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将魂传-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人道:“贫道既是第一关,也便不与你多述了。你亮兵刃罢。”

    玉正平道:“七关阵名为问礼,不才又岂敢枉动兵器?就以这一双空手讨教道长罢。”

    道人睁了目,笑道:“也好。便请出招罢。”

    玉正平点了点头,双手一招,摆出个起手势来,却是皇甫嵩的“飞燕十三式”。

    自那日被“垂钓四音”里的银弦、铜笙二人联手压制之后,玉正平便一直在思考对策。他思想,论起将力招式,那两人都不如他,纵是联手,也定然不会数招之内便击败他。而当日之所以如此者,必是因为垂钓四音久在周瑜身边,对于“九柳八阵”耳濡目染,熟悉程度更胜自已之故。

    周瑜之九柳八阵,其军事原则,整个江东军都在使用。然整套阵诀招式,却只有未来的江东军统帅才有资格修习,故而只有吕蒙、陆逊才会。除此二人之外,便是这莫名春去春又来的玉正平了。

    垂钓四音身为垂钓处四大杀手,被周瑜另眼相看,特别传授了一些九柳八阵中的绝学。虽止有风雷六决中的一二决而已,但已是受用无穷,足使他们跻身于当世高手之列。他们四人得了密传之后,喜不能胜,日夜习练,在所学的那一二诀之上,已有了周瑜十分之六七的火侯,故虽不如玉正平来的“博”,却比他更为“精”。

    玉正平于其中关节虽不能尽明,但所料想也相差无几,因此便决定,对阵江东众将之时,不再盲目使用风雷六诀,而是要尽多的掺杂其他招式。“精”既已不能胜,那便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让它更“博”。好在九柳八阵本就不可拘泥一途,如此一来,反倒更适其怀。

    当下,他一招“飞燕十三式”中的“蚕头燕尾”打了出去。

    这一招打来,招式古朴之中,带些潇洒之意,十分漂亮。道人看了赞道:“好俊的身法。”将手一掠,拂尘在空中变向,向玉正平身后攻去。

    他的意思,本是要以攻对攻,避的玉正平变招。没想到玉正平宛若未见,捺开的手掌依然如燕尾一般,呼啸着向道人击去。道人只觉玉正平止这一招,便将自己整个身子罩入其中,心下微微纳罕。

    他哪里知道,这“飞燕十三式”,玉正平只见皇甫嵩使过一两次而已,略知其形罢了,而对于其催力方法、变化方法则全然不晓。玉正平当下此招,只是在混淆敌听,飞燕为表,却是九柳为用,内里都还是风雷六决的法子。那古朴的“蚕头”,实则用了山诀之法,而那潇洒的燕尾,则是用了风决之法。

    见他逼的越来越近,道人暗道不妙,拂尘一甩,绕上了玉正平的左臂。这是一招“金蛇缠丝”,他也已隐隐觉出玉正平的招式以快为主,这柔丝环绕之法,正是快之天敌,故而出了此招。

    束缚之下,玉正平果然捉襟见肘,那风诀便打不起来。他心念电转,一招“燕子回巢”,整个人往后退了出去,欲挣开对方的拂尘。

    不料他却是后退,那拂尘却越是缠的紧,渐渐的,玉正平整个左臂被缠的如蚕茧一般,行动极是不便。

    如此相斗十余合,玉正平大落下风,心中寻思:“只这第一关我便过不去么?”

    道人笑道:“后生勇气可嘉,只是功夫上,还须多多修习才成。”

    玉正平听了,暗觉惭愧,然而刚一如此想,登时明白道:“是了,我太过在意对方,故而自身本事便不能发挥了。”

    他本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最是遇强则强,刚刚竟然会生出惭愧之意,使他明白了是自己心绪未宁之故。周瑜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一想到是在对阵周瑜所部,往往不经意间便会有些怯意,将力发自心宫,内心一旦生怯,那将力便大打折扣。他当即调整思绪,静下心来。心一静,自信便生,顿感心宫沸腾,将力重新鼓荡起来。

    他不再顾前顾后,也不再一心只求脱开那拂尘的纠缠,将力一运,再度运起“蚕头燕尾”,接着便再使招“飞燕冲云”,只听一阵“兹啦”声响,道人的拂尘断作数截。

    这一下瞬间逆转,道人一怔,随即明白。他捋须一笑,道:“后生本事甚高,倒也罢了,难得是可以如此快的调整心境,殊为可贵。

    又斗十余招,玉正平越战越勇,招式渐渐随性起来。道人拂尘已断,又一着不慎,被玉正平一掌打在胸口。幸是问礼之关,不下杀手,玉正平将力未吐,便撤了回去。

    道人笑道:“这一关是贫道败了,不过,刚才的招式,并不是你的真正绝学罢?”

    玉正平笑道:“道长还是看出来了。”

    道人在空中点了两下,道:“你只是在以那招式为表,实则自有一套你的法子。所以如此做,是为隐藏真实功夫,还是为其他?”

    玉正平思想了一下,道:“为了更好展现真实功夫。”

    道人听了,摇头道:“外圆是为了内方,后生果然可畏。这关你已破了,你去罢。”言罢,他双足一点,身子向后飞去,消失在在密林之中。

    玉正平道声承让,复提了藤箱,往前走去。

    又走出约有二百步,只见道中摆了一个几案,案上一座棋盘,边上坐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男子。他一面盯着棋盘,一面用手指夹了枚棋子,不断的敲打着案沿。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问礼七关阵(2)

    “莫非这第二关,便是弈棋?”玉正平笑着自语。时至今日,他已大不同于当年与马依云对弈之时,需要周瑜将魂的指点了。眼下他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若第二关是对弈决胜,他也丝毫不惧。不过一想起与马依云在一起的日子,便忽地又想起了马依云与安定王之事,心中不免一丝酸苦。

    正要上前时,他又转念一想:“‘问礼七关阵’针对的是军中将领,自已师从周瑜,通晓琴棋书画也就罢了。而大部分将军都是戎马一生,岂能个个都擅弈棋之道?如此一来,这‘问礼七关’,不成了‘刁难七关’?”

    他再仔细望去,发现那人手边摆了五枚棋子,整整齐齐的作成了一排。他心下登时雪亮,此关并非弈棋,而是指的一件往事…………“临台点将”。

    他听周瑜将魂说起过,当年赤壁开战前,一切皆已安排停当,只等总帅周瑜发令。然而孙权左等右等,迟迟未听见号炮声响。他心下焦急,便入中军主帐中看视。

    到那里时,只见周瑜正高坐在点将台上,与参赞鲁肃下棋。孙权虽是着急,但知这兄长一向古怪,却最能出人意表,故也不敢打扰,只得在边上静侯。周瑜谈笑风生,下的甚有趣味,鲁肃则是满头大汗,心不在焉,不时的望向孙权。两人目光一交,却都没有主意,于是只得陪着周瑜。

    棋局刚入中盘,周瑜哈哈一笑,手中扣起五枚棋子,对鲁肃笑道:“子敬,五着之内,让你见负”。言罢,他弯指一弹,将手中一枚棋子弹出,那棋子撞在棋盒之内,便有两枚棋子簌的飞出,一枚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棋盘交点之上,另一枚则飞向了令壶。令壶之内的令签,经这一撞,一道签令斜斜的飞了出去,恰冲入太史慈手中。

    这时周瑜目视棋盘,口中道:“十九,三。太史慈听令……”

    如是这般,周瑜五着之后,鲁肃眼看无法,只得中盘作负,而五道军令也已下达,太史慈等将各自领命去迄。

    此段典故,便唤作“临台点将”,而这青袍人排开的五枚棋子,便是“临台点将”的五招。

    玉正平思想已定,便上前行礼道:“不才玉正平,前来闯阵。”

    青袍人也不答话,抓过案边的那只黑棋盒子,掷向玉正平。

    玉正平立时明白了对方的用意,此关已然开始,这接棋盒便是一试。对方一掷既平稳,力道又足,飞行之中,夹杂了强劲的风声。如无足够将力,接过便是不易,而若然强行去接,又必会将棋子震散在地,那便是先行输了一道。

    玉正平微微一笑,却并不伸手去接。他右掌翻过,一道将力打出。此力打的恰到好处,不但将那棋盒挡回,最妙之处在于,正有五枚棋子弹了出来。棋盒弹回案边之时,玉正平也已将五枚棋子接在了手中。

    青袍人一奇,端详了玉正平一会儿,道:“你竟然知晓这‘临台点将’?”

    玉正平道:“大都督之名天下尽传,不才知晓一二,也非奇事。”

    他这话虽是自谦,却也极是由衷,青袍人听他语气中对周瑜甚是恭敬,面色登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