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阿尔布雷希特正式开讲了。

    “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曾在“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并深受邻近的汉萨同盟的海外商业传统的影响,力主促进海外商业和殖民活动的发展。30年战争结束后,他开始将上述看法付诸实际行动。17世纪70年代,他派人探察几内亚,并于1682年创建非洲商业公司,从事对非洲的商业殖民活动。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我们在海外的商业殖民活动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近世以来,德国民间的海外商业殖民活动以汉堡、不莱梅等汉萨城市的商人走在最前列。1833年,汉堡商人开始在非洲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带建立商站。1844年,赫兹父子商行涉足东非。60―70年代,汉堡的沃尔曼商行已在加蓬到喀麦隆之间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大批商站,它的班轮定期航行于西非海岸,以至汉堡酿造的杜松子酒成了黑人最爱饮的酒之一。在南太平洋地区,汉堡的高德弗罗伊商行于1857年开始在萨摩亚购买土地,并逐步控制了这一带的大部分贸易,从而获得了“南海之王”的美誉”

    “我国正式建立的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在西南非洲。19世纪40年代起,总部设在巴门的莱因传教会开始在此传教,成为我国控制这一地区的先声。1868年,该地区爆发了规模浩大的部族战争,包括所有英国人在内的欧洲人全部撤走,但莱因传教会的先驱已经在这个地区扎下根来,他们选择留下,并首次向政府提出保护其在西南非传教站的请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882年11月,不莱梅商人吕德里茨在西南非洲的小河河口向当地的贝塔尼人酋长购买下第一块土地,并请求帝国政府予以保护。1884年4月24日,我国驻南部非洲领事,照会开普殖民政府,称德国已将吕德里茨所占土地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这一天便是我国殖民历程的开端。它结束了德国没有殖民地的历史。据说,当时年迈的威廉一世陛下听到这一消息后热泪盈眶,声言自己终于在归西时‘可以正视大选帝侯了’。”

    “我国民间在西非地区的拓殖历史悠久。1827年,以德国人和说德语的瑞士人为主的巴塞尔传教会开始在丹麦人控制的黄金海岸一带展开活动。19世纪50年代,不莱梅传教会也在这一地区建立起传教站。沃尔曼、亚琛等德国商行也纷纷在这一地区建立起商站。但是德国人在西非的活动受到英国的排挤。到19世纪80年代初,德英两国在多哥的争夺尤其激烈。1883年,英国人威廉・劳森在多哥的阿内乔策动排德阴谋,结果遭到正在附近海域的我**舰“索菲娅”号的镇压。在喀麦隆的杜阿拉,德英两国商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以至汉堡商人兼船主阿道夫・沃尔曼等正式请求本国政府直接对喀麦隆实行帝国保护。1884年5月,俾斯麦首相任命驻突尼斯总领事、探险家纳赫蒂加尔先生为驻西非领事,前往管理该地区的德国权益。1884年7月初,纳赫蒂加尔到达多哥的阿内乔,并宣布多哥置于帝国的保护之下。7月中旬,纳赫蒂加尔又先于英国一步,到达喀麦隆,与当地头领签订了建立保护国的和约。同年10月,我国政府正式宣布上述地区处于德国的保护之下。”

    “关于德属东非,早在19世纪30年代,汉萨同盟一些商行开始在桑给巴尔从事商业活动。1855年6月,汉萨同盟进一步与桑给巴尔苏丹签订贸易条约,以确保其在该地的商业地位。后来这一条约的权利为德意志帝国所继承。到1888年,我国与东非的贸易额已达600万马克,三倍于英属东非公司。1884年9月,卡尔・彼得斯博士偕非洲探险家普法伊尔、商人奥托等经伪装前往东非。他们于11月初到达桑给巴尔,随即深入内地。之后,彼得斯和当地土著首领们共签署了12份保护协定。1885年,德属东非殖民地正式成立,并在柏林会议上被欧洲各国所确认。”

    第一部分讲完了,包括威廉在内的台下的听众们都听得饶有兴致。从阿尔布雷希特的讲解中,人们知道了俾斯麦在1884-1885年之间获取的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成就。

    天上不会掉馅饼,德国对任何一块殖民地获得都是和英国发生过直接争吵的。

    只不过,俾斯麦巧妙的利用当时英国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而使英国不得不做出让步,或者说这些殖民地是英国为获得德国的支持支付的“代价”。

    大国之间的外交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俾斯麦的伟大就在于他把握住了那转瞬即逝的不到两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接下来,阿尔布雷希特讲到了德属各个殖民地的人口分布,气候和资源禀赋,物产如何等,威廉听后一一牢记在心。此外,阿尔布雷希特还拿出不小的篇幅,专门讲述了位于南部非洲的两块葡属殖民地的情况,分别是葡属安哥拉和葡属莫桑比克。在他看来,这两个地区是整个非洲除英属南非外最适合白人居住,同时也是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并暗示,获得这两块殖民地,将使德国的“非洲帝国”事业呈现出“伟大的气象”。

    第三部分是整个报告的重点,同时也是银行家和经济界人士最为关心的。

    但是威廉却已经没有了听下去的兴趣,因为和投资有关的细枝末节的小事不是他应当关心的,也不值得去浪费有限的精力。更何况,对于他这个从互联网时代穿越而来的经济地理通来说,阿尔布雷希特的那些见识自然有些落伍的,他会想到10年之后一棵三叶橡胶树的价格可以抵得上一个德国工人二十年的工资吗?

    赫伯特见此情景便紧跟着威廉走了出来。

    “陛下以前的时候不是对非洲殖民事业很有兴趣吗,怎么不愿继续听下去。”赫伯特不解的问道。

    “我感兴趣的是如何在非洲获得新的土地,而非怎么在土地上种庄稼。”威廉冷哼一声说道。

    说到这里,威廉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话锋一转道:“听说俾斯麦首相年轻时做过9年时间的农场主,庄家从种到收、再到卖给粮食贩子,他样样精通。镇上农协会的农科书籍被他看了个遍。甚至在卖出羊毛的时候和小贩们讨价还价他都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这些轶闻可都是真的吗?”

    这些都是威廉前世从《俾斯麦传》上看到的一些有趣内容,当下无事,便想求证一番。

    “陛下说的不错。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克罗夫特庄园辛苦经营了很多年,据他后来说,如果不是那段时期使您养成了讲求实际的习惯,并积累了大量知识,是不会有后来的成就的。”赫伯特十分认真的点点头道。

    两人闲聊了一会,报告结束后,威廉又返回会场,做了简短的发言。

    发言稿是外交部提前拟好的,主要是肯定了非洲对于帝国的重要性,以及鼓励德国公民前往各个殖民地拓殖和投资云云,威廉依样念完便是完成了任务。

    ……………………………………………………

    这是自由的第一本书,希望兄弟们多多支持,多多推荐!
………………………………

第三十三章 图穷匕见

    随着殖民局宣传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普通的德国公众更多的了解了祖国在遥远的非洲还有那么一大片土地,而且非洲也并非白人无法生存的地狱,在多哥兰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有德国商人在那里建立起小有规模的甘蔗和可可庄园,生产的砂糖和可可豆全都运回国内销售。

    一时间,人们对帝国在非洲的成就感到十足的喜悦和自豪。从民间到议会,人们对俾斯麦首相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另一边,布莱希罗德在出清大部分筹码后,开始了最为疯狂的裸卖空。

    他以巨额的资金和凶悍的操盘手法,操作柏林和法兰克福交易所的几只重要股票,造成德意志银行、巴登苯胺化学公司、北德畜产品公司和梅斯钾肥等股票价格往往在一天之内振幅高达20%。

    少部分散户踏准了他的节奏,通过保证金操作,一天就能使本金翻翻。但大部分投资人却因为过于浮躁,或者说无法战胜心中的贪婪和恐惧,亏损了不少。

    经过三周时间,布莱希罗德成功在较高的位置,建立起高达3亿马克的裸卖空合约,其中最主要的标的德意志银行占两亿马克,其他几家对英国市场依赖较强的公司合计约一亿马克。

    以这德意志银行作为主要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