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曼宁先生,我相信您的话都是真实的。同时,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减少战火对意大利人民的创伤,我决定接受您的建议率领‘杜里奥’号军舰脱离意大利王国海军。不过我希望您能早日让我见到阿方索摄政王殿下,因为这条军舰将属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的海军。”库里尼奥喜形于色的说道,此刻他似乎已经想见自己成为两西西里王国海军司令的光荣时刻。

    曼宁自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还再三保证了“杜里奥”号在威尼斯停泊期间的安全。

    随后,鲍尔和曼宁一道乘坐小艇回到岸上。

    库里尼奥则迅速召集心腹军士把三名来自皮埃蒙特和撒丁岛的军官和一些士兵控制起来。

    随后,他向旗舰报告说,鲍尔已经逃往威尼斯,军舰已经恢复正常秩序。舰队司令在派人确认消息属实后便起锚出港,“杜里奥”号也跟随出港,不过出港不到一小时,“杜里奥”号打出旗语说轮机损坏,需要返港修理。

    可是,德军在清晨已经占领了威尼斯,炮兵部队随时可能到达,所以当“杜里奥”号开足马力调头返航时,舰队司令便知道事情已不可为,加上手头的军舰实力不强,所以只能无奈的离去。

    就这样,“杜里奥”号重返威尼斯港,不过舰上意大利王国的国旗早已落下。

    两天后,德军攻陷米兰,意大利最大的军事工业中心陷落;四天后,法军两个步兵师在法国地中海舰队全力掩护下,在**登陆;八天后,意大利刚刚动员起来的后备军发生叛乱,一帮那不勒斯和罗曼尼亚的下级军官软禁了全部高层军官,而后宣布效忠教宗。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翁贝托国王欲哭无泪,而且也让英国彻底死了武装干涉的心思。

    即使此前极力主战的皇家海军将领们也都瞠目结舌搞不明白若大的意大利王国说完就完了。

    虽然此时表面上,王国海陆军主力仍在,但是早已是军无战心。

    英国人的消息是何等灵通,早在“杜里奥”号的叛变后,英国驻罗马大使便向国内发出急电,称务必早下决心,争取和法德两国之一达成妥协,因为意大利必将迅速崩溃。

    而随后的事情也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杜里奥”号的叛变后,先是海军内部进行了大清洗,来自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军官被集体关押,不过由于动手顺序没有计划周密,结果一名那不勒斯船长先在自己的船上清理了门户,当时他的船刚刚从第勒尼安海巡航归来,在快进塔兰托港时,得到消息,随后他带领军舰快速离港而去,驶往法国土伦。

    海军的一系列事件令陆军内部的非嫡系军官们也深感度日如年,生怕那一天被集体关押起来。至于叛乱那是不可能的,翁贝托国王和他的嫡系精锐就在身边,而陆军叛乱比起海军要难办的多。

    不过艰难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德军攻陷米兰后一路南下,一周时间内,接连占领了不设防的帕尔马和摩德纳。至此,翁贝托国王终于决定投降,而投降之前,他连动员军队向对面的德军阵地发动一次进攻的勇气都没有了,因为他担心军队会趁乱脱离控制,那样一定会危害地方。

    同时,英国政府的特使也来到波河前线的军营里,特使带来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承诺:皮埃蒙特王室不会被废除,至于翁贝托依然可以继续当国王,如果他愿意的话。

    1893年1月13日,翁贝托在位于波河对岸,罗维戈的德军军营向威廉递交了投降书。

    “翁贝托国王,您以一位军人的勇气和担当证明了您是皮埃蒙特人真正的国王。我代表联军统帅部接受贵军的投降请求。”

    两位年龄相仿的国王在一年前还刚刚亲密的交谈过,此时却一个是胜利者,一个变成了败军丧国的俘虏。

    法国《费加罗时报》记者用照相机记录了威廉受降的瞬间画面,这一画面成为隔日出版的《费加罗时报》的头条新闻。在图片的边框下,配发了一句辛辣而幽默的点评:任何一个大陆小国妄图借助英国的帮助而获取和其本身不相称的领地或者财富,其结果都是悲惨的。

    数日后,当谢林公爵偶然间看到这张报纸,禁不住笑道:“这不是拿英明神武的弗里德里希大王当空气吗?”

    此时,他已经知道他的首相位置将由瓦德西伯爵接任,而他本人在帮助威廉度过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后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德协调

    诚如德国国内很多人不理解德国为何要联合法奥分解意大利一样,英国外交部在事发后一直认为这是德国受到法奥两国的请求乃至胁迫的结果。

    且不论瓜分后的利益如何分配,仅仅意大利王国的消失,对于法国或者奥地利都是地缘战略上的巨大成功。

    法国消灭了其在地中海的最大竞争者和英国的潜在盟友,奥国则终于可以安心的占据的里雅斯特和萨尔玛提亚而不用整天担心那些来自罗马的民族主义叫嚣。

    所以,当翁贝托国王已经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英国驻柏林大使罗素找到了赫伯特,开门就说:怎样才能保证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的领地和翁贝托国王权利不受侵犯?

    作为意大利分裂后实力最强,同时在陆上和法国接壤的撒丁-皮埃蒙特王国依然是英国竭力想要扶持的对象。

    “三国的草约你已经看过了,既然意大利政府选择了武装抵抗,那么皮埃蒙特王室要被驱逐,撒丁岛则要交给法国的。”赫伯特眨眨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

    “如果英国确信将为保卫皮埃蒙特而战斗,德国是否与英国为敌?”罗素谨慎的说道。

    “在三国一致行动的前提下,这是必然的。”赫伯特毫不犹豫的耸肩道。

    “这么说,你们在维也纳的草约就已经决定了意大利的未来了?这可是英俄两国都没有参加的会议。”罗素微笑着说道。

    “不能说决定,只是意向而已。”赫伯特也嘿嘿一笑说道。

    “侯爵,我受女王陛下和格莱斯顿首相的委托,希望能寻找保全皮埃蒙特王室及其领地的办法,并且意大利已经解体,法国也应该达到满意,为何非要再强占撒丁岛呢?德国如此纵容法国在地中海的扩张是想要法德联手挑战英国的海上权力吗?”罗素以诘问的口气说道。

    “当然不是,德国无意支持法国挑战英国的海上权威。我国对意大利政策的调整乃在于波旁和哈布斯堡两位君主强烈的希望恢复教皇国,而翁贝托国王不愿意放弃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前者。因为威廉陛下认为,当前局面下,帮助教宗恢复在中意大利的统治是有必要的,一个贫穷而内部不团结的意大利乃是民族主义和革命的温床,一旦外力引发局面失控那么必然会殃及周边的所有君主国。就这一点,比洛曾在伦敦取得了金克尔外长的理解,您应该知道的。”赫伯特耐心的解释道。

    “所以,我国才在战争爆发后保持了克制的态度。但这并不等于,对意大利的安排是把英国排除在外的。英国在地中海地区有着传统而广泛的利益,格莱斯顿首相的联合调解机制也要求地区性冲突必须由五个大国共同协商解决,而威廉陛下对此亦极力支持。”

    “我什么时候说要把英国排除在外!这不符合欧洲的外交规则。呵呵,所以说我们三国之前达成的只是意向而非决定。”看着从未发过火的罗素有些着急的样子,赫伯特赶紧笑着解释道:“其实女王和格莱斯顿首相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德国绝不会做出怂恿法国挑战英国海上权力的傻事。相反,我本人竭力希望英法两国就最近的湄公河争吵采取最为克制的态度,把事情平息下来。下周,我们三国将要在巴黎召开决定意大利前途的会议,届时我国会邀请金克尔外长参会,当然,吉尔斯也会到场。”

    听了赫伯特最后的这段话,罗素总算放下心来:“吉尔斯到场是否会讨论近东的局势问题?”他不置可否的问了一句。

    “这是基督教世界对于回教国家的战争,怎么能不讨论呢?”赫伯特用手指敲着桌子,心不在焉的说道。

    “最后,我还要好心提醒侯爵一句,希腊正打算动员他们的陆军,一旦土耳其把主力集结到小亚细亚,那么巴尔干可能要着火。”

    “哦……”赫伯特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

    罗素离开后,他急忙向德国驻雅典的公使求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