自语道:“我让你鲜艳,你鲜艳可爱,我叫你焉儿,你焉儿的比谁都快。”
李莲英阴笑着凑近西太后,说:“太后,您才是至高无上的。您是西王母下凡,是神母娘娘。皇上只是”
“是什么”
“是您的仆童”
“放肆,掌嘴。”
李莲英拍到了“马腿”上,他哭丧着脸退下,西太后微微一笑,自言自语:“太后是太后,皇上是皇上。太后不能代替皇上,皇上也不能取代太后。就这样好,这样是最理想的格局。”
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听政,虽然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对,但反对势力十分弱小,成不了什么气候,西太后沿用同治年代军机处的一班子人马,总算稳定了政局。光绪皇帝尚年幼,他每日临朝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真正独揽大权的仍然是西太后。
经过一二年的调整,政权总算稳定了下来,自从咸丰皇帝末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与各国没起什么大的冲突,小打小闹不断,大的战争没有。这些年的休养生息稍稍增强了国力,于是,朝中有人提出该收复新疆、伊犁等地了。
一提起收复新疆,西太后便心烦意乱。同治初年,清廷集中兵力对付天平天国运动以及围剿捻军之时,西北地区的回民发动了小规模的暴动。因为西北农民起义尚未形成势力强大的起义军,所以,西太后对此事并没有十分在意。
可是,到了同治七年,却从西北传来一个令大清廷不能容忍的消息:西北地主首领金相印,自称“帕夏王”。从此,南疆一带成了所谓的“哲德沙尔王国”。
光绪初年,既然朝臣上奏中提出尽快收复失地一事儿,西太后不能不认真考虑这件事儿了。于国于己,她都必须做出西征的决定,失地一日不收,国家一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