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为了让众人相信确有此人,他不得不把此人的来历说了个详细,竟将项王府也牵扯了进去。可是这话,他不说还真不行。
………………………………
第434章 戴府死争(下)
这人证有名有姓,又有来历,听起来便先可信了两分。 閱讀最新章節首发
项王府的人自然也不是大街随便拉来的,同样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和考研,能派到外面做眼线的,不光有其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忠心。
常秦相信这个曹允决不可能背叛项王府,最坏的可能是他听信了缪误的消息,弄错了。这样的大事弄错了自然也要担罪责,可最坏这错在曹允和相关的几人,多加斡旋便可不波及项王府。若是赵钰肯开恩,这几日还可保住性命,发配到南疆,过几年还能回来。
常秦迫切地想让曹允金殿对质,事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不能牵扯赵元项。
他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到了这样的地步了,他明明是为了赵元项好的,可是赵元项不领他的情也罢了,还被人反咬一口。这样下去,他的性命不保不说,得罪了赵元项,他的家人都不知道要落到什么下场了。
“请王允许曹允殿对质,究竟是不是栽赃,谁栽赃了谁,自有分晓。”常秦不理会身后那些人苍蝇一样地数落,直接向赵钰请求。
“曹允现在何处”赵钰问道。
常秦道“曹允在城西十里巷有个院子,门前挂着一幅门神,遣人过去一看便知。”
赵钰命人去把曹允带来,把带来也要一会儿功夫,赵钰问起了南疆的事。
“你这回出征南疆,将那些海寇收服,实乃大功,只是着实凶险了些。听说你受了伤,可痊愈了”赵钰关切地问道。
赵元慎暂且将戴氏一世放下,转而道“回父王,都好的差不多了。这次海寇的确凶险,善于海战,更是造出了超越我大同的快船和飞箭。而我大同海疆,这些年演练、休整沿用的依然是旧法。儿臣请父王指派善于海战之人到南疆督导,强我大同水军。”
赵钰颔首“这人选还需多多斟酌,改日再议,听闻你斩杀敌将于阵前,后来虽然身受重伤,却在昏迷前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有此事”
“儿臣并非不战,而是得知敌将动向,设局使其互相残杀罢了。那海寇分东、南两个部落,儿臣得知,自两年前起,他们因分赃不均而时有矛盾,一年南部统领之子在一场互斗丧命。虽是意外,可两边的梁子是结下了。儿臣分派了使者到东、南两部,告诉东部,日后他们劫来的物资财富可拿取七成,其余缴我朝,便可报平安,而告诉南部缴五成即可。又让信使假借醉酒之机,将事情透露出去,两边自然起了争执。两部自相残杀,竟去掉了六成实力,我王军趁势将其剿杀。”赵元慎回禀着。
这样的反间计虽然凑效,但他假托了朝廷默许他们暗地分赃,到底还是不光彩。可是赵元慎毫不忌讳,通通说了出来。
这在那些酸儒和常秦这样的莽夫耳自是不光彩的,可是赵钰、杜建辉这样的老人听了,无不捋须颔首而笑。
早年大同王军缺军饷,面对原大朝廷缺供奉,面对钱塘水患缺堤坝银税收不来,能找的能捐的也都捐的差不多了,赵钰想出个法子来假装海寇,打劫海寇劫回来的财物或是敌国的商船,着实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逢大事,不拘小节,赵元慎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让他们反感,还让人觉得应变机智,有大将之风。
常秦却不屑地道“我老常虽没读过什么书,可人当守诺,说出去的话是钉下的钉,怎能扯谎盛王殿下此举,也太没有那什么的君子之风了。”
“照爱情说该去硬拼了下一回派爱卿去。”赵钰冷笑了一声。
能被赵钰称爱卿的都是四品以的官员,常秦从来都没当得起这句“爱卿”,奈何他自己没有觉察出来,朝堂的人反倒是先品出味儿来。
有那与他相好又站得近的,在他身后拉他袖子。那等着看他下场的则是窃窃私语,说这曹允怎么还不来,该不会不来了吧。
赵钰一句一句地问南疆的情况,赵元慎句句作答,过了一会儿功夫,去请曹允的小太监和护卫回来了。那护卫捧着一只匣子站在殿外,小太监一脸地焦急和苦相,朝着玉阶之服侍的易公公皱着眉摇了摇头。
易公公眉心一紧,下了去,一问之下也变了一脸苦相,他边往回走,边怜悯地看着常秦。
赵钰斜睨虎眸问道“人是找着了还是没找着是活着还是死了”
众人屏息,易公公苦笑着道“王,人是找着了,的确在常统领大人所说的院子里,只是已经悬梁自尽了,留下了一封遗信。”
朝堂大哗,竟然已经死了,那岂不是死无对证,还有什么遗信,这常秦和项王府是要倒大霉了。
“快,呈来。”赵钰招手命令道。
那小太监从侍卫手取了木匣,奉给易公公道“曹允遗信和他的印信都在此处,奴婢去时,在那儿放着。想是他都收拾好了,才悬梁自尽的。”
常秦愣愣地看着那匣子被捧到了赵钰面前,这怎么可能,曹允自尽了为什么要自尽
这人一旦蠢起来是没有法子的,众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独独这个常秦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胆常秦,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威逼手下,捏造证据,栽赃忠良,还妄图陷项王于不义,你可知罪”赵钰大声呵斥道。
那遗信连同那匣子,劈头盖脸地朝着常秦砸了过去,哐当一声砸在他脚下,他捡了起来,字还认不全,看了看竟是看不懂。
西都府尹裴大人此刻正在后面,劈手夺了过来,替他念“小人曹允容禀,小人自服侍项王殿下以来忠心耿耿,于三年前出府,名为打理庶务,实为潜身戴家,刺探戴家及其与声望军供给。初时,小人受人指使,不知轻重,后明白此事牵扯大义,实是不该为之”
………………………………
第435章 未亡人
“小人痛定思痛,决意终结暗身份,奈何始终无法真正脱离。 :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月前,常统领要小人掌握戴氏谋反证据,戴氏忠心可鉴,并无其所说之事,也自然无所谓证据。小人据实以告,奈何常统领定要置戴家家主于死地,好于查没家产时侵吞其财。小人不从,他便以小人家人要挟。小人无法只得以当年戴府奉命敕造之兵刃清单交与他,想必所述另有记载,戴家可证清白。小人趁此机会与其周全,将老母妻儿送至他处。如今算来,事已到败露之时,小人无脸面对戴氏恩公,亦无脸面对朝廷公里,自求去也。望常统领见此信后幡然悔悟”裴大人念起信来阴阳顿挫,清晰明了。
朝堂哗然,曹允留下一封信死了,死无对证,可看在眼里是他害怕常秦报复,将家小送走之后,自尽谢罪了。
“不可能,这是假的,一定是假的。”常秦满脸通红地狡辩,“这信一定是假的,是有人栽赃臣。”
那小太监是易公公办事向来谨慎,他在曹允住处还带了些回来,竟是账册之类的有曹允字迹之物。
易公公眼观鼻鼻观心,一早请了宫里专司笔迹的总管太监和一位颇以书法见长的大臣共同去看,二人皆说遗信和那些东西皆出自一人之手。
“常统领,你还有何话说”赵元慎神情肃然,朝堂之,不将公道讨回来,誓不罢休。
常秦此刻气势已经弱了,他腿一软,跪倒在递,向着赵钰求情“王,臣说的话句句属实,即便是戴氏谋反不实,臣也是受人蒙蔽,不是有意这么做的。王,臣是担心大同基业才会如此,恕罪啊,王”
常秦是真的腿软了,想站也站不起来,他又想起他去项王府报喜时,被赵元项指着鼻子骂“蠢货”。他忽然明白过来,他杀戴元冠时擅作主张,以为这样能搬掉赵元项心头一块儿大石,还去邀功请赏。其实那时他已经成了赵元项的弃子,赵元项放任了他来到朝堂之自投罗。
赵元项当然想把这件事甩脱个干净,可是事情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根本隐瞒不得。赵元项不来朝,已经表明了态度,朝堂这些亲近项王府的人也不会帮他说话,何况他做的那些事本没什么情面好讲。
等事情过去了,赵元项只用说自己之前并不知情,再保证以后严律手下,最多禁足思过些时日也揭过去了。
只是苦了他自己常秦头一回为自己的鲁莽感到不值,若是当初把事情查清楚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