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事实证明,霍光选择了汉宣帝,才使得汉朝保持了兴旺的局面。汉宣帝即位后,霍光继续辅佐朝政,直到病死。
可以说,真的要能够这么做,才是最合适的托孤大臣。对于真正的英主来说,后代不肖却又上位才是最大的问题。像霍光这样换了一个皇帝,最终保持了汉室的延续。只要汉室流传下去,刘姓宗室必然能够延绵不绝。
而若是放任皇帝胡作非为,连宗室就不能延续,那不是直接灭绝了,孰轻孰重,岂能看不透?
同历史上任何有作为的政治家一样,霍光也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摆脱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缚,也摆脱不了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腐朽传统。在他在位时,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显贵,霍氏势力亦已“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而他的宗族又多不奉公守法,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
新即位的汉宣帝在民间时,娶了小吏的女儿许平君,即位后,大臣们都建议立霍光的小女霍成君为皇后,宣帝下诏寻找微贱时遗失的一柄宝剑,大臣们懂得了皇上的心意,便奏请宣帝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之妻霍显,她一直想让她的女儿成为皇后,便买通御医,在宣帝即位三年之后毒死了已经怀孕的许皇后。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曾亲自前住探望。大臣魏相通过许皇后的父亲上了秘密奏章,指霍氏一门的骄奢放纵。霍光去世后,这种情况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密谋发动政变,最终在公元前65年被灭族。
可以说,这真的是家族自己作死作出来的结果。
不过,现在家族都没了,说那些也都是浮云。现在霍光出来,会不会继续为大汉效力也是没人知道的事情。
另一方面来说,霍光这个黑历史,同样对君主也是一个考验,毕竟还是那句话,每个人对自己的家族后代总是有特殊的感情,坑自己孩子的事情,还是很少有人做得出来的。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像是有些帝王,死之前先把位高权重,可能影响儿子的大臣先干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终究还是那句话,人本来就不可能抹灭私心,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为了亲族。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是圣人,去抓着私德的一些事情不放并没有本质的意义,关键还是看他为百姓做了多少贡献才是。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汉室本身对于这家伙态度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汉朝本身就是礼孝治国,老祖宗被霍光废掉,肯定是各种争议不断。
“前朝乱入第二名武将,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魏国变法者李悝——统率65,武力55,智力85,政治98。”
李悝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他的重农理论更是对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原农耕制度能够一直保持足够高的位置,所谓士农工商,农耕、农民能够站在百工、商人之上,没有出现大量百姓离开土地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可以说是李悝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李悝是重农主义的开山祖,他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使魏国因而富强。
重农主义在商鞅手中达到了极致,他承继了李悝的办法而加以扩大,以免役的方式来奖励耕织,并以收为官奴的方法惩罚工商和怠惰贫穷的人。
可以说,没有农耕制度的维持,粮食不够多,就像游牧民族,农耕不够,粮食不足,为了维持生活就只能跑去劫掠了。
“一个权臣政治家,结果比较悲剧那种。另一个则是法家代表人物。”鲍鸿笑道,“你这个规律也是越来越不靠谱了!”
“乱入第三名武将,周初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礼儒学奠基人姬旦——统率85,武力72,智力90,政治100。”
周公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不得不说,作为皇室宗亲,干政起来就没那么大的压力了。就像当初有人质问曹老板,究竟是要做周公呢还是要做霍光,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我去!你的魔爪终于伸到西周了!”鲍鸿闻言,大吃一惊。
周公这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鲍鸿不说非常了解,基本的信息还是一清二楚的。关键不在于他的能力什么的,而是在于他所处的时代。
按照系统先前的说法,对于****时期是完全不引用的。至于西周时期,至少目前为止也是完全没有任何一个爆表出现过。但是这一次,系统出现了周公,那么无疑是把时代从东周的春秋战国延伸到了商周交替时期。
要知道,这样一来的话,别的不说,资料库里面的东西可就又多了不少。更关键的是,究竟这个人物资料库里面的人物是哪些,纯粹的正史人物,或者说涉及到各种演义野史之类。
当然,就算是不计算演义人物,各种史书记载的家伙凑在一起也够重量级的。(未完待续。)
………………………………
第163章 操作与理论
“好了,接下来再说第三份爆表名单!”系统笑道。
“等会!”鲍鸿连忙打断道,“什么第三份爆表名单?你这里的快速成长或者是返老还童怎么没说?”
“没了啊!”系统笑道,“可能是因为这次没有这方面的爆表,或者是因为乱入姬旦消耗了全部的能量,后面的变化无法继续下去了!”
“切!我就说这次出现周公是有问题的吧,原来是消耗比较多啊!”鲍鸿哈哈笑道。
“别废话,反正就是这样的情况!”系统不屑道,“再说了,那么多人快速成长有毛好玩的。”
“好吧!随便你!”鲍鸿笑道,“接下来什么第三轮爆表?是谁造成的爆表?”
“上次被诸子百家召唤出来的那群人呗!”系统笑道,“你自己想想还剩什么人能爆表?”
“乐毅?还是韩非子?”鲍鸿绞尽脑汁,仔细思索,所能想到的貌似也就这两个。
“乐毅貌似没什么兵书啊,而且不是说召唤道具不具备属性加成吗?”鲍鸿疑惑道,“难道乐毅也在追大流玩写书吗?还是韩非子自己捏着一本能够召唤的《韩非子》,同时还自己另外写了本加属性的《韩非子》?”
“是韩非子!”系统笑道,“乐毅有没有在写兵书我是不知道啦。反正韩非子重新撰写几本《韩非子》是正常的事情。毕竟他手上的那本《韩非子》是见不得人的,所以当然要弄一本盗版的。结果,那本盗版的能加属性,就爆表了呗!”
“这种事情也会发生……”鲍鸿也是醉了。想想也有道理。随着诸子百家典籍的秘密曝光,自然会有人盯上韩非子,所以韩非子未雨绸缪整出一本盗版的混淆视听也是正常的。
“先给韩非子的属性吧!”鲍鸿耸耸肩,笑道,“不知道韩非子的政治有没有100!”
“本系统给的是99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