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惊奇-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使用的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是以包括安息人在内的大多数东方民族都非常擅长骑射,即便是在快速退却时依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安息军队的兵种和战术都建立在弓马娴熟的基础之上。安息军队为纯骑兵,且以轻骑兵为主。轻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通常采用游击战术,不会与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密集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除轻骑兵外,安息人和其他很多东方民族一样,还拥有一种铁甲骑兵。安息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余部位为鳞甲或锁甲,骑兵的脸部遮盖有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不过,由于身披重甲,在沙漠地带烈日的烘烤之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安息铁甲骑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支长约35米的长矛,辅以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这些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是待敌人被己方轻骑兵的箭雨大大削弱之后,趁其队形散乱时,排成密集阵形自正面冲击敌阵。虽然安息铁甲骑兵的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却威力惊人,可谓是当者披靡。据说这只重装骑兵是汉朝提供的装备!

    而罗马军队的建制和战术理念则全然不同。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已经过马略改制。其基本组织单位为百人队,步兵数量为一百一十人。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共五十五个百人队。第一营为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百人队组成。其余营都只有五个连。一个罗马军团总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步兵的标准装备包括青铜或铁制头盔,此外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行动自如。其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12米,宽075米,又有三支标枪,其中一支为重型标枪,长约2米,还有一柄05米长的短剑。罗马军队通常由一个百人队组成一个纵深八行方阵,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时,罗马步兵以方阵为单位逼近敌阵直至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军队的重型标枪射程不远,但却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西方军队的盾牌和盔甲。标枪掷出后,罗马步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步兵的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右手持短剑自盾牌下方猛刺敌人腹部。这种战法远比挥剑砍杀致命。罗马军团的一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的骑兵约有一百三十二人,其余营则为六十六人。一个罗马军团总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为一面盾牌,一支标枪以及一柄长剑。罗马军中的骑兵多数来自高卢或日耳曼,他们的坐骑主要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马。罗马骑兵都接受过步兵训练,因此他们落马后依然能够继续有效战斗。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并不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于战区当地临时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并不多。此外,罗马军队在和欧洲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夹门鱼鳞阵。当罗马军队遭遇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便会收拢队形,第一排步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步兵将自己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及之后的步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般相迭。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盾阵。罗马步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夹门鱼鳞阵。

    罗马共和国和安息帝国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带有典型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温暖湿润。紧邻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二千五百米。越过群山,便是两河流域的上游。此处的地貌是广袤平坦的荒漠,仅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便到了已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卡莱。

    克拉苏的大军在叙利亚过冬时,罗马共和国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前来拜访。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大军北上,取道亚美尼亚南下,直接进攻安息帝国的都城泰西封。这条行军路线所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安息骑兵的活动。然而傲慢的克拉苏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不愿绕道,执意要横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长驱直入。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七个罗马军团。

    安息皇帝奥罗德获悉克拉苏入侵,立即召见统帅苏莱那。他决定由自己亲率大军北上打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同时,他留给苏莱那不足二万的精骑,实际上只有一万一千人。奥罗德的计划是,由苏莱那尽可能地拖住克拉苏,直至自己解决了亚美尼亚人,再赶回来与他会合,与克拉苏决战。

    出身名门贵族,时年仅三十岁的苏莱那是安息最杰出的统帅。他曾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术,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骑兵,使他们知道何时进,何时退,何时集结,以及何时分散。他从未打算按照奥罗德的那个设想行事,而是决定以自己手中的这支精骑直接和克拉苏的主力决战,消灭他们。不过苏莱那也知道如果同克拉苏进行交战,那就必须有大量的精致箭矢供给才行,于是苏莱那将目光投向了汉帝国,苏莱那决定派人向汉帝国求援!随即安息的使者骑着快马,日夜不停向汉帝国属国大宛国前进!

    那么汉帝国是否会同意出兵呢?先分析一下当时的世界格局,罗马控制西方,完全占据地中海,国势正盛。而西汉王朝是汉宣帝执政,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前54年呼韩截单于向西汉中央政府投诚。可以说在前53年附近这几年,西汉国内没有任何军事压力,解忧公主虽然年事已高,但在乌孙可以说已经近乎事实上的国王。西域都护正处于实力顶峰。而当时的帕蒂亚(安息),在地理上也极有可能和当时的西域都护属国大宛相邻。安息在中国史书还是出现比较多的,史记。大宛列传里安息出现了21次。

    前119年,汉军在漠北大战中击败匈奴主力,几年后,张骞的副使出使安息。”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史记)。安息对汉朝使臣的迎接规格可谓极高,2万骑兵到东边边界亲自迎接。而且其后安息的使臣也跟着汉使回汉,还带了不少稀罕东西回来。

    而汉朝使臣对西边这几个大国的评语是啥?还是史记大宛列传“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显然,在汉使眼里,安息国大兵弱,战力尚且不如大月氏,康居。

    而前103…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2征大宛。汉使把大宛,大夏,安息并列为大国,他们互相间自然不会完全不了解,在古代,相互间兵戎相见也是常事。而汉军攻大宛,杀大宛王,这件事绝不可能对中亚这些国家没有震动的。安息对西汉军的实力肯定有认识。而在中国史料里,安息对中国关系一直比较好。

    而前53年克拉苏发动罗马大军东征的时候,安息王这个时候如果向西汉求援,也是正常的。而且大汉帝国曾经派使者到达罗马,汉帝国当然会知道罗马是西方强国和富庶之国,汉宣帝希望同罗马友好通商,而遭到克拉苏等罗马贵族的羞辱,汉宣帝本来打算出兵进攻罗马,可是毕竟路程太远,又隔着安息等国,加上匈奴时常侵扰,明智的汉宣帝放弃了了这个想法!

    而此时是罗马自己找上门来,宣帝和西域都护郑吉很有可能会秘密决议借兵。但要保密,这样既不破坏丝绸之路的贸易,又不会让罗马势力过于做大,导致将来影响到西域都护辖制下的属国(当时的西域都护应该是最盛的时候,鼎盛时期下辖55国,西界很可能和安息交界了),同时教训一下狂妄的罗马人。

    已当时西汉国力,包括西域都护当时自己的兵力,进行这样一次秘密干预没什么问题。兵力不用多,汉军可能只出几千甚至就几个将领。大汉帝国并没有征调当时的西域属国,比如乌孙的精锐骑兵。而是不打旗号,伪装成安息军入安息境内参战。这支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