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将魂传-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迷惑你这个心机,就肯定会百般小心。”

    正平听得一头雾水,分析了一会儿,还是分析不透。于是不再分析过程,直接问他结果:“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林星露出一副已有定策的神色,说道:“明日宴间,你不要多言。让我来应付!”
………………………………

第二十六章 林星的谋略

    次日,李万再次宴请正平林星。。

    宴会开始时分,李万和昨天一样,照旧亲自为正平介绍各种菜名,这是什么口感那是什么风味,馋的正平东挑一箸,西尝一口。而后李万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端起了酒杯要开始敬酒,

    但他端杯的方式有点特别。

    一般来讲,端酒杯是一个斜线,目标是自己的嘴。但李万却不,他是直直的端起。这当然不是李万的饮酒器官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这是即将上演一个三国时代极为经典的剧目…………掷杯为号。

    掷杯为号,是一种及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暴力美学剧目,大体过程是预先埋伏下刀斧手若干,然后在大家吃喝正高兴时,一个人把杯子响亮的扔到地上。刀斧手听到信号后就一拥而上,该杀的杀该砍的砍。这一剧目自楚汉争霸时就开始流行了,并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反面教材………鸿门宴。自那儿之后,无数人再次上演这个剧目,在吸取了项羽的教训之后,成功者不乏其人。

    这时气氛一下子有点紧张,连正在大吃的正平也感到了。他突然想起了昨天林星和周瑜将魂的话,正打算采取些行动时,林星制止了他。

    林星赶在李万放出信号之前,用极其平静的声音说了一句话。

    “安定王让我代问将军好。”

    林星的话见效十分迅速,李万立即轻轻放下了杯子。

    为了讲明李万放杯子的原因,这里有必要先讲一下林星口中的安定王其人。

    安定王,是刘禅的第二子,名叫刘瑶。他和长子刘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延熙元年,也就是公元238年被册封。也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刘璿被册封为了太子,而刘瑶被封为了安定王。

    中国遥久的历史表明,太子从来不是一个光荣称号,看似风光的他实则充满了危险。太子的危险主要来源于两个,第一,和君主的矛盾。第二,和反太子党的矛盾。而两个矛盾的目标都是一个,权力。

    现下的蜀汉也不外如是。太子刘璿是在诸葛亮时代就被选好的接班人。诸葛亮在为刘禅打点一切的同时,对蜀国未来的接班人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专门安排蒋琬董允等为其上课,教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诸葛亮死后4年,他也被顺理成章的立为了太子。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无论是蒋琬集团,还是目下的姜维集团,都是当然的无条件支持刘璿。而黄皓集团为了和姜维集团争权,则当然的不支持刘璿。于是,他们选中了同样在238年被封的刘瑶。

    两个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刘璿仁厚,而刘瑶则工于心计。

    历史似乎总是在遵循一个奇怪的规律,皇长子总是以仁厚到有些憨傻著称,而其他皇子则一个比一个精。其实研究下他们的童年成长情况就不难发现个中原由了。

    长子,当然是第一个儿子,他当时受到的是父亲唯一的宠爱。而立子以长的准则,又使大臣们也会对他格外关爱。两下爱加起来的结果就是,一个被严格控制的童年。说话要合规矩,走路要合规矩,吃饭要合规矩,好不容易睡个觉吧,睡姿不好第二天又要被群批。如此约束之下,教出来的一般就是个大气都不敢出的老实孩子。

    而其他子则不同。生出来时,就至少有一个哥哥了,像文王第百子那样的更不幸,有99个哥哥。他们看到的就是一帮子大人都围在哥哥的身边,虽然哥哥自已知道这被围有多痛苦,但他并不这样觉得。于是他们千方百计的吸引大人们的注意力,还一般吸引不到。挫折加嫉妒之下,其他皇子往往更容易养成一个共通的性格,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取。

    两人如此的性格,就给了黄皓以可乘之机。在拉帮结伙方面,刘瑶的能力远比刘璿为强,这使得安定王府成为了一个人才齐聚的地方,专业研究如何拉帮结伙。刘瑶封王本就早,再加上黄皓的支持,这十数年间,已经隐然成为了一个足以抗衡太子党的暗中势力。而眼下的棉竹守将李万,就是其中的一员。
………………………………

第二十七章 林星的谋略(2)

    李万,三十多岁,益州广汉人。》?益州本土人一直都是黄皓重点拉拢的对象,因为姜维集团不管是姜维本人,还是其主要将领廖化、罗宪,都是外来户,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

    李万本是功曹,但在南蛮平叛中却带兵立了功,属于难得的既有政治才能又有军事才能者。再加上其出身优势,便被拉拢进了黄皓集团,当然的成为了刘瑶党中的一员,被派往了棉竹担任守将。这个地方,位处两大集团中间,十分关键,军政兼备的李万是黄皓思索再三的决定。这样的一个额外好处是,就算两边真彻底翻了脸,有军事指挥能力李万还可以在前面挡一阵。

    这本是政治斗争中的高度机密,林星之所以能对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如此了解,并在关键时刻用到,来源于他之前一直从事的工作。前尚书令费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掌管尚书台,有开府治事的权力,而林星就是当时其将军幕府的长史。虽然当时他还很年轻,但过人的天资加上对机要文件的广泛阅读,使他对蜀中各种人事关系如数家珍。

    李万听到了林星这句关键的话,立刻停止了原定计划,并命所有人退出堂中,只留下自已、林星、和正平三人。但他毕竟是久在官场,还不至于一句话就被唬到,于是旁敲侧击的问了林星很多问题。林星侃侃而谈,都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让李万不得不信其确是黄皓集团中隐藏的重要人物。而有关于二人前来的事情,林星更是抛出了一个足以让李万震惊的消息:“黄公公是有意给玉正平加上了魏间之名,目的就在于将其推向姜维集团,做为内应。正平的真实身份是,黄公公的亲信。”

    李万一听之下,吃惊不小。但再一寻思,确实值得推敲。他也懂军事,知道退兵之时,正平的计谋实在是高人一等。而这正平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入军时间也是极短,似乎除了林星的这种解释,也难以找出更好的答案。

    但老江湖究竟是老江湖,他在已基本认可林星之语的时候,放出了一句极具心计的话。

    “原来如此!那真是天大的误会。两位赶快从后门出去,阎茂将军马上就要带人来抓你们了!”

    李万的这句话,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大惊失色,马上按着李万的话,拔腿就跑,并作痛哭流涕状,感谢李万。

    第二种:故作镇静,表示正平既然是黄公公的人,那就不必惧怕。大家都是一家人,请阎茂一起坐下来喝茶聊天。

    很可惜,这两种答案都是个死。

    林星作出上面的任何一种反应,他和正平的人头都会立刻搬家,李万会立刻叫出刀斧手,不用掷杯………暴力依旧,美学就不要了。

    而林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这短短的时间里,他给出了第三种答案。
………………………………

第二十八章 林星的谋略(3)

    只见林星作出一副吃惊之色,然后郑色对李万说道:“将军将我二人行踪报知了阎茂?这可不妙,会误了黄公公的大事。”

    先来分析一下这三种答案的区别。

    第一种,充分说明了刚才全是谎话,一有危险就马上原型毕露了。杀!

    第二种,可以说明对方是有心机之人,但心机还不够细密。阎茂是黄皓集团成员不假,但用间如此重大机密之事,怎么会传达他这级别?所以还是,杀。

    林星的第三种,和刚才的谎话配合的逻辑紧密,天衣无逢。吃惊状是必须的,因为阎茂的追兵明显是在计算之外,对李万的郑色言论也是必须的,因为计算只是手段,目标是既定的任务。两者加在一起,才能说明,二人真的是黄皓的亲信。

    李万阴冷的双眼看着林星表现的同时,转过看了一下正平。而此时的正平,在听到阎茂要带兵来的时候,毫无掩饰的表现出了吃惊之色。他是真的吃惊,纯粹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在刚才的一番逻辑之下,李万的推论是:他果然十分担心黄公公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