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甫廉本以为这句话说出来震聋聩,没想到大伙儿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他越的着急了:“我本以为,匪共是普通的造反,就像历朝历代的末年,流民造反,士绅乘势而起,改朝换代,就像汉高祖,唐太宗。事成之后,流民回家种地,士绅成大事的封侯拜相,差一点的还是可以做个土财主。可这三年看下来,我算是明白了,这共和要掘咱们的根呀。”

    看到大家还是不明白,罗甫廉就换了一种说法:“西洋人有句话,福瑞多不福瑞。福瑞多,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福瑞,意思是免费,不花钱,白吃白玩。”

    “欺男霸女,欺行霸市,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话的是个闻名乡里的大善人,他的扶助下,好几个穷孩子考取了功名。

    “马大善人,你老怎么就看不透呢?修桥铺路是善事也罢,欺男霸女是恶行,可是不管你行善积德,还是作恶多端,都得由着咱们士绅的性子来,对不对……简而言之,自由,洋人叫做福瑞多。这福瑞多怎么来的呢?土地咱们手里,财产是咱们的。所以,福瑞多不福瑞,有土地,有财产,才有自由。土地财产,就是咱们的命牙子。”

    “所以共和要搞合营入股,断了行商的经营权,收了咱们的土地,就是挖咱们的命牙子。”

    “着啊,”罗甫廉见有人上道,乘胜追击,“以前的改朝换代,不管姓朱姓李姓爱觉罗,这乡村的土地,还是士绅手里,王公大臣,也许能杀掉一些不听话的士绅,可他们还是要依靠另一批听话的士绅,来管住乡野小民,来收取皇粮国税。没有咱们士绅,大清朝一钱也收不到。这就是楚剑功说的,皇权、政权和族权的一体性。”

    “可这共和的农业公司一折腾起来,福瑞,就被收到了公司的手上,咱们还怎么福瑞多呢?”

    马大善人这下也明白过来了,自己也算开明绅士,他所的汕尾乡的农业公司对自己也算客气,以后修桥铺路办学赈济的事情,全都是公司来做,按说,这也符合“老有所养……”那啥啥啥。可自己心里总觉得不对劲,原来是这么回事:土地公司化,土地的所有权就转为全乡所有。自己为善为恶,对公司而言,根本就无所谓。

    罗甫廉还煽动:“行商甲,内厂的人跟你说了,‘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一点也不关心’对,为什么呀?因为南洋总局人家手上,人家就把你当个屁。德斯、王洛宾,平时总、王总叫的多威风呀,几万两的头寸随便调,现呢?关内厂二十多天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行商甲问出了众人的心声。

    “哼哼,怎么办,这话你要是问普通士绅,人家就告诉你,死保大清朝呀。你要是问读过书的,知道点史事的地主,他们就说,大清朝不行了,趁机攀附主子,改朝换代。”

    “普通士绅保扶大清,艺士绅改朝换代。”

    “说得好!普通士绅都随着林大人北返,或者东投还乡团,朱启仁的潮勇,知道?艺士绅,比如洪秀全、韦昌辉之流,现南京坐龙庭了。”

    “那咱们是向北投清呢,还是联络江宁?”

    罗甫廉摆摆手:“现大势确实变了,大清气数已,洪秀全的也非真龙,咱们都不选,咱们做第三种。带路,给洋大人带路。”

    他变戏法般摸出一张纸来,给大家展示着上面弯弯曲曲的洋:“澳门的额尔金领事说了,只要我们造出声势,英吉利的外交干涉立即到来。”

    “英国人靠得住吗?”

    罗甫廉一下子跳到椅子上:“怎么靠不住,四十年前,欧洲诸国为什么大战二十年,打生打死?还不是为了三个字……福瑞多!”
………………………………

20 歼灭反动乡绅惠州叛乱

    时间:2012…05…03

    1845年春,反动乡绅惠州掀起的叛乱,是革命斗争展的必然。共和起义以来,对以十三行为的行商,和遍布于广东乡间的大土地拥有者,一直采用“合营入股”的方式,进行现代化的,工业明的改造。总体而言,这样的改造是和平和互利的。

    但共和温和的改造手段,鼓励了部分乡绅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与共和留任的部分旧官僚相勾结,利用种种手段,抗拒改造,抗拒合营入股。

    随着现代化改造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顽固的行商与乡绅的旧有利益被一步步剥夺。而随着共和设武汉的吏部弘馆一批批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前清的老官僚们也看到自己对共和已无价值。

    旧官僚,旧行商和旧地主,三者一拍即合,铤而走险,动了惠州的叛乱。

    惠州叛乱的大头目,是广东旧行商沙面鲁麟洋行买办、前清秀才罗甫廉。此人财雄势大,以前以放高利贷为业,共和起义后,明里公开拥护“合营入股”,实际上放贷如故。他身家富厚,手段灵通,上官下府,头脸峥嵘,且交游广泛,各国豪商巨贾,多与往还;所以呼风得风,唤雨得雨,堪称为商场巨擎。

    1845年春节期间,他密赴澳门,购买英**械,图谋不轨。据叛乱者事后交代,二、三月间,此人极其党羽,游走乡间,鼓动对公司化有意见的地主,不与共和合作。

    罗甫廉本欲广州作乱,然后英国澳门领事额尔金可以借机干预。但广州处于高刺史不胖和广州卫的严密控制之下。罗甫廉不得不另觅它途。

    惠州属于东江刺史辖下,虽然只是个县的编制,但因为习惯,还是被称作惠州城。惠州县令是前清留用的旧官僚,一贯不配合东江刺史韦策的工作。东江刺史韦策处决了同样与共和捣乱的嘉应县丞之后,惠州县令兔死狐悲,感到末日来临,开始做垂死挣扎。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罗甫廉,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1845年4月15日,罗甫廉带领乡绅团练家丁一千余人,以县令为内应,冲入惠州城,时惠州锦衣千户由于县令的有意破坏,一直不成体制,仅骨干十余人。淬不及防,均被叛乱者杀死。

    罗甫廉入城后,竖起广东福瑞多军的大旗,即行加紧训练,每日早晨6点钟至8点钟上操,晚上初至三三点又上夜操。操场上点着大火把如同白日。并日夜轮值警卫。操练和警卫时,每个团练头缠青色布条,穿马褂,挎大刀,有数人有洋枪。乌烟瘴气。尤其是罗甫廉个人花了一多元买一匹大马,经常街道驰骋,居然八面威风,不可一世。

    福瑞多军防卫严密,除值班警卫外,并设置“天桥”,由各处市集等地方,都店铺之瓦面上架搭“天桥”。并设夫每晚打巡逻。又隔岗、禽琶岗、笔街岗上设置楼。如生盗警以鸣锣为号,火警以打鼓为号,无论鸣锣或打鼓都规定一声长一声短为东;一声长两声短为南;一声长兰声短为西;一声长四声短为北。另有灯号和旗号,遇有甚么布防工作,即与县署联系,晚间防卫戒严口令也由县署颁。

    福瑞多军的武器随着精锐犀利。主要装备前装步枪,有数十后装快枪,还有两门老炮。

    广州于4月17日得知惠州乡绅叛乱,并于当天下午得到英国澳门使馆的外交照会。英国领事的反应如此之快,足见他们和惠州的反动乡绅早有勾结。

    4月20日,我带领广州卫四个青衣千户,出广州讨贼。我叫张彪,字静初,家里是行商出身。但我不爱做生意,却佩服取得虎门大捷的朱雀军,便1840年底加入了他们。

    由于我家里非常配合南洋总局对行商的整合,我也平步青云,被第一批选送黄埔讲武堂,毕业后一直白云山大营担任兵教官。

    共和夺取武汉以后,各州设锦衣卫,我便出任广州卫指挥使,大都尉衔。共和已经抛弃了清廷来惭愧,我自从军以来,居然一战未打,就成了共和军早的二十名大都尉之一。但惠州之战,证明了我无愧这个军衔。

    我率领广州卫青队于4月20日由广州出取道增城县、博罗县直趋惠州。因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沿途的老姓都争相欢迎,挑茶送水的人不绝于途。锦衣卫每到一处,下属的宣传队即四处活动,宣传“合营入股”和“乡以下公司化”的作用和意义。至于所到各地城乡的墙壁,乃至土地庙和路旁的大树上,都满红红绿绿的革命标语。

    锦衣卫住宿的地方,临走的时候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向居民借用的东西,都归还清清楚楚,如有损坏,均照价赔偿。

    每次临走前,各户便向附近居民告别,问明借用的东西还清没有,然后部队才开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