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ナО苤螅1135年,派岳飞军队剿灭杨幺。岳飞根据杨幺不得人心的特点,采用困抚结合的方法,旬日之间,杨幺军将士争相归服,杨幺遂成擒。自此,南宋对抗金兵侵略中最大的内患被消除。

    “乱入第三名武将,高句丽第二十六任君主婴阳王高元统率88,武力90,智力85,政治87。”

    高元,高句丽平原王的长子。荣留王之兄。

    566年,婴阳王被其父平原王封为世子。590年,平原王去世后,婴阳王继承高句丽王位。婴阳王继位之时,朝鲜半岛三国之间的竞争加剧。隋朝统一中国后也正不断向外进行扩张。最初,婴阳王与隋朝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接受了隋文帝高句丽王的册封。但与此同时,婴阳王也加强了与契丹和靺鞨的关系并继续了其父与隋朝的战争准备。

    598年,高句丽突袭辽东,激怒隋文帝,引发高句丽与隋的战争。隋文帝发30万大军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不敌,自称辽东粪土臣元。607年,隋炀帝发现高句丽与突厥联盟。导致隋炀帝612年,率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路同时进攻高句丽,相对于高句丽的损失,隋朝是损失惨重。为了延缓隋朝的进攻,婴阳王高元曾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只好适时罢兵,待之如初。

    隋炀帝继位,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

    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叛乱。炀帝大惊,不得不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以国内事变而结束。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高句丽从此再不敢不尊,遂班师还朝。

    隋炀帝连年征重兵攻打高句丽引发隋末农民起义,间接导致618年隋朝的灭亡。同年,婴阳王去世,荣留王继位。

    “尼玛!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对手?我怎么完全不知道这号人?”鲍鸿听到系统的介绍,却是大吃一惊。三征高句丽的典故鲍鸿是耳熟能详,还真没有去考虑过这个对面的国君、统帅是什么人。

    高句丽是纪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也就是说,前面提及的濊貊和扶馀都是其中的人物。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期。据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中原古代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十分友好,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中原与扶余在军事上常常协同打击高句丽,相关记录在三国志、汉书中时有出现。

    这么说起来的话,秽沧溟他们国家的沧海君还是高句丽他们的前身来着。

    这么一来,秽沧溟倒是也算一个不错的身份。不知道能不能喜人什么人才。

    “乱入第四名武将,高句丽军事统帅,铁腕军事独裁者渊盖苏文统率94,武力90,智力80,政治82。”

    渊氏家族出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渊盖苏文父亲渊太祚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相当于宰相。盖苏文继承父职为大对卢,仍掌高句丽军政大权。

    高句丽荣留王和他的大臣们计划除掉一些高句丽内部颇有势力的将领,并准备第一个干掉对其王位最有威胁的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得知荣留王的计划后,邀请荣留王和他的大臣们视察他的军队,并设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百名大臣,后又闯入王宫杀死荣留王并分尸,而且没有给荣留王举行葬礼。之后渊盖苏文自封自己为“大莫离支”,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摄政。高藏王形同虚设,兵权国政皆由渊盖苏文独揽。

    唐朝对于新任高句丽王仍按惯例予以册封。公元643年,唐太宗遣使专程前往,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同年,高句丽大举攻伐同为唐册封的属国新罗,新罗遣使入唐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百济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遣专使携诏书前往高句丽调解制止,遭到渊盖苏文的拒绝。唐太宗以为盖苏文杀君欺臣,残虐民众,今又违诏,侵略邻国,不可不讨,遂引发唐征伐高句丽之战。

    唐太宗发兵攻打高句丽,遇辽河水大涨,不得渡。渊盖苏文遣使贡白金谢师,不受。次年,唐太宗亲征之,于安市大战而不能下之,遂还师。

    唐高宗再次派出数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再次在渊盖苏文的顽强抗击下无功而返。渊盖苏文成为挽救高句丽的一代名将。

    尽管渊盖苏文多次以其非凡才能拯救了国家,但他的独裁统治方式也给高句丽留下了祸患。

    渊盖苏文去世,高句丽内乱,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发生争斗,致使高句丽国力下降。唐朝乘机联合新罗发动进攻,历时两年之久,高句丽灭亡。

    “乱入第五名武将,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周罗睺统率88,武力98,智力66,政治55。”

    周罗睺,字公布,是九江寻阳人。周罗睺十五岁时,擅长骑马射箭,喜欢玩老鹰和猎犬,凭借能力扶助弱帮助他人,行为放纵,收罗聚集流亡之人,背地里修习兵法。陈宣帝年间,他凭借战功被授予开远将军称号。

    齐朝部队在宿预包围吴明彻的队伍,各路兵马相互观望,没有了战斗的想法。周罗睺策马驰骋,迅猛攻击,敌人没有不退却的。太仆卿萧摩诃趁机在一边辅助,最终斩获不计其数。周罗睺又进军徐州,和梁士彦在彭城激战,萧摩诃亲临战阵,从马上坠落,周罗睺前去救助,从敌军重围中将其救出,勇武冠于三军。

    晋王杨广讨伐陈,周罗睺都督巴峡沿江诸军事来抵抗隋朝的进攻。隋朝的部队不能过江,相持好几个月。不久丹阳沦陷,陈后主被擒。此时,长江上游还没有被攻下,杨广让陈后主手书命令周罗睺投降。周罗睺和各位将领聚哭告哀了三天,遣散士兵,然后才投降。隋文帝宽慰晓谕周罗睺,答应给他荣华富贵。周罗睺流着眼泪回答说:“我蒙受陈家优厚的恩遇,陈朝覆亡,臣要报效尽忠却做不到。今蒙受陛下赏赐,能够保全性命,已经很荣幸了,至于富责荣禄,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

    开皇十八年,隋朝出征辽东,周罗睺被任命为水军总管。从东莱乘船渡海,奔向平壤城,途中遭遇大风,好多船只沉没,最终无功而返。开皇十九年,突厥达头可汗侵犯隋朝边境,周罗睺跟随杨素征讨。敌兵众多,周罗睺对杨素说:“敌人阵型还不够整齐,请求现在攻打他们。”杨素同意了,周罗睺带领二十个骑兵径直冲入敌阵,从申时一直到酉时,多次出现短兵相接的局面,最终狠狠地击溃了敌军。隋炀帝继位,授予周罗睺右武侯大将军。汉王杨谅谋反,皇帝诏令周罗睺辅助杨素讨伐平定杨谅。

    当时杨谅余党占据晋州、绛州等三州,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