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破产的那些呢,制造品没技术优势,没数量优势,那就只好价格优势了。价格优势怎么来的?残酷的内部剥削。大范围的传统经济破产瓦解。于是,破产农民和进步青年,将憎恨的目标转向买办。他们投身于**,要摧毁常凯申所代表的买办经济体系。那些进步青年不是什么高级领导人,而是千千万万高喊着为了国,前进而舍生忘死的基层指导员。

    “你要知道,摧毁传统乡村经济的,不是**,而是买办。乡村农民,小地主种粮竞争不过美国面粉和东南亚大米,开作坊不是大城市式作坊和洋货的对手,还要承受苛捐杂税的盘剥,所以只能破产。破产越多,憎恨越烈,愿意追随毁灭旧世界的人越多,飞蛾扑火的热情越高。”李颖修后总结说。

    “我们不是买办。”楚剑功反驳道。

    “对,我们不是买办。但摧毁农村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过程,我们同样有可能成为广大失地农民和破产地主憎恨的目标。如果所有的破产地主和自耕农飞蛾扑火一般来和我们拼命,你怎么办?我退一步还可以做胡雪岩,你呢?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说了这么多,你准备怎么办?”

    “话题回到缫丝厂。”李颖修说,“我决定广东境内,选取一些田地,作为专用的桑田。我量找一些自耕农,避开大地主。这些自耕农呢,我会指导他们,成为专门的养蚕户。然后我们将这些养蚕户,组织起来,建成一个收茧网络。”

    “这个收茧网络,就是我们乡村建立组织的开始?”

    “太对了。由于我们控制着下游的缫丝业,那么这个收茧网络自然会受到我们的控制。以后,我们按同样的方法建立收粮网络,建立商品粮体系。”

    “后将这些网络统合起来,改组成基层的农村政权。”楚剑功插嘴说。“后,进行土改。”

    李颖修不由自主的皱了一下眉头:“土改……还是到时候再说。”

    楚剑功又想到另一个问题:“控制缫丝业,你有把握吗?”

    “人力无法战胜机械,乌合之众无法战胜组织。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的丝织业已经进入机械时代,丝绸生产技术已经超过了国。”

    从1750年至1850年这段时期,是国桑蚕的养殖朝着为科学的方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期这个过程是与养蚕从农民的家庭养殖多地向绷丝厂或较大的产丝企业养殖转移相一致的。尤其是意大利,许多埋头苦干的科学家和农学家就桑蚕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实验井作了大量观察。这些习性关系到桑蚕产丝的数盈和质盈。他们的研究现对增加蚕丝生产工业的效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是意大利,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实验表明,对词养蚕幼虫的养蚕房人工升温是极为有利的,这可以避免温有过大的变化。为保持蚕的健康,人们现充足的通风和相对干操的空气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建立温室。给养蚕户贷款。”

    “只要他们找我们借钱,他们就会服从我们,习惯我们的纪律,习惯我们做事的方法,终习惯我们的思想。”

    “现我们说回缫丝业。英国人和意大利人、法国人,已经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手动机械。现通行的是1825明的希思科特缫丝机和鲁瓦耶捻丝机。重要的,是采用蒸汽锅炉来处理绞丝。”

    “机械方面,需要采购吗?‘

    ”采购几台样机就够了,这些机械的结构很简单,另一个时空,继昌隆丝行就是自己仿造的缫丝机械。”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工人的组织,建立一个近代的企业,实现组织化生产。”

    “我们控制丝绸的利润能有多久?”

    “外国的桑、蚕品种不好,要垄断丝绸的利润,关键于控制蚕种和桑种。”

    “你对缫丝业怎么这么熟悉。”

    “因为我的有一篇论就是《继昌隆与民族资本》,里面的主线就是国缫丝业的展。对了,自动梳丝机是1880年明的,但实际上,目前已经具备了制造它的一切技术条件,找几个老工匠和织丝工人,我给他们讲讲要点,他们应该能够将梳丝机造出来。”

    “太乐观了。”楚剑功不以为然。

    “造不出来也没关系。”李颖修笑了,“我们重要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用缫丝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工业化的组织。”

    “是啊,组织万岁。你为什么不仿效英国人,从棉纺织业上着手呢?”

    “因为棉纺织业的技术优势英国人一边,而丝绸业的总体技术优势我们一边。至少桑、蚕的品种,以及生丝的质量上是这样”

    “而且,”李颖修补充说,“相对于棉纺织业和粮食加工,缫丝业的影响面比较小。这样,我们可以从容的摸经验。万一有些事情我们做错了,局面也不至于败坏到不可挽回。”

    7月19日黄埔

    荒凉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大风吹拂之下,三面大旗猎猎作响。左边的大旗上大书“彰武军节使”,右边的大旗上写着“骁骑卫大将军”,间的方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李”字。旗下站着一人,金盔金甲,手持金剑。

    他的面前,一派军官单膝跪地,那大将军说道:“监军建队上。”只见那一排军官的头顶上飘出一排排的金色的数字:

    忠诚+10,勇敢+10,团队+10,必杀技招率+50%……

    一排金光乱晃,楚剑功耳朵里嗡嗡作响,他又惊醒了。

    自己又做怪梦了。上次做这样的梦,是朱雀军湖南开营的时候。而这一次,是黄埔讲武堂开学。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不知道以后开陆军大学会梦见什么。

    拥有一支传奇般的干部队伍,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可谓每个统帅的梦想。

    但是,从来就没有传奇。指导员,也不过是冰山露水面上的部分而已。深藏于水下的,是如同蛛网般的组织。自己梦那魔力般的口号,真正的版本是“支部建连上”,支部,由具体的成员组成的组织,而非形单影只的孤胆英雄。如果组织毁灭了,就算把每名士兵都冠以指导员的头衔又能怎样呢?

    前段时间选出的一千七名守阙锐士早已经整队完毕。楚剑功骑着马,向着黄埔行进。前几天就已经选定,讲武堂设黄埔,广东水师的老营。

    楚剑功和李颖修之所以选定黄埔,完全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就是要按黄埔模式,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

    这支干部队伍,依附于组织之上。组织堕落了,这支干部队伍也就毁灭了。出于自我求生的本能,这支干部队伍也会追求组织的纯洁性,特别是组织的预设目标还没有达成的时候。另一个时空,有个很简单的例子,1927年的8月1日,那么多的黄埔子弟,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功名利禄,跟着几乎已经毁灭的组织走。

    现这一个时空,楚剑功希望的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即使楚剑功和李颖修出了意外,残存的守阙锐士们也会继续走下去。不知道道路如何不要紧,受到沉重打击也不要紧,只要组织的传承还,就一定可以成功。

    一千七人,实太庞大了,特别是对于只有四名教官的黄埔讲武堂来说。楚剑功没有办法,昨天已经进行了一次筛选,识字的多人为第一期。不识字的一千多人为预备第一期,他们将半年的识字课后成为黄埔讲武堂第二期。识字的标准非常的低:会写自己的名字,会从1数到100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军,现,楚剑功他们已经来到了黄埔,李颖修,陆达,杰肯斯凯等人已经等这里了。

    “同袍们,今天,我们黄埔讲武堂,就正式开班了。”

    众人欢呼起来,三十名礼兵十人一组,对天鸣枪十响。枪声很整齐,给场上带来几分肃穆。

    “预备第一期的一千人,按区队带回,下午开大会。”

    区队长们开始吹哨子,整队。守阙锐士们排成单人纵队,去营房。现,场上就剩下多名第一期的学员了。

    “现,我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教官。”楚剑功大喊,“第一位,基本战术教官,杰肯斯凯。”

    杰肯斯凯今天把皮鞋和衣服上的铜扣擦得蹭亮,他踏上一步,举起佩剑,行了个法国近卫骑兵的持剑礼。

    “第二位,是参谋统筹教官,肯尼夫莱特。”

    肯尼夫踏上一步,干净利落的行了个美式军礼。

    “第三位,工程与测绘教官,范流。”

    范流懒洋洋的走上一步,挥了挥手。

    “第四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