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王允得知吕布已经冲出重围,逃向长安方向,心中顿时一片冰凉,瘫坐在地。
董承见他颓废,劝解道:“司空不必忧虑,吕布亡命奔逃,却快不过于禁的轻骑,十里之内必定能追上。”
王允摇头苦笑道:“国舅可能不知道吕布的勇猛,他曾用五千骑兵击溃了十五万匈奴大军,别人可能不相信,但我是并州人,当时张凝刺史的参将刘习是我的内弟,他曾亲眼相见。绝无虚假。”
董承惊道:“他竟威猛如斯?”
王允点头道:“正是,是以说,于禁离开了洛阳城,在这黑夜旷野之中,他未必能击败吕布,很可能还凶多吉少。”
董承擦着冷汗道:“幸亏这吕布受了重伤,否则他岂不是要杀进皇宫之中去?”
王允道:“如今被他逃脱,我们的日子只怕就难过了。”
这时,有卫兵上前通报道:“少府孔融、大鸿胪陈纪求见司徒大人。”
王允疑惑道:“这两人与我并无交集,如何深夜前来?”
董承道:“或许他们是有要事相求?”
王允吩咐亲兵道:“叫他们进来。”
卫兵奉命而去,不久便带着孔融和陈纪觐见。
王允问道:“两位大人可有要事?如何在深夜前来寻我?”
孔融与陈纪对望一眼,道:“司徒大人,我等是为了司空蔡邕大人的案子而来。”
王允脸色一变,道:“蔡邕勾连吕布,有什么可说的?”
孔融道:“蔡邕大人一生正直,与吕布不过是寻常的从属关系,何以说他们勾连?况且司空大人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若贸然杀了,恐对司徒大人的名声损伤极大,还望三思。”
陈纪附和道:“正是,还请司徒大人三思。”
王允脸色数变,他何曾不知道蔡邕德高望重,本不就是要拿这德高望重的文人立威祭旗的吗?
这这时吕布逃走,再杀蔡邕便没有任何意义了,但就这样放了却还是有损声望,阴阴说道:“若他肯认罪,我便留他一命。”
孔融、陈纪本以为此事全无转还余地,只是受人之托前来,算是尽了人事,没想到竟然峰回路转,各自心中大喜,哪里还敢讨价还价,连忙答应,生怕王允一时反悔。
不时,廷尉传来奏报,说蔡邕承认与吕布的勾连之罪,求司徒网开一面。
王允看着手上供状,心中嗤之以鼻,暗道这就是所谓文人的风骨?
面对生死,其他什么立场、颜面都算得了什么?
王允冷冷道:“既然他已经认罪,我也不会是言而无信的人,免除蔡邕杀头之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蔡邕施以腐刑,从此常住宫中,编撰史书。”
待传令官离去,才对董承道:“他不是喜欢写史书吗?不是喜欢居庙堂之高而忧天下吗?那我就给他司马迁的待遇,也不枉他这满腹学问。”
董承满脸震惊,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对这样的刑罚,蔡邕岂不是生不如死?
心中泛起一阵恐惧,强自赔笑道:“司徒大人英明。”
喜欢三国之狼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76章 恨断肠之苦
山路陡峭难行,到处都是粗壮的参天古树,阴阴蔽蔽遮罩着山峰,荆棘杂草遍地,根本难以分辨,哪里是路,哪里是沟。
正逢烈阳悬照,蛇虫鼠蚁都行至草丛林中纳凉,野猪豺狼时有出没,真可谓无一处不让人胆颤心惊。
这样的荒山野岭,看来确实是少有人迹,已经成了野兽的天堂。
也难怪古人均要聚城而守,结寨而居。
吕布已经为自己的草率决定有些后悔了,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偏要走什么山路。
一入山林深似海,何处方是绿尽头?
幸亏吕布有着相当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才不至于在这样毫无标识的山林中迷路。即便如此,在无数次与野兽的战斗与逃亡中,众人也早已是身心疲惫。
吕布重伤未愈,此时只感觉腹痛难忍,气力大是不继。
杨修看天色尚早,还是正午时分,这炎炎夏日的,也实在是难以继续赶路,便道:“主公,你看这天气实在炎热,我等是否稍作休息,再行赶路?”
吕布强忍着腹痛,不欲让他人知晓,道:“也好,便再次休息半个时辰,小心虫蛇野兽。”
杨修点头,又向众卫兵道:“原地修整半个时辰,清扫四周小心虫蛇。”
众人走了大半天山路,一路披荆斩棘,搏斗野兽,此时早已疲惫不堪,各自躺在阴凉处,不时尽都进入梦乡。
迷迷糊糊中,杨修但觉脸上凉意点点,幽幽醒转,见天色阴沉,零星几点雨意酝酿。
杨修赶紧叫醒众人,若是下雨,这山林中更是难以行走。
待叫吕布时,却如何也叫不醒,杨修大惊,一摸吕布额头,烧如火炭,再看他面色情形,更加不堪,脸色蜡黄,嘴唇青紫,如染难愈大病。
杨修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一旁卫兵叫道:“你看将军腹部。”
杨修这才注意到,吕布腹部外袍已被血迹浸湿大片,众人连忙解开衣袍查看。
却见原来已经愈合了八九分的腹部伤口,只因没有继续用药,又没有清洗,又已经感染,这几日又是连番颠簸流离,更是挣破了许多愈合之处。
“我等不善医术,又在此荒郊野外,这可如何是好?”
杨修慌忙道,心中急切溢于言表。
一名卫士忽然捧着一丛杂草,走近杨修道:“启禀大人,我原本是个猎户,若逢伤口化脓,常用这这鱼腥草去毒,甚有效果,大人不妨一试。”
杨修大喜道:“那你快来给将军上药。”
卫兵将鱼腥草放入口中嚼碎,强忍其鱼腥之味,将嚼碎的草药敷在伤口之上,并扯下衣襟包扎妥当。
杨修满意道:“你很不错,叫什么名字,何方人士?”
卫兵道:“启禀大人,我叫王凌,太原祁县人。”
杨修点头道:“原来也是并州人,那你便负责照料将军。”
王凌大喜道:“定不负大人之托。”
杨修又命卫兵斩断树枝,用绳索绑合,做成简易担架,让人抬着吕布赶路。
幸得卫兵有十几人,三班轮换,倒也不至于累坏了人。
卫兵王凌一路上十分尽心,见天色不好,用树木枝叶做了雨披,护在吕布身上,道:“大人伤口最怕见雨水,还是提早防护为好。”
杨修道:“你还挺细心,你既是太原祁县人,你可认识王允?他也是祁县人。”
王凌面色稍变,道:“实不瞒大人,我乃是太原王氏旁支,若看辈份,王允应该是我的族叔。”
杨修也是面色一紧,道:“你既与司徒王允有血缘之亲,为何不攀附王允,反而落身于禁军之中,禁军虽然临近天子,但实非上进良途。”
王凌道:“大人有所不知,王允打压旁支,全不给我等上进之门路,若非原并州刺史高干与家父有旧,我恐怕还在山中猎熊。”
杨修道:“王允果然是真小人,你放心跟着我家主公,必能让你一展抱负。”
王凌道:“大人已知我是王允族亲,却还敢让我看护将军?”
杨修笑道:“你若存心不说,我等谁人能知?你既然能堂堂正正说出来,必定是心中全无苟且之事,你既能光明磊落,我怎可小人之心?”
王凌大受感动,更加用心了。
这时,大雨果然如约而至,伴随着闪电雷暴,众人行走在树木丛中,虽少淋到雨水,但看着闪电的架势,各自提心吊胆,心想千万老天开眼,不要劈中树木。
众人没了吕布指引,只能按照王凌的判断行进,走了约一个时辰,终于见到树木渐少,露出了大片的泥土地,地势也变得平坦了起来。
此时雨势已收,天空放晴,路上虽然还泥泞不堪,但比起在山上的遭遇,不知道好了多少。
忽然,远处正有十数骑奔来,远远喊道:“前方可是主公?”
杨修仔细辨认,见来人身穿吕布远征军甲胄,乃是吕布亲军,顿时大喜道:“正是主公在此!”
骑兵策马走近,马匹铠甲均还水渍未干,竟然是冒雨前来。
杨修问道:“你等如何寻到此处?崤山如此之大,怎知我等就要在此下山?”
骑兵队长答道:“夫人得知主公可能将于近日来此,故命我等分作数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