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身上。其他三个人怎么活下去?他们要吃饭,要交房租,妹妹还要上学呢……
我在电车上闭了眼睛,站在父母的立场,沉思了一会,设想父母会这样想:“长子的成绩足够考上最好的大学,考上了,学好了,很可能强有力地开拓未来,儿子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好好赚钱,让儿子如愿进好大学,总有一天会苦尽甘来。”
当我睁开了眼睛,又转到了另一条思路:“我是他们的长子,有责任给全家带来未来。我还是应该去,说不去,父母肯定会很伤心的,他们是不会允许我自动放弃的。好,那我去,最后两个月好好准备一下,千万不能失败!”
虽然调整了状态,却无法摆脱心理上的阴影。我又自言自语起来:“为什么?什么让我这么犹豫、不对劲儿?对了,我从来没有跟父母谈过上学的问题,退役之后的自己似乎把上学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父母呢?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是把儿子上学视为天经地义的吗?”
我的心态一直处于矛盾中,眼看快过元旦了,过了元旦,就要面对高考了。在日本,每年1月1日—3日要举行最重量级的接力跑比赛,我们家一向有着一边吃新年的年糕,一边观看比赛的习惯。可那三天,我们谁也没有碰我高考的话题,与以往一样,大家开开心心地看比赛,分析比赛,只是大家仿佛都有心事,感觉都有些不对劲儿,大家客客气气,好像故意要创造和谐气氛,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我。直到高考那一天,记得是2003年的1月19日,大家最终也没有碰高考的话题。我的心态呢?也没有平静下来,仍未决定要不要去上学。靠,面对选择,真是件很让人困扰的事啊!
高考那一天下了大雪,当天,我还是3点钟起来,出门送报纸,路上摔了几次跤。吃完早饭,7点半动身,骑车去考场。考场就在高中的旁边,道路拥堵不堪,交通状况格外混乱,我又摔倒了几次。“唉,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老天是不是不想让我去考啊?要不,我不去了?”转念又想:这样不好吧?可去了考上了,难道还能不上吗?如果不上,还不如不考呢!要不要故意撞车受伤,作为不去参加考试的借口呢?
离别祖国(3)
我越想越不明白,我甚至不想活了,故意去摔了一跤,裤子破了,腿流血了,雪和血,真是绝配啊,一红一白,二者掺在一起,看起来跟冰激凌一样。我已经思考不动了,就在心灰意冷打算放弃的瞬间,我突然听到了奶奶的声音:
“嘉一,你别这样,不能这样。一直努力了下来,不就为了这一天吗?爸爸和妈妈正在为你想办法,你要对得起他们。你不考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的。先别想那么多,全力以赴去考,奶奶看着你。”
眼泪不知不觉掉下来,控制不住了。忽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凭什么要活着,回想起那些艰苦的日子,为家庭的安全与生活而操心、担心、用心的日子,到底,我是谁……
扶起自行车,走了几十步,试图去忘记一切,我渐渐镇静了下来。看看手表,快到考试时间了,便使劲儿骑车,赶到了考场,开考时间已过了一刻钟,按规定,过了20分钟就不能参加考试了。我猛冲进考场,浑身是汗,我问考官:“还能参加考试吗?”考官犹豫了一下,磕磕巴巴地回答:“是,是,没问题的。”发现同学们看着我,我没理睬,按照准考证,找到座位,开始埋头答题。
第一场考英文,共90分钟,实际上我只有70分钟时间答题,没事,这是我最擅长的一门,离交卷时间还有20分钟时,我答完了。
日本的高考叫“全国统一考试”,一共考一天半,这种考试原则上为学生考国立和公立的大学而准备的,报私立大学原则上不用参加高考,直接考各所大学准备的考试即可(东京大学是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是私立大学,国立和私立哪个更好,很难说,只能根据每一考生的需求和条件而定,也根据具体的学校而定)。对于我们考国立大学的考生来说,高考只不过是第一关,过了第一关,还要面对每一所大学独立举行的第二轮考试,这才是真正的难关,第一轮只是个热身而已。虽然我第一门考试时迟到,但我高考成绩还不错,在这里,独家透露一下我的高考成绩:
满分800分:语文200分、数学200分、英文200分、生物/化学/物理100分(选一门)、日本史/世界史/地理100分(选一门)
我的总分为769分:语文180分、数学200分、英文198分、生物91分、世界史100分
我语文失分最多,失在哪里呢?告诉你,是汉字。
在语文考试当中,汉字占的分值为20分,我的语文成绩为180分,被扣的20分全丢在汉字上,也就是说,所有汉字题全做错了。后来我选择到中国留学,周围老师和同学们都吓了一跳:“加藤不是那个汉字最差的小伙子吗?怎么去中国了?中国语不是全用汉字表达的吗?”
由大学组织的第二轮考试也顺利过关了,我“中”了,哪一所大学,我就不说了,反正是东京一所很有名的大学。
我对考试的看法是,应考本身是个技巧,好好准备,谁都有机会过关。“会考试”绝对不等于有本事、有能力,千万不要误会了。文凭不等于文化。大学考试只不过是国家体制的需要而已,不一定等同于你的能力,也和你的人生追求不一定吻合。不过,不管怎么说,它说明了我认真度过了那段复习和考试的时间,我的心里感到踏实了,我没有虚度时光,对我来说,足够了。还是要感谢奶奶,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是她老人家伸出手,挽救了我。没有奶奶那一声,我应该是放弃了考试的。
离别祖国(4)
最后我选择不去上学,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上大学,而是在辛辛苦苦过日子的父母和一对弟妹面前,我的心事很重。其实,在听到奶奶那一声鼓励去参加考试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已经决定,我可以去考试,但我不会真的去读的,这样,我的心才镇静了下来。应考是为了让自己接受过去,更是为了让自己走出现实,面向未来。
考完后,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我已经开始准备寻找其他出路,能够不让家庭增加负担,又能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挑战自己,开拓自己的一举两得之路。
我决定出国!我从小就渴望出国嘛。问题是,去哪里?去欧美不现实,我家没钱,这些高消费的国家自然而然就不在我的选择范围内。
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呢?首先,日本文化本来就跟中国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且两个国家一衣带水。15岁那年去澳大利亚之后,曾经想过未来一定要尽早走出国门,而且尽量去大国。中国在日本人看来是仰慕中的,想象中的,名副其实的大国(别说什么反华主义,大多数日本人其实在内心里非常敬重中国,对中国抱着格外特殊的情结)。日本曾向中国朝贡过,也曾经侵略过中国。从漫长的历史角度来看,两国关系不一般,很密切,就像我和弟弟那样真正的“兄弟”关系。那个时候,北京已经申奥成功,在我的设想中,北京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曾因教科书等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变革中的大环境应该能够让我看到许多现实的东西。“环境改变人”,把自己放到那个空间,从中应该能找到了解中国的钥匙,同时找到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坐标。当然,最关键的理由是,中国的物价比日本便宜。
我决定去中国,在完成相关的手续之后我跟父母解释说,我在中国找到了非常好的机会,我去中国发展(当然,那个时候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把握),就不在日本上学了。父母只是说一句“不要后悔,注意身体,好好生活”,算是间接同意了我的选择。
2003年春天,我从日本成田机场飞往北京。当天,父母、弟弟、妹妹都来机场送我。在车上,大家保持平常心,聊聊天,到了机场发现我的行李超重了,爸爸和弟弟沉默着把几个行李邮寄到北京。我跟他们说再见,他们也各自表示心意,让我好好照顾自己。母亲把一封信递给我,我说:“谢谢母亲,你好好注意身体,不要太拼命。”
没有人民币、没有中文基础、没有朋友,真正的“三无状态”,但带了父亲、母亲、弟弟、妹妹给我的信心、耐心和决心。
上了飞机,打开母亲给我的信。
那是很长的一封信。她在信里回顾了我们的过去,讲解我小时候的故事,我成长的历史,说:“作为母亲,我早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做大事的人,我为你骄傲,加油!”长信的最后写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