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赫伯特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

    罗素离开后,他急忙向德国驻雅典的公使求证这一消息。

    顺利完成任务,罗素心情大好。其实早在开战前,比洛代表威廉便已经在伦敦和英国政府达成了大部分共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半岛地区的自由贸易。

    其实意大利作为地中海地区的海军强国,虽然某些时候可以为英国所利用以对付法国,但是近3000万人口的大国怎么说也不会那么容易控制。两国经常就贸易问题发生争吵,为了尽可能笼络住意大利,英国只好通过调整税率以较低的价格向亚平宁地区供应煤炭。

    英国之所以强烈反对肢解意大利原因在于,法德奥三国打算将意大利肢解后分别纳入各自的关税同盟内,这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挑战,是英国所不能接受的。

    为此,比洛代表威廉向伦敦方面做出了妥协。威廉承诺,从意大利分裂出的四个国家都无条件执行自由贸易原则。为此,赫伯特责成德国驻巴黎和克拉科夫大使向法奥两国通报了此事。

    原来,威廉在和曼宁会谈后,德国经济学界便开始着手论证德国和威尼斯建立关税同盟的可行性。

    最后,一种权威的看法――来自米兰的商务参赞乔治敦的报告――认为,和德国的关税同盟将严重损害伦巴第的贸易,进而影响到威尼斯政治的稳定。他认为,在意大利原有的里拉经济区内,维持自由贸易原则对威尼斯和伦巴第地区最为有利,对德国亦有很大的好处。

    基于此种考虑,德国不得不压制法国将教皇国纳入其关税同盟的要求。至于奥国,由于其对那不勒斯的贸易量有限,而自身也难以为后者提供必要的商品,所以关税同盟是可有可无的。

    翁贝托国王宣布投降后,法军和德奥联军分别收缴了皮埃蒙特和波河前线意大利军队的武器。

    紧接着,波河方面军中,来自那不勒斯的军官又被奥军重新武装起来,打算在近期迎接他们的摄政王的到来。

    同时,皮埃蒙特地区的意军中来自中教皇国领地内的军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被法军重新武装。这是战前两国便已经达成的默契,教皇国的陆军由法国掌控,并且法国将在罗马派驻军队。那不勒斯的陆军则由奥地利帮助重建。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特里亚农条约

    整场意大利战争从宣战之日算起,总共进行了14天,因此也被称为“双周战争”。 战争彻底结束了意大利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历史,并在随后的特里亚农会议后,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局面,这是继1871年以来的又一大变局。

    ――《晚近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史》保罗-约翰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893年1月下旬,决定意大利地区未来命运的大国协调会议在巴黎郊外的大特里亚农宫召开。

    法国外长塔列郎作为东道主主持了会议。

    德国、奥地利、英国和俄国的派出外长级代表出席会议,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威尼斯-伦巴第王国、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以及教皇国也均派代表列席了会议,并参与了有关部分的讨论。

    会议上,各国代表以英德在战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为基础展开了利益分配的谈判。

    德国的会议代表,外交国务秘书比洛表示,由于战争进程十分简短,翁贝托国王在还拥有强大舰队以及相当陆军力量的时候便果断放弃抵抗,因此,皮埃蒙特王室应当被保留,撒丁岛亦不应交由法国。

    这一看法得到英国和奥地利代表的支持,法国、以及作为法国盟友的俄国虽然反对,但是经过几次辩论后,塔列郎最终放弃了他在三国维也纳草约中提出的这一要求。

    由于直到战争结束,法国陆军主力还被阻止在阿尔卑斯山以外,在**登陆的两个师的部队也被驻守于皮埃蒙特的几个精锐意大利步兵师所阻,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所以,纵观整个战局,迫使意大利投降的决定性战果都是德军的功劳,法军的功劳除了吸引了部分意大利陆军外,便再无其他。

    联军的决定性战果,一个是来自于德军在伦巴第的突破,北路德军先后占领了米兰、帕尔马等城市从外线对波河意军形成包围;另一个是来自于意大利海军内部的叛乱――这同样是由于德军对威尼斯的进攻所引发。

    经过一整天的争吵,塔列郎代表法国撤销了原本的要求,不过他希望法国在其他方面获得一定的补偿。

    当最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剩下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

    自由贸易原则被再次重申,两西西里的波旁王室宣布复国,这些都是既定之义。

    威尼斯-伦巴第王国被承认,但是按照传统,这个王国不设国王,由威尼斯和伦巴第议会选出的总督担任首脑。

    教皇国和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的边境遵照1860年以前,而非以后――这是德、法、奥三国所共同坚持的,因为1860年后,撒丁王国获得了罗曼尼亚,其领地首次延伸到亚得里亚海岸,相对的,教皇国则损失了该地区,而不再和威尼斯接壤。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意大利王国分裂后的国际关系继承问题,以及经济和货币问题。

    按照英国的建议,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将继承意大利王国原有的国家权利,比如债权债务、殖民地、国际条约等等;同时英国还建议以意大利中央银行现有的黄金为基础,通过一次性贬值,使现有的里拉纸币和英镑挂钩,可以在伦敦自由兑换。

    这一明显偏向撒丁-皮埃蒙特的建议自然遭到大陆三国的反对。

    最后经过反复协商,决定以法国财政专家茹拉提出的财富净值原则解决经济方面的一揽子问题,不过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继承意大利王国原本的国际地位是无须争议的,这是实力所决定的。

    意大利解体后,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占有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和人口的五分之二;威尼斯-伦巴第虽然经济总量不低,但是人口和面积小了很多;至于两西西里王国和教皇国由于基本上没有工业,所以经济总量低得可怜。撒丁-皮埃蒙特王国依然是其中最具实力的一极。

    按照法国人的办法,意大利政府的所有资产都要评估折价,然后以此来确定里拉纸币的最终币值。

    历史上,意大利在1866年统一后的很长时间内采用金银复本位货币,并且为了维持超出国力水平的军力,超量发行了大批里拉纸币,这些纸币是不能和黄金自由兑换的。吐火对已经随着政权的解体而作废飞纸币不加回收,那么势必引发意大利地区民众的不满和政治的不稳定。所以,早在战前的维也纳会议的时候,德、法、奥三国便已经简要的商议过此事,当时约定以国际贷款的方式全盘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这一方式将涉及到军舰、武器、国有土地一级殖民地的分配,十分麻烦。期间还会涉及到是按照纳税额度分配,还是按照人口数量或者领土面积分配的一系列难题。

    所以,法国财政专家提出的资产折价评估法免去了这些麻烦,最终各国分到的财富的多少将取决于各自国民手中纸币的数量。

    这个办法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那些眼看要作废的里拉纸币基本上可以恢复到原本的名义价格,毕竟意大利政府手里的资源还是不少的。

    海军全部军舰和港口设施估价1200万英镑,陆军装备500万英镑,北阿比西尼亚和南部索马里殖民地分别作价450万英镑和20万英镑,50万公顷的国有土地估价500万英镑,其他资产比如铁路等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分配,不计入金额。

    这其中,除了殖民地外,其他资产基本上反应了真实的价格水平,按照英法两国的授意,直接就被撒丁和那不勒斯两国瓜分完毕,所需资金则由他们背后的金主以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

    教皇国不设立海军,而新建陆军采用法制武器,因此什么都没要;威尼斯则只接收了一艘旧式巡洋舰和几条小鱼雷艇,总价值不到10万英镑。

    这是按照威廉的指示办的,因为只有威廉知道,意大利海军唯一一条有价值的军舰――伟大的加里波第级――此时还在船台上,其他那些铁甲舰和巡洋舰无论装甲质量还是设计式样都已经显然落伍。在德国新建装甲巡洋舰面前如同一堆破铜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