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式投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万散户股,但之后却将股票转给当时船王包玉刚,以这种形式低调退出了。这次退出看似吞掉九龙仓的失败,但反为他收购和记黄埔的成功埋下伏笔。

    一些分析认为,李嘉诚选择退出有三个原因:

    第一,虽然当时李嘉诚是散股暗购的方式,但这一举动还是惊动了九龙仓。九龙仓作为英资,有怡和做靠山,与汇丰银行这个香港第一大财团关系也并非一般,贸然强取只会同时挑起怡和、汇丰对李嘉诚长江实业的敌意。地产业与银行业关系密切,如果缺少汇丰的支持,长江实业在未来发展中必会多走弯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二,当时的船王包玉刚也看上九龙仓的码头,意欲通过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从而掌握相关航运设施。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包玉刚此举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船王在70年代末察觉到80年代初的世界航运低潮期即将到来,意欲借九龙仓进军地产业躲避航运衰退大潮。无论如何,对于当时财力、人脉都高出一筹的这个强大竞争者,李嘉诚选择了见好就收,将自己的2000万股转给包玉刚,以6000万的盈利收手。

    第三,九龙仓股价已然水涨船高,再贸然推进,反不划算。1977年底到1978年初,九龙仓股价为13…14港元/股,而到1978年9月就已经上升到40港元每股。至12月,怡和的另一家子公司置地公司也加入争夺九龙仓控制权的混战,这一场争夺控股权的混战一直持续了将近两年,最终以包玉刚高价胜出,当时已是每股105港元。

    那么,李嘉诚的退出又有什么回报呢?这次退出直接为低价收购和记黄埔埋下了伏笔。和记黄埔当时分为两大块:和记洋行、黄埔船坞。整个和记黄埔集团有大批的土地物业和连锁零售业,最关键的是从1973年开始它由汇丰控股。虽然没有被公开承认,但李嘉诚退出收购九龙仓与汇丰沈弼从中斡旋不无关系,而李嘉诚此举无疑博得了汇丰好感,沈弼对李嘉诚更是赞赏有加……你来我往、投桃报李乃人之常情,1979年9月在沈弼的主导下,汇丰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将9000万和黄股票卖给长江实业,这个价格只有和黄股票市价的一半。李嘉诚还因为帮助包玉刚争夺九龙仓控制权一事,建立了与包玉刚的合作友谊,并获得了后者所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李嘉诚在九龙仓退了一步,却赢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控制了和黄之后,李氏王国的版图便开始迅速扩张,在80年代成为香港首富直至今日。

    当然,市场规则、银行法规今非昔比,但这种以退为进、迂回得胜的商业艺术很值得学习。

    十六豫卦

    施格兰盲目转型:仰天笑太久容易栽跟头

    【卦意小解】

    继大有、谦之后,是豫卦。这是说既富贵、又能持谦道的人就可以“豫”。豫是欢乐、安乐的意思。豫卦指出了一条在安乐中如何自处的康庄大道。

    豫卦的警示是,“豫”这种乐本身是好的,但对待安乐要节制,过度了,就容易乐极生悲。豫卦就是让我们认清安乐跟忧患本质相同,都是身外诸境,全凭如何自处。

    【案例】

    在并购中,过去的辉煌与顺利永远都无法保证未来的一帆风顺,有时候过往的辉煌反而会蒙蔽企业决策者的双眼。施格兰这样的百年老店便是如此,在成为巨头之后因为盲目转型而跌落深渊,不仅丢掉了赖以起家的烈酒业务,还在新业务拓展中四处碰壁、灰头土脸,最终落得被拆分的命运。

    施格兰是185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叫约瑟夫施格兰的父子经营的一家酒厂,该酒厂在被蒙特利尔的塞缪尔布朗夫曼创立的酿酒公司收购时,也将酒厂字号卖给了后者,从此烈酒市场上多了一个响当当的企业,施格兰!布朗夫曼因为在上世纪20年代趁着美国禁酒,无人做酒业生意,转去拓展加拿大市场而大发了一笔横财,在禁令解除之后瞬间跻身北美商业巨头之列。在布朗夫曼的经营下,施格兰成为世界酒业巨头,在伏特加、威士忌和朗姆酒这些烈酒领域有着绝对的地位,它的很多品牌如皇家礼炮、芝华士、施格兰VO、马爹利在全球都享有很高声誉。随着行业地位的巩固,施格兰也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1963年注资德克萨斯太平洋石油公司,在1981年斥资收购了康菲石油公司20%的股权,使得石油成为施格兰公司的一个主要盈利点。这时候的施格兰一直顺风顺水。

    但当1986年,老布朗夫曼年仅31岁的孙子,小埃德加布朗夫曼接过了施格兰大权之后,施格兰原本审慎的步调开始变得冒险起来。当时的施格兰年销售额为29亿美元,但小埃德加布朗夫曼认为酒类市场业已成熟、增长速度太过缓慢,是时候进军媒体和娱乐业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回报了。90年代末,施格兰花费了高昂代价开始进军传媒业。在1995年耗资57亿美元收购MCA,也就是后来的环球电影;1998年吞并宝丽金唱片,更是耗费了104亿美元。
第4页 :
    然而这些并购都不怎么精明。并购环球影业时,为了成功融资,小埃德加以90亿美元的价格将他在杜邦公司的股份退换,这个价格比市价低了将近30亿美元,这是一个明显的亏本买卖。在并购宝格丽的时候,他拆分了核心的饮料业务,把年盈利33亿美元的Tropicana果汁业务卖给可口可乐,以此来缓解收购宝丽金带来的资金压力。布朗夫曼家族虽然名声显赫,但是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却是新手,小埃德加的外行明显表现在对两个娱乐传媒公司的经营上。比如,他将巴里迈耶这个自己并不能掌控的人任命为CEO,逐渐让自己的控制变得有名无实。另外,这两家公司在被收购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施格兰其他业务分支。施格兰的传媒业转型的宏图大志,还因为美国其他企业的虎狼环伺而进展艰难。╋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小埃德加的第一反应便是退缩,2000年他将整个公司以340亿美元的价格通过换股的方式卖给威旺迪。掌握了施格兰控制权的威旺迪对酒业完全没有兴趣,他将施格兰的整个烈酒、葡萄酒业务低价打包出售,施格兰原来的竞争对手法国保乐力加和英国帝亚吉欧以极为优惠的价格瓜分了几个著名的酒类品牌,前者收购了芝华士、格兰利威、马爹利白兰地、施格兰杜松子酒,后者则更是因为拿到了皇冠威士忌、VO加拿大威士忌以及摩根船长朗姆酒这些品牌进一步坐稳了世界酒业霸主地位。当年的财务报表显示,这些品牌的盈利占据当时施格兰公司酒业营收的35%,为整个施格兰帝国贡献了超过60%的盈利。

    施格兰本是全球酒业的霸主,但却在没有任何强劲对手刁难的情况下,输给了自己的转型。自此施格兰成为全球酒业中一段因为酿造过头而苦涩无比的历史回忆。

    十七、随卦

    百富勤先盛后衰:过了河最好把桥留着

    【卦意小解】

    随在豫之后,因为豫是快乐,如果能与人同乐,众人就会跟随。随卦讲的是怎么跟随别人的问题。

    随其实是在说依附的艺术,要亨通发达就要用正确的方式依附对的人。随卦这里有个警示,就是:万不可过河拆桥。如果你依附别人起来,那么就不能在自己强大以后损害别人,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凶境。

    【案例】

    并购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还夹杂着纷繁的前因后果以及复杂的人事纠葛,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并购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这需要并购参与者们在修炼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随卦的艺术。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投资银行集团百富勒便是以“随”道起家的典范,但却因为未吃透“随”的三昧而在金融危机中落得被清算的命运。

    百富勤是由梁伯韬、杜辉廉创建于1988年的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在1990年以借壳的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到1996年资产总值就高达242亿港元。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以外,百富勤的迅速崛起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