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清军,包括神机军和所有地方军事派系,以及太平军接受共和改编。
在林肯带回的这两项反建议之后,林则徐亲笔在《战斧》上发表文章,指责共和没有诚意。他说:“土地,民之根本。岂可以公司之名,行兼并之实。”
而对于军队,林则徐则提出一个方案:
第一,清廷为达成境内军事力量之集中与统一,以期实现迅速击溃外国之大敌,及战后建国之目的,允将共和军队加以整编,列为神机军一部,其军队晌项军械及其他补给,与神机军受同等待遇,清廷并承认共和为有效政治势力。
第二,共和对于清廷之抗战御侮,应尽全力拥护之,并将其一切军队移交清廷军机处统辖,清廷对楚、李二人,分别给予武英殿、文华殿大学士的职位。
“归根结底,还是要我们交出军队呀。”楚剑功叹道,“军队一交还谈个屁。”
李颖修在一旁笑着:“我就想不明白了,现在的军事局面,我强敌弱,你为什么这么执着的要和清廷谈。”
“英国人已经彻底翻脸了,我们要给美国人一个面子,在国际上留个窗口。二来,我也希望尽早解决国内的问题。专心对付英国人。”
“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好吧,我就是真相党过不去,要给他们留个念想,让以后一百年,真相党都要哀叹宪政大清被共和扼杀了。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8月15日,就在东北的俄军大举进攻安东长白根据地的时候,上海的清廷国会突然宣布,要给予“大清皇帝隆恩浩荡,效仿民主的罗马帝国,要给予四万万子民公民权。无论农工商兵,只要纳税服役,都能被视作‘同秀才’。”
………………………………
59 金圆券与斧头帮
各位兄弟,出了个长差,刚刚回来。对断更万分抱歉。将努力弥补。请大家继续支持本书
林则徐要向纳税服役的子民开放公民权,没想到招来一片反对之声:
“想我大清,以前纳捐的绅士,至少给个候补道,运气好的,还能直升布政使,比如反匪共的义士徐一帆。现在才给个同秀才,这是民主的大退步。”
但林则徐此举实属无奈。
自从军机处五年前开始以善后借款为准备金发行金圆券,大清就一直面临巨额通货膨胀的压力。
共和切断了南方的出海口,太平天国则占据了江南富庶之地。大清主要财源被切断了,岁入不足以维持战事所需,朝廷转而依靠印钞厂作为弥补赤字的主要手段。
而两淮和江浙战事干戈扰攘,大量的破产地主和无地农民被迫背井离乡。除去共和工厂和农业公司吸纳的人口,以及清廷的屯垦东北所吸收的流民,仍旧有大量农民进入上海和宁波、福州、厦门等地。他们构成了清廷治下第一批流氓无产者,也是北洋招商总局中的第一批工人。
这批工人相对于全国人口虽少,但集中于上海等通商口岸,因而格外显眼。
两淮和东北战事不断,清廷发行的金圆券不断贬值,只有上海等通商口岸,因为汇丰和里昂等外资银行的存在,金圆券的发行信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就导致全国各地的金圆券涌入上海。
到了今年,1848同光四年,已经迁址上海的官钱处再也无法负担蜂拥而来的金圆券,林则徐在久经思量之后,才决定用“同秀才”这个虚名,来回收金圆券。
如果金圆券的持有者,仅限于吃得饱饭的地主,用这种办法也许能回收一部分纸币。但同秀才的称号对食不果腹的流氓无产者有什么意义呢?他们更愿意用刚刚到手的金圆券去换取生活必需品。大清的民主是否退步抵不上一袋米。
上海工人的长期困苦让他们不得不投身各种帮派,如果是漕工出身,一般会加入青帮,盐帮出身的人,则会加入小刀会。而斧头帮,这个有蔡李佛大师兄张兴培创立的帮派,在上海的发展受到了本地帮派的排斥。
上海道台胡林翼对帮会的力量深怀恐惧,他利用一些江湖人物,把手伸进青帮当中。又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将帮会依照地籍,师承,行业等分作众多小团伙。通过青帮,胡林翼暂时控制了上海的工人。
但随着两淮流民的增多,洋货和匪货入侵的加剧,青帮已经越来越不能接受漕帮以外的工人受到帮会的“照顾”,青帮的工人要求在全部方面的优先权,这就迫使其他的工人另寻出路,斧头帮就此壮大起来。
到了1848年,朝廷在2月16日宣布了一项紧急经济改革计划而暂告中止全部工资都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上,基本商品限定最高价格――这些商品是大米、面粉、棉纱和棉布、燃料、盐、糖及食油。
朝廷还计划向工厂配给商品,以便工厂按固定价格向雇员分发。另外、南京和上海的官府和太平天国的王侯们得到商品供给。如若成功此举将扩大到其他通商口岸。这项计划严禁私人买卖和储藏黄金及外汇。政府还宣布采取措施,制止越来越多的资本从朝廷逃窜到匪区。鉴于通胀率迅速攀升及其基本原因。这控制部分价格体制的崩溃是可预期的,尤其因为它只在通商口岸实行。
同一般物价一样,生产成本继续增加,而只有基本商品的市价仍固定不变。产地的米价很快就高过了大米上市城市的价位。原棉价格的上涨使纺织少变得无利可图煤矿和食油厂陷人了同样的困境大米短缺。在4月下旬进一步加剧,部分原因在于运输困难和东北的战事征用军粮。
但短缺最严重的地方恰恰是紧急措施实行最力的城市,上海和宁波饥民冲抢了米店,骚动还殃及油店和棉纱店发生骚动的城市有遍及整个江浙。
紧急措施只全面实施了约1个月时间到3月中旬,事情已经明了,难以实行在大清整个范围向官吏发放供给品的计划。4月初,银元券黑市出现,其后不久大多数基本商品也在黑市出现。
朝廷发现自己无法通过工厂分配计划向工人拨发基本必需品,便决定按本应配给商品的价值向每位工人支付一笔补助金。工人抱怨说,他们生计无着,因为工资补贴只够购买有限的必需品,而其他各种开销都在不断增加。5月,上海的批发价指数上升54%。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斧头帮终于突破了虹口的限制,在各大机器厂建立了分舵。
斧头帮的第一个分舵是在大隆机器厂。这里的分舵建于1847年底,据《战斧》报道,它曾在1848年2月工厂关闭时领导斗争,要求英国人支付解雇费,还在生产停滞的数月中领导争取救济金的斗争。至1948年3月该厂开始恢复生产时,该分舵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开展了一场运功。把沪西地区全体工人纳人统一的工人组织。该厂有多名斧头帮众被捕,但发展势头十分凶猛。
法商自来水公司这个分舵是上海最富进取性的分舵之一。分舵在1848年200名帮众和外围分子。他们渗透了公司内部的各个团体。甚至发展了法国的革命者。
申新九厂分舵最早是小刀会。在张国梁来到上海之后,小刀会开始向斧头帮靠拢。1848年,工人都卷人了罢工,他们要求厂方向全体雇员定量供应煤和米,在与税警总团战斗之后,厂主同意补贴一些粮食,但小刀会已经完全加入斧头帮了。
上海洋炮局是李鸿章在上海最重要的军工企业,斧头帮在这里建立了两个分舵,和应急借款以及帮会子女的教育借款。该分舵还设立了6个小图书馆、一个戏班子、两支乐队、一支有300名歌手的合唱队,还经常举办讲座和讨论会。
这就是1848年林则徐给予纳粮者“同秀才”头衔的大背景。
………………………………
60 上海谈判
好多天不写手都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无论如何,共和与清廷终于在上海展开了谈判。共和方面,派出的谈判人员是吏部尚书徐继畲,而清廷方面,则由林则徐亲自出马。
清廷主要达成两个目的:第一希望共和发行的银元券为清廷的金圆券担保,第二,希望共和在东北与罗刹和谈,因为清廷已经没有足够的经费保持在东北的存在,无论罗刹和共和哪一方获胜,都意味着清廷丢掉龙兴之地。
共和派出徐继畲,虽然从地位上看,徐继畲是楚剑功和李颖修之后的第三号人物,如果不算只管军事的陆达的话。但是,徐继畲根本不懂银元券的运作,因此银元券的事宜,完全无从谈起。双方谈判一开始,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