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将魂传-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虽是自谦,却也极是由衷,青袍人听他语气中对周瑜甚是恭敬,面色登和,笑道:“那最好,省却了许多事。便比来。”言罢,伸手将案上那五枚棋子扣过,继而曲指一弹,一子便疾速飞向了玉正平。

    玉正平如法炮制,两子在空中疾撞而去。

    胜负之数,便在于谁的棋子可以保存的更为完好。

    玉正平心中明白,这一掷,并非是单比将力。棋子本就甚小,兼带又已离了手,发力时将力再强,也无法一直带有强横真气。因此除了发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讲究角度、轨迹,以及分寸的拿捏。

    对二人而言,最好的力道,便是撞到对方棋子之时,还有一股回力,如此才可以在撞碎对方之后,不被反力震碎。

    只听“咣”的一声,二子在空中相遇。

    碰撞之后,皆落在了地上。

    两人望去,但见青袍人的棋子,已碎作了四瓣,而玉正平的棋子,则止碎作了两瓣。

    青袍人赞道:“好!”接着,四枚棋子渐次而发。玉正平也是一般,弯指轮弹,次第飞出。

    “咣咣咣咣”四声,八子均落下。

    二人看时,青袍人的棋子分别碎成了两瓣、三瓣、三瓣、完好。玉正平之数则是三、二、四,三。

    青袍人笑道:“你输了。”

    玉正平淡淡一笑,望向了青袍人的那最后一枚棋子。

    青袍人一奇,也循着那的目光看去,却没有什么古怪。

    然而四五下眨眼的功夫后。

    那棋子忽然砰的一响,碎成了一团粉末。

    原来玉正平的力量,在这最后一枚棋子的对决之中,拿捏到了妙处。这棋子乍看完好,内中实则已被玉正平的一股柔劲震的粉碎。岭中风一吹来,便如风化般散开了。

    如此一来,玉正平三胜二负,却是赢了。

    玉正平笑道:“承让。”

    青袍人大笑一声,道:“吕将军曾说,督帅这‘临台点将’的五招,我是只得其形,未得其意。我一向不以为然,今日一试,方知果然是如此。小兄弟,你便过去罢。”

    言毕,他携了棋盘,飞身离去。

    玉正平寻思,此人倒是洒脱,问礼阵之中,果然尽是豁达之士。他带上藤箱,继续前行。

    又行百余步,只听朗朗读书声响起。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中,一个布衣书生手端一册书卷,昂声念着。

    这是《礼记&;#8226;大学》中的一段话,这“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字,便是修习儒学之根本。玉正平对这段话并不陌生,然而此乃关阵之中,并非太学之堂,用此何为?

    他转念一想,寻思:“莫非这是一段我不知道的招式典故?是了,句中有‘心正’之词,将力发自心宫,此关必是将力较量无疑了。这心正身修云云,定是一门高明的将力功法。”

    玉正平思想明白,上前行礼道:“不才前来闯阵,未知此关,要如何才能通过?”
………………………………

第三百六十五章 问礼七关阵(3)

    那白衣书生却似没有听到,仍是盯着书册,大声念来。玉正平心下暗奇,提了声音,又问了一次:“不才前来闯阵,未知此关,要如何才能通过?”

    白衣书生总算是听见了。他奇怪的看了玉正平一眼,道:“如何通过?没有如何通过,你要过,过去便是。”

    玉正平心下大奇,疑心顿起,担忧这是惑敌之法,表面上无事,实则暗在周围藏下了杀机。然而四下环顾,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像,于是满脸狐疑,望向那书生。

    书生说完刚才的话后,便又低了头去大声读书。读了约有二百来字,正掩卷自思之际,忽地发现玉正平还在那里,奇道:“你怎么还在此处?不是要过去的么?”

    玉正平道:“不知就里,未敢唐突。”

    书生一怔,而后笑了笑,道:“不必担心。这里虽是一关,却是不必闯的。”

    玉正平道:“不必闯?”

    书生道:“正是。此阵虽名七关,前面却还有‘问礼’二字,所以这礼数是断不能缺的。此关乃是礼关,不必闯的,后生过去便是。”

    玉正平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拱手称谢,走了过去。过去之后,只听后面书生的声音响起:“此关虽是不必闯,但盼能对后生有些启迪。世间万物,未有定法,大奸可以似忠,大忠亦可似奸。忠忠奸奸,正正邪邪,本就难辩,却也不必去辩。家国天下,善恶交迭,对未必对,错未必错,唯记心正二字,可也。”

    玉正平听了,稍一思想,只觉甚有趣味,方要回头请教时,那书生已没了踪影。他轻叹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再行百余步,他隐隐听得有闷响之声在不远处传来,脚下土地微微有震颤之感,一股强横的力道似乎伴着这颤动传来。他心头一喜,大步快行,又奔了百余步,见到了那声音的来源。

    原来是一名秃头大汉,面像极是凶恶,正举了一块巨石,不断的砸向地面。那石块有半人多高,少说也有千斤之重,那大汉却全不在意,循环往复,看起来甚是得趣。

    玉正平心中喜道,此关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硬仗,心痒难耐,急忙道:“不才前……”

    那大汉听了,转头一看,怒道:“不什么才?来闯关的是也不是?”

    玉正平点了点头?

    大汉道:“那还废什么话?快快打来!”言罢,他扔下大石,抢身飞来。那大石被他一掷,斜斜的飞出,撞在了山角一块岩石上,轰的一声,石屑纷飞,两石都碎了一半。

    这大汉身高近一丈,腰大十围,浑身筋突,极是雄壮。他虽是长大,身形却没有丝毫缓慢,一双手臂小树也似,挥舞着向玉正平砸来。

    “喀”的一声闷响,玉正平伸掌,在半空中接住了他这一击。

    大汉噫了一声,心下大奇。他这迅猛的全力一击,便似一头犀牛狂奔着撞向敌人,纵是雄狮也不敢正撄其锋。玉正平虽然也是高大,但身材修长,骨骼清奇,但远不似他这样小山一般。他只道玉正平必会先行避开,施展腾挪之法,以灵动来与他较量。哪里想到玉正平会与他正面拼力?

    他之所以如此想,是因为他并不知晓玉正平其人。

    玉正平平素虽是颇有玩世不恭,浪荡形骸之态,但其骨子里却是至阳至刚的性子。风雷六诀之中,虽然他用“风”法较多,但实则最好“火”法,只不过一直少有机缘畅快使用而已。

    “侵略如火”,是在他血液中流淌的本性,一旦遇上务须认真之时之事,他胸中热血便不住沸腾,一身力气不发不快,因此九柳八阵之中,这尽是阳刚霸道招式的“火”诀,实则是他的最喜之招。

    眼下这大汉,从头到尾,从外形到话语再到招式,都是十足的威猛之气,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这让玉正平极是欢喜,由是大起了一拼之念。九柳八阵本来最是变换多端,对付这种徒猛的招式极是顶用,风阴雷并举,足以让他有力无处使,但玉正平横念一起,偏不用巧不用速,非要与他在力道上一较高下不可。

    刚刚这双掌一拍,去硬接那大汉的招式,便是九柳火决中的“兵来将挡”。

    一挡之下,大汉只感身子微微一震。他自来以膂力见长,眼下拼力未胜,怎肯罢休,呼呼呼又是三拳打过,向玉正平攻去。拳带风声,鸣响绕耳,威势极猛。

    玉正平避也不避,亦是呼呼呼三掌拍出,和他正抗。三声近乎联在了一起的闷响过后,大汉连退了三步,玉正平却只退了一步。

    大汉再行攻上,一招一式俱是威猛之法,势大力沉,劲风肃肃。而玉正平亦是以阳刚之法硬接,每一招打出,都带了极强的将力,呼呼的每一掌打出,都令大汉倍感震麻。

    大汉大叫道:“古怪,古怪!”疾退数步,搬起了身旁大石。那大石刚刚被击碎了一半,却仍是五百斤之重,大汉抱在怀中,怒喝一声,向玉正平奔来。

    玉正平喝道:“好力!”并不打算躲避,而是依然要以力拼之。然而四下一望,身旁却没有什么大石巨岩可用,只有丛生的高树。

    玉正平心念电转,反身一个扫腿,将一棵碗口般粗细的大树拦腰截断,而后弯了身子,把那树干抱起,双手一托,让它在半空迟滞片刻,接着右手一掌打出,拍在树干尾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