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匪鼠据江宁,截断漕运,杭闽钱粮不得北运。”清廷现的体仁阁大学士,林则徐林大人,为此焦急万分。

    他的学生,道光二十年的进士冯桂芬一旁伺候着:“老师可曾考虑海运?”

    “海运?”林则徐一愣,“从乾隆朝开始,就有南粮海运的尝试,关天培也是押运海路粮船得到太上皇的赏识,才卓拔为总兵。可是,一来沙船比剥船昂贵,二来万漕工顿失生计,所以一直不得推广。”

    “老师,今时不同往日。现下漕运已被截断闽浙两省孤悬南方,唯有海路方通。”

    “你说得有道理,可该怎么经办呢?”

    冯桂芬早有准备,递了一份手札过去,却是好大一篇章。《论外**舰之制造》

    “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技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本巨用繁,初办恐无利可图…。非有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为众商所深信之负,为之领袖担当,则商认必多顾虑”一必准其兼运清粮,方有专门生愈,不至为洋商排挤。”

    这篇章,其实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舰的制造法为题头,随后谈及只是造军舰,造船业定然入不敷出。所以又要造民船。而民船必须运营,方能盈利。于是要建轮船招商局,垄断漕运。而为了轮船招商局的盈利能够用于船政,则必须要将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

    “林一呀,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你这折子,给肃堂他们看了,也必然是赞赏的。可是关键要用人得当才行,再好的想法,没有合适的人去做,总归流于空谈。”林则徐叫着冯桂芬的字,语重心长的说。

    “老师的意思是……”

    “林一,你来操持这个轮船招商局如何呀?”

    “弟子……”冯桂芬想推辞两句。

    “你的想法,你来办。事不宜迟,你今日回去就做准备,我明日将这手札叫章京们写批复,下策令。”

    “蒙老师看重,学生一定心竭力,将这轮船招商局办好。”冯桂芬十分激动,他趁热打铁,“学生再保举一人,来主持船政局。”

    “好啊,是谁呀?”

    “厦门道台沈葆桢。”

    “不妥,”林则徐当即拒绝了。

    “老师,船政这种洋务,只能选通商口岸。五个通商口岸,广州被匪共占据,上海洋人气势太盛,难免掣肘。宁波离匪太近,恐不安定。福州是省城,又有反入城的风波,与洋人间隙还。只有厦门,既开风气之先,又不像上海有那么多洋人碍事,而且幼丹警醒干练,正是难得的干才呀。”

    林则徐只是不允。

    冯桂芬心下明白,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林则徐这是要避嫌。他不再坚持。

    第二天,冯桂芬的手札果然就批了下来,同时还有军机处的《奉策令》,让冯桂芬前往天津,主持轮船招商局。

    同时以领班军机大臣肃顺的名义,命令厦门道台沈葆桢主持船政局。原来冯桂芬绕过林则徐,直接给肃顺上表章。肃顺也是干练的人物,知道沈葆桢的才能,当即就准了。

    冯桂芬到了天津,详细打听海运的的内情。天津本来就是清代海运的门户,每年都会接收一定数量的漕米,所以剥船、水师、税吏等等人物不少。可近两年由于南方的战事,这些人都失了生计,混天津街面上无所事事。

    冯桂芬直隶总督衙门,等地了布告,招收懂海运的人手,开出十金圆券一个月的薪水,一时应者云集。随后,他只身从海路前往上海,上海租界里,挂出了“募集股本”的牌子。出乎意料的是,应者寥寥。

    今天,3月15日,到上海一个月了,一筹莫展。这时候,有客来访。

    冯桂芬一看帖子,原来是两淮都盐转运使李鸿章。他不喜欢李鸿章这个人,觉得他太奸猾,不像个读书人。但官场礼节,他还是笑脸迎了出去。

    李鸿章进得屋来,大大咧咧往茶几边上一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赞道:“好茶,西湖龙井。”

    冯桂芬不得不赞叹一番,双方又探讨了半天茶艺。

    末了,李鸿章说句:“叨扰了,告辞。”

    冯桂芬不由得一愣,心说:“这人……”

    李鸿章却顿住,问:“林一兄,莫非有什么为难事?且让我猜上一猜,轮船招商局募股不顺利。”

    “转运真是神算。”

    “我介绍个人给你认识,吾家安徽同乡,胡光慵,庆馀堂大掌柜。少年有为呀。”

    “他肯认股?”

    “他虽然富甲一方,可手上的银子却是远远不够,不过呢,他近帮小弟筹办‘采运局’,一来呢,是为兄弟的税警团筹集军饷,二来是办理外债。”

    “借外债?”冯桂芬不由得心里一寒,“我这轮船招商局可是只认华资,不准洋资注入。我京师怎么没听说你的采运局,莫非你是私办的?”

    “哎呀,现时局艰难,大家都为大清找出路。林一兄就不要这么死板了。”

    冯桂芬虽然不会做生意,但并不笨,他一下子就想清楚了其关窍:李鸿章私办采运局借外债,没有得到朝廷认可;要办轮船招商局是朝廷的意思,如果通过采运局募股的话,那就等于朝廷默认了采运局的存;以后采运局要是出了什么岔子,自己就得和李鸿章一起担着。

    这时候,就听见李鸿章说:“放心,林一兄,借债而已,有借有还就好,绝不会让洋人趁机入股的。债务和股份,洋人一向分得清清楚楚。再说,朝廷已经借了一千万英镑,以此为准备金了八千万元金圆券,明年还要八千万。还乎轮船招商局这几十万两吗?”

    冯桂芬一想也是,就有些动心了。

    李鸿章趁热打铁:“我李鸿章别的本事没有,为朝廷分忧那是没话说的。只要老兄你点头,我手下边刚卖出去的盐引,30万两的现银,立马先垫出来给你,丁日昌的上海洋炮局,头三年免费给你修船。几个外国船东,好像有些旧船要卖,我去给你问问。”

    冯桂芬犹豫了半响:“好……!”
………………………………

17 桂林

    时间:2012…04…30

    4月10日

    “哎呦。”广西巡抚邹鸣鹤一脚踹报信的兵丁身上,兵丁没怎么着,邹鸣鹤自己却扭了腰,哼哼哧哧的坐太师椅上喘气。

    也难怪他生气,两年前太平倡乱,桂省提督向荣追击太平军而去,当时的广西巡抚因为赋靖地方不力,被道光罢职。邹鸣鹤当时京,对着道光大谈了一通如何据办团练,力行保甲的“剿匪之道”,得到道光赏识,补了广西巡抚的缺。

    赴任后,他不惜银响,晓谕各属立时起团,桂林近郊登记成团者5万余众。邹鸣鹤煞有介事,亲赴城郊校阅了2万名练丁。之后,他上疏吹嘘说:团练“虽不如官兵之全队整齐,而普力均多强壮,刀矛火器亦颇足用”,俨然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准军事力量,又骗得皇帝温旨嘉勉,认为团练可作依恃。

    本来他以为,匪北上湖南,自然顾不得广西,谁曾想,石达开、庞天寿等人居然带领一支4000人的队伍,夺了浔州。

    好这支“广威军”只是掩护共和的侧翼,扼住西江和浔江,没有找邹鸣鹤的晦气。太平军和共和又吸引了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邹鹤鸣靠着瞒上欺下,广西对付着。

    可进入西洋历的1845年,广威军兵分两路,石达开东取梧州,庞天寿北上柳州。邹鸣鹤得讯,立马各派出一万人,驰援这两城。可没曾想,等援兵到了城下,两座大郡已经改姓“共”了。

    随后,荔浦打了一仗,一万五千团练和广威军火铳厉害,还有洋炮。

    邹鸣鹤无法,只好重沿着阳朔、塘、塘,“节节设防,以资堵御”,摊子铺得颇大。就今日,广威军强取阳朔马岭,直冲临桂县塘,据省城十余里,已经无险可守。

    “丞,”桂林城守一旁劝道,“匪共势大,洋枪洋炮难以抵挡,只有借着省城的城墙,方能一战。”

    邹鸣鹤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下令收缩战线,放弃了象鼻山、古牛山、东洲、将军桥等城外险要,连城外街区也不屯兵设防。将团练、绿营全部撤守城垣,居民大批迁避。城一下子聚集了超过两万名兵勇。

    这时候,塘广威军驻地,广威军将军石达开,观察使庞天寿等军官正争论。

    “兵贵神速,”庞天寿作为广威军的高指挥官下命令,“全军马上向桂林突击。”

    “不可,”石达开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