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技能系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转角,赵二愤愤不平:“主公,这人心真黑。。。几句话的功夫要了咱们六十金,还什么都没有给咱。。。!”

    秦帆劝解道:“为将者,不能拘泥一时一地,当全盘审慎考量!”

    赵二闻之默然不语,跟着秦帆回到大堂。

    大堂内,小荻正帮着胡氏照顾典满,吩咐两个伍长清点、看护辎重。秦帆一阵感慨,小姑娘终于长大懂事了。走过去,示意大家再安心等待半个时辰,先将就着吃些干粮充饥。

    又等了好长一阵,一个小厮才过来叫秦帆:“公子,请至柜台!”

    秦帆赶紧跟随小厮又到柜台。还是那个男子,抬头望了眼秦帆,开口便道:“房费三阶,一金者,衙役不查;千钱者,早晚一次;百钱者,严查盘检。。。”

    “一金。。”

    “还剩五间!”

    “全要。。。”

    “先付二十金,三日后再算账。”

    秦帆大方的给了男子二十金。

    “大堂右走尽头,人字甲、乙、丙、丁、戊五间房间。”又递上一卷竹简,便低头不再言语。

    秦帆接过竹简,发现上面写满了许多貌似隶书的小字,猜测这便是所谓的过所凭证,可惜自己很多‘汉’字并不识得,只能等戏志才返回才能细细询问。

    秦帆快步回到大堂,正巧两个什长也带着戏志才、典韦和一个陌生文士找进谒舍。秦帆赶紧带领众人先到房间安顿,再作计较。

    先安排胡氏、典满住进丙号房,两什士卒分住丁号房和戊号房。唐周关入丁字房,李三一什严加看管,梁四一什士卒轮流在外值守。秦帆、戏志才、典韦、赵二、小荻和文士在甲号房商谈。

    分坐罢,戏志才先作介绍:“主公,此乃郑公业之弟,郑浑(注1),郑文公,乃不可多得的内政大才。”

    郑浑顿首作揖拜道:“郑浑拜见主公。”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人才一名:郑浑,品质评价:a,奖励技能点数4个,宿主当前技能点数11个。”

    “a001,郑浑,29岁,生命力170,气力值45。统率58,武力19,智力84,政治88。物理闪避11,技能闪避27。技能一‘岁入改善’lv2,技能二‘五谷丰登’lv2。最大可学技能数限定为3个。”

    “岁入改善lv2:需持续施法。使用技能期间,所属城池赋税收入按比例大幅度提升。lv2赋税收入提升30%,使用技能期间,施法者气力值每月消耗25点。无冷却时间。”

    “五谷丰登lv2:需持续施法。所属城池粮食产量按比例大幅度提升。lv2粮食产量提高30%,使用技能期间,施法者气力值每月消耗20点。无冷却时间。”

    啊?什么情况。。。竟有人才主动投靠我?秦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在了那里,小荻偷偷踢了秦帆一脚,秦帆方才醒悟,连忙上前扶起郑浑:“我得文公,如鱼得水,喜难自禁,以致失神。恕罪、恕罪。。。”暗道:刘大耳,对不住了,一时间想不到别的言词,先借用了。

    本来秦帆失神冷落之时,郑浑便自觉尴尬,亦有少许不满,后闻听“如鱼得水”之言,竟瞬生知遇之感,对秦帆不禁更添忠诚,谦逊道:“主公谬赞,浑实不敢当。浑此次受家兄之遣,特来向主公汇报,并在此听候主公差遣。。。”

    注1: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名士郑泰之弟。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名守,初被曹操辟为掾属,历任下蔡、邵陵县长,任内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颇得民心。后任丞相掾属,迁左冯翊,将扰乱郡县的梁兴击破斩杀,又击败作乱的山贼。后任上党太守,转任京兆尹。再任丞相掾属。曹丕称帝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先后任阳平、沛郡太守,任内兴修水利,使农田常年丰收,被百姓称为“郑陂”,后转任山阳和魏郡太守。魏明帝曹叡听闻郑浑的事迹之后,下诏将其政绩布告天下。

    (本章完)

    。。。
………………………………

第十章 谒舍共筹谋(一)

    原来戏志才早在颍川书院求学之时就久闻郑泰之名,平城门见郑泰对汉朝失望至极而颓废离去,更觉察此乃招揽的最佳时机,便不待对秦帆解释就追了上去。

    戏志才追出将近半里地,才远望见郑泰,连忙大喊:“公业兄,留步,留步。。。”

    郑泰听到有人呼喊自己,茫然的循声望去,却是平城门帮自己解围那人的随从,略一思索,转身迈步向戏志才走来。

    戏志才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的施礼道:“公业兄。。。颍川。。。戏忠。。。戏志才有礼。。”

    郑泰亦近前还礼道:“可是颍川戏神童?”

    戏志才连道:“诸友谬赞,实不敢当。。。”

    郑泰笑道:“吾与书院诸君亦有往来,志才不必过谦!不知志才寻我有何见教?”

    戏志才决定直言不讳,慨然道:“忠素仰先郑公(注1)清廉正直,其曾孙何以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岂非愧对先人乎?望公业兄教我。。。”

    郑泰闻言一震,却很快恢复如常,托辞道:“自高祖斩白蛇起义而一统天下,又光武中兴续明章之治(注2),继戚宦之争与党锢之祸者,已近四百年。。。”

    看似答非所问,戏志才却听出其中的话外之音,直言点破道:“君既非‘明章’,臣何以‘司农’。。。”

    郑泰闻听戏志才此言,已知自己的心思尽被猜透,也就不再在虚言矫作,坦然相邀戏志才:“此非叙话之地,两位且至寒舍浅酌,未知志才意下如何。。。”

    “固所愿,请。。。”

    三人同行到了郑泰在雒阳城外的别庄。

    分宾主落座后,郑泰便直言不讳道:“当今天下,昏君无道,宦官专权,朝政**,天灾连连,早晚必生变故,是以不愿出仕,恐徒受牵连。”

    戏志才亦附和道:“公业兄所言不差,汉家天下不久矣!未知公业兄作何打算?”

    郑泰苦笑:“志才何以一再相试?但请直言。。。”

    戏志才还是不松口:“公业兄观平城门那人如何?”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注3)。”郑泰思索片刻给出评价,沉吟之后又补上一句:“能审时度势,又心黑脸厚!”

    “呃。。。何解?”戏志才颇为赞同前面的评价,却不曾想郑泰居然评价秦帆“心黑”。

    “有此智者猛士,仍可向门侯阿谀奉承;不过远游之客,竟绸缪京都之变。以此观之,当非池中之物。”郑泰顿了顿,又有些羞恼的继续解释:“至于‘心黑’者,怪之蓄意不救,令我徒陷窘境。。。今又遣志才访我,不正是‘脸厚’乎。。。”

    戏志才急忙起身,试图解释。郑泰连连摆手,笑道:“志才莫慌,此人‘审时度势、能屈能伸、脸厚心黑’,或可比之一人。然我有一问,请志才释疑!”

    戏志才连道不敢:“请公业兄赐教!”

    “志才以为此人如何?”

    戏志才闻言一愣,沉思片刻,拱手回答:“公业兄曾言汉之天下‘必生变故’,忠认定此人正是此‘变’。”

    “此喻甚是恰当!”郑泰大笑:“志才可知我将此人比之何人?”

    “比之何人?”

    “斩白蛇起义之高祖刘邦!”

    戏志才大喜,忙问:“敢问公业兄可愿作萧何?”

    “数年之前,吾便知这天下必将大乱,故而汉廷之征,皆辞不就。在此设立别庄,暗中结交豪杰,正是蓄势以待明主。此番困境而现变兆之象,岂非天意?泰愿从之为良吏。。。”郑泰肃然起身道。

    “吾主幸甚、天下幸甚、百姓幸甚。。。”戏志才立马作揖拜谢,并详细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向郑泰介绍起相识秦帆之经历,安民寨之情况以及此行众人到雒阳之目的。

    郑泰听得连连点头:“志才之谋我等不及,宜速行之。我有一弟,名浑,字文公,长于内政,精于韬略,其才胜我十倍,我可令他先入城相助,待我安排妥当后,必即行拜见主公。”

    戏志才赶忙拜谢。

    郑泰叫来郑浑,尽言自己已决心效力秦帆,并将全力相助。郑浑素来钦服兄长,尤其笃信郑泰之见识眼光,自然毫无异议,便与戏志才、典韦一同入城。三人行至平城门,恰遇逗留的两个什长,便随之寻进了东城谒舍,与秦帆等众人汇合后,开始筹谋雒阳之事。

    人字甲号房内,秦帆首先将意外捕获唐周的经过告之戏志才、郑浑两人,并将自己前世知道的唐周乃张角弟子,到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