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魅姬慈禧太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章 家族往事

    更新时间:20110831

    一、家族往事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这天有些寒冷,天阴沉沉的。太阳别乌云笼罩着。北风呼呼地刮,人们感到了凉意,纷纷穿上棉衣,冬天来了。

    北京西郊锡拉胡同一户人家,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热闹。低矮的瓦屋,墙上的泥土有些剥落,屋内摆设十分简陋。一张八仙桌子,四条板凳,靠墙边竖着一些杂物,墙上挂着几幅旧字画,颇有些文气,这且算做客厅。客厅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布门帘,那门帘虽然很久,倒也干净。看起来,这家的主妇很勤快,桌椅上没什么灰尘,就连屋内旮旯出也没什么积尘。

    黄昏时分,有两、三个人焦急不安地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其中一个约二十岁光景。一副典型的满清旗人长相,这个人叫叶赫那拉氏惠征。另外一个有五十多岁吧,一搭眼,不用说,准是叶赫那拉氏惠征的父亲,父子俩长得太相像了。都是大额头,小眼睛,高颧骨,小嘴巴。不过,父亲的个子比儿子的矮多了。六十多岁的老者叫叶赫那拉氏景瑞。

    还有一个人,是个姑娘,像是穷亲戚,也像是个仆人,她叫翠儿。其实,他是惠征妻子娘家的远房亲戚,的确是从乡下来临时帮忙的。

    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惠征显然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向翠儿问道:“夫人怎么还不生”

    这简直是废话。翠儿是个姑娘家,生孩子的事情她哪儿懂得什么,不过,她也心急。中午她做好了饭老爷和少爷都不吃,他一个仆人如何好狼吞虎咽。万一今晚夫人还不生,恐怕晚饭也吃不好。

    惠征的妻子生得时是头胎,做丈夫和做公公的当然着急。自从叶赫国被灭后,二百年了,那拉氏的后代没敢喘个大气。偏偏老天爷不怜悯这只血脉,那拉氏的后代是阴盛阳衰,女儿多,儿子少,人丁不旺。如今惠征的妻子临产,如果能生个儿子,景瑞一定会为孙子打败宴席,老头子不敢多想。万一生女孩呢他不敢想,更不去想。做公公的虽然不好意思多看儿媳几眼,但他还是忍不住,偷偷地端详过惠征妻子的肚子。

    反正,他的经验也不多。凭记忆,惠征出生前,他母亲那隆起的腹部尖尖的。如今儿媳的肚子也是如此,大概也是个小子吧。

    从里屋不断传来产妇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妈呀疼死我了。好儿子,绕过额娘吧,你快快出来呀。”

    景瑞听了又心疼有觉得十分好笑。心疼儿媳如此受罪,暗笑儿媳央求穗子快出来。两个时辰过去了。产妇折腾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她似乎睡着了。惠征和他的父亲也累了,父子俩走进另一间屋子,合衣而卧。

    “哇哇哇”

    一声婴儿的哭啼划破沉寂的黑夜,孩子在别人的睡梦中诞生了。

    她便是叶赫那拉氏兰儿,即后来得慈禧太后。

    刚刚做了父亲的惠征被孩子的哭声吵醒,他使劲的推醒自己的父亲。景瑞有些糊涂。

    “三更半夜的,干什么啊”

    “阿妈,生了,生了”

    “生什么”

    景瑞一拍脑门儿,他笑了,笑得好开心。

    “生了,是阿哥吧”

    他似乎很肯定儿媳妇会生男孩。惠征揉了揉眼,说:“还不知道呢我这就进去看看,把孙子抱出来给您老瞧瞧。”惠征乐呵呵的冲进产房,恰巧接生婆一掀门帘,带着满脸的倦容,靠在门框上,有气无力的说:“恭喜了,是位小格格。”

    “不对吧,你看清楚没有”

    惠征脸上立刻没有了笑容。翠儿也有气无力的:“错不了,是个女孩,不相信,你自己进去看看。”这下子惠征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景瑞在另一屋子里,听得明明白白,他来到客厅,安慰儿子似的,也像是在安慰自己:“女孩也不错,杨贵妃不也是女的吗她比多少男子都荣耀。”

    惠征苦笑了一下。此时,他还能说什么呢景瑞与惠征希望新生婴儿是个男孩,是因为这家太缺少男丁了,而且缺少的时有一番作为的大丈夫。这那拉氏一支血脉不旺、官运不佳。

    却说乾隆年间,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吉郎阿。这个人头脑灵敏、果断干练,凭自己的学识与才干,居然一步步上升,成了军机处的京章。什么事军机处呢

    军机处是清朝特殊的政治机构。即皇帝内廷的办公厅和机要室。军机京章为军机处的工作人员,具体事务是拟写草案、处理奏折。应该说,这些人手中的权利还是不小的,地方的一些奏折必须经过他们之手,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件,他们也可以处理,不能处理的才呈报给皇上。

    这位吉郎阿还算春风得意,比他祖上所有人都得意光彩,而且他子孙满堂、妻妾成群,他能光耀门楣,都是他的造化。可是,这位能干而官运亨通的镶蓝族人英年早逝,四十六岁便病逝了。他的死又使叶赫那拉氏跌入低谷。

    吉郎阿的长子景瑞,远远不如他的父亲。人虽然很老实,但才识平平,率考不中。没办法,吉郎阿只好托人打通关节,花钱替儿子捐了个笔帖式。这笔帖式就是文书,没什么权利,是低等的文职人员。景瑞在京是个无名小卒,不如远走他乡,或许还有一番作为。

    这一天,吉郎阿把景瑞叫到面前,唉声叹气的说:“本来我们叶赫家的血脉就不旺,到我这里,生了你兄弟三人,偏偏你们几个才智平庸。依我看,在京城,你也成不了什么大器,不如趁年轻到外面闯一闯,也许还有出头之日。”

    老实的景瑞必恭必敬地站在父亲面前,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语不发,聆听父亲的训导。景瑞心里何尝不苦,他深知父亲混至军机处京章不容易,可偏偏自己不争气,子承不了父业,老子与儿子的心中都不好受。

    吉郎阿最近一来时常感到脾肝处一阵疼痛,而且人一天天的消瘦。大夫看过了,药也吃了不少,只是不觉得好转。他的脸色蜡黄,两眼深陷,也许,日子不久了。想到这里,四十五岁的吉郎阿掉下了眼泪,他说:”景瑞,你阿妈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你是长子,叶赫那拉氏的中兴全指望你了。依我看,你在京城混不出名堂来,我已经托人为你在外谋职。”

    父亲一落泪,做儿子的景瑞也忍不住了,他两眼一红,几乎哭出声来。“阿妈,儿不孝,愧对祖宗。”吉郎阿拉住景瑞的手说:“好儿子,你太忠厚老实了,以后要学会圆滑一些,世事险恶,你不坑人,但一定要防备人家来坑你。”

    景瑞点了点头,他真不情愿离开京城。他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京城以外是什么样子,他可一定儿也不知道。吉郎阿看穿了儿子的心思安慰似的说:“我在张家口给你某了个职位,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他会照顾你的。”

    景瑞说:“父母在,不远游。儿子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京。你二老谁来照顾”吉郎阿有些生气了,“没出息的小子,守在父母身边的人永远成不了大器,你只管高飞,做出一番事业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就这样,景瑞到了张家口去管理一个皇家牧场,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总算熬出个名堂来,嘉庆十八年1813年,他因牧场办的出色,被调回京城,在刑部任职。十年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进入中年,那个近似蠢笨的老实劲也不复存在了。景瑞变得刁滑多了。

    在刑部充当档房主事,即管理档案,他解除了不少犯人家属。特别是死囚犯,他们的家属往往花重金买通官府,改刑减罪。一开始,景瑞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大捞不义之财,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儿怕,不敢捞。可是,缸里出不了白布,一年后,他的胆子大了,手长了,银子花花的落入钱包。

    他好高兴。这时,他深悟到银子能买通一切,花了写银子,一个刑部管档案的居然当上了山东司员外郎,派掌广西司印。不久,又提升河南司郎中正五品,主持审核河南省的刑事案件。

    一年之内,连升三级,景瑞飘飘然了。

    景瑞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忘记了父亲的遗训“光耀门楣”。而是利欲熏心,陷入了收受贿赂的泥潭里。他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琉璃屋,那豪华劲而比得上王公贵族。家里的仆人多达八、九人,妻妾三人、儿子一个,女儿二对。别人看在眼里不免讥嘲的一笑,也许会说:“有他倒霉的一天。”

    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