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点就集中在共和军在东北的行动上。
双方谈判之时,穆拉维约夫的军队正在向摩天岭开进,但消息还没有传到上海。所以林则徐仍旧以为东北保持着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他需要保持这种状态,让东北的统治权模糊不清,大清才能有机会恢复龙兴之地。
徐继畲此来的目的,则是在共和获悉英国的复仇z舰队已经从伦敦出发,法国的正规军在吕宋岛整训,印度的英国陆军已经在海峡殖民地集结,共和与英法的战争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与清廷达成妥协。
共和判断,即使能在英国的z舰队到达远东之前完全解决清廷,共和军也要消耗极大的力量,这样有反对殖民主义的过程就会变得非常艰苦。
双方都有意妥协,那么就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八月二十日,徐继畲与林则徐达成“默契”。在东北,共和军不主动进攻清军,在上海,斧头帮也不和清廷捣乱,但清廷要默许共和从上海转口重要的物资,同时清廷要开放长江和运河水路。
在这一默契送交给上海的国会之后,国会内部的各路人马开始发难了。国会的主题实际上集中为三个:《东北自治协定》、东北问题,与共和妥协问题。并在三个问题的讨论中,掀起三次浪潮。
林则徐威望虽高,但在国会中没有自己的班底。首先是太平天国诸王爷发难“均指陈妥协外交之错误,,,全场情绪悲愤激昂,陈承瑢、李春长力争,太平天国与外敌交涉,从未受此奇耻大辱。”
杨秀清慷慨激昂“我汉家男儿,孰可受此憋屈?好叫国会老爷们得知,我太平军在天王近前,有一支精兵:扶朝破忾军,此军为美国顾问亲自训练,全洋枪装备,守卫天京之时曾屡破江妖头的忠字军,派此军去东北,定可保得江山。”
杨秀清话音未落,却有一人大叫着占了起来:“好逆贼,受了招安还如此张狂。谁家是妖头?”原来是来自浙江的两名议员——他们是来自国字军的,和江忠源可谓同气连枝。
这时,会场的另一边,太平军的23位坐席中,也有两人喝骂起来。大家本以为是太平军的人替东王出头,却听见那人骂道:“我哥哥身边就这么一支亲军,你还要将它调走,你安的什么心呀?”原来是洪仁发、洪仁达两位太平天国的侯爷。来自浙江的四名议员同仇敌忾痛斥杨秀清,也算难得一见的奇景。
杨秀清的提议不了了之,国会议题逐步转向东北的战事“统而笼之,笼而统之,都是肃顺误国。”说话的是醇恪郡王奕综。他这个空头王爷被剥夺了旗队长的兵权,肃顺将他打发到上海当议员,图个耳根清净。
奕综本来还是谨小慎微,但远离京师之后,受了上海开放风气的影响,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敢指摘肃顺了。
但奕综的指责召来了匡源的反驳,匡源是肃顺手下四小军机之一,现在算是代表肃顺看着国会:“盛京不守,分明是怡、郑二王保存实力,不肯力战。白虎旗将士在中原与匪共相持,何曾有愧于大清?”
肃顺在国会有钉子,载垣一样有:“白虎旗在淮上连遭大败,黄金狮子旗不保存实力,大江山还靠谁来守?”
“大清江山自然是郑王爷来守,我马千山、范铁锡、富明阿三旗队浴血守土,富明阿旗队长殉国,朝廷可曾抚恤一句?匪共在关外占了地盘,可曾想到要拜祭富明阿将军的英灵?”来自黑龙江的议员这样说道。
“归根结底,就是匪共捣乱。大清的一切问题都是匪共捣乱。”
现在,国会已经变成了对匪共的声讨大会,共和与清廷的“默契”自然无法通过。
徐继畲在这样的声讨面前,退缩动摇了,他电告阅马场——希望能够妥协。当然,话还是冠冕堂皇:萧墙之内,兄弟之间想让一些又何妨。
楚剑功在收到电报之后,在中书门下宣政院的会议上,将电报传阅。
礼部尚书梁梃楠踌躇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替徐继畲讲几句话:“上海廷议,松龛兄势单力孤。”同样作为清廷旧官僚出身,梁梃楠和徐继畲都越来越跟不上共和的发展形势。楚剑功传阅电报时的神态,让梁梃楠有兔死狐悲之感。
“徐司徒还是回来算了,本来就不该去谈,我们明知这个结果,还让他去,也怪不得他。”李颖修发表意见。
就这样,徐继畲乘着轮船,无功而返。在他到达武汉的那一天,阅马场又接到了另一份电报:新开岭战役的告捷电报。
楚剑功故意让徐继畲抄写了这份电报和阅马场的表扬信
“共和军集中两个军六个团〔每团四千人),虽然只是敌军人数的两倍,武器补给也落后于敌军,但全军指战员下定决心,连续作战,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咬牙坚持,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敌第四师骄横自负,盲目轻进,最终全军覆没。这个胜利极大鼓舞了共和军的士气,打掉了俄罗斯军队的威风。这表明,共和军有能力**解决外国侵略者和殖民主义者。
而上海谈判的失败说明,清廷根本没有同舟共济抵御外侮的决心,某些对清廷仍旧抱有幻想的人们,该醒醒了。”
………………………………
61 长城
多写了两千字,补断更的部分。浪客
自从去年车臣汗德穆多尔济跟随罗刹大军破口,大掠而还。这帮蒙古叛匪尝到了甜头。虽然土谢图、桑音诺颜、唐努乌梁海、阿尔泰等部的大汗和上师们仍旧尊奉清朝为尊,但一些小汗和小王公们已经按捺不住,纷纷加入到德穆多尔济麾下。
现在的德穆多尔济,虽然还不敢称“成吉思汗”,但已经自封“太师国王”,意思是要向当年木华黎一样,为主子夺取中原。这个新主子,就是指罗刹人。
德穆多尔济麾下号称十万铁骑,不断骚扰漠南地区。漠南的成建制的守备力量只有僧格林沁的科尔沁骑兵,宋庆的毅军,苗人凤的银枪效节军,孙武安的张垣旗队,要防守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喜峰口、铁门关、罗文峪、冷口、古北口、多伦、张家口等100多个长城关口,战线长达1000多里,实在力有未逮。
1848年的冬天眼看就要到了,西伯利亚的补给又断掉了。穆拉维约夫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在辽东的进攻,而将主力调往大漠,在蒙古军的配合下,分兵进犯长城各口。
9月4日,承德弃守当天,俄军远东第14旅占领了冷口。9月6日以后,俄军调集两个师、两个皇协军旅的兵力,,向古北口以东长城各隘口轮番进攻。
俄军远东第14旅一部追击溃退的漠南卡伦清军到达喜峰口。与此同时,俄军第8师及骑兵第3旅向长城古北口发动了强大攻势。防守古北口正面的苗人凤的银枪效节军未尽力抵抗即放弃了第一线阵地,俄军迅速占领古北关口。
在俄军远东第七、第八两个师进攻长城各口的时候。穆拉维约夫亲自指挥远东第一军和哥萨克骑兵军,直逼山海关下,以追击匪共为名,在山海关东端长城缺口,突然向城内发炮38发。炮声隆隆全城惊骇。9日早晨6点,俄军将数门100普特重炮放列在山海关前。晚7时许,3000名俄军进入那道台坟阵地,向清军开枪射击。
宋庆闻变后,星夜驰返山海关前线,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发布《告士兵书》:
“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民众沦亡之惨。”并提出战斗口号:“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慷慨激昂的动员令,激励着全军将士的抗敌决心。
10日上午10点,3000余名俄军,30余门火炮分多路向清军阵地发起猛力攻击。11点,俄军炮兵集中火力掩护步兵向南门冲击,企图攀城。所有的大炮齐轰东南城角,后续赶来的海军步兵师也投入了战斗。不久,城墙被掀开了几道大口子,俄国士兵高喊着乌拉向破口扑来。
俄军很快就冲到城墙脚下,而俄军的炮火早已摧毁了周围的护栏,炸烂了那里的地面,士兵们高呼“沙皇万岁”,冲进这片刚刚制造的废墟,而且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叫喊了那么久,高呼万岁声还是那么响亮。硝烟大部分已经升起,离城墙二十来尺高,宛如华盖悬于半空。透过淡蓝色烟雾,俄军看到宋庆的毅军排列在半毁的护墙后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