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思五、连锁理论的误区导致企业失败
  迄今为止,我发现在商界,对连锁发展的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这个“误区”就发生在经营者太相信“连锁理论”了。而连锁理论又太缺少可操作性了。
  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要有一家成功的店铺,然后要把他模式化、品牌化,接着开始拷贝这种模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营;另一种是加盟。而且连锁规模越大越好经营,越大越好管理,因为存在着连锁效应,发展大了成本就降低了,并且还有一个数量概念,一般是7家以上才可以算是连锁企业。乍一看不错呀?连锁经营多诱人呐!于是,许多经营者就做起了建立“连锁帝国”的梦。
  第一家成功了,于是立刻建立连锁模式,走连锁的道路,结果第二家也成功了,也许很幸运,第三家、第四家、甚至第五家也成功了。于是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连锁模式,开始快速的发展,开始追求连锁规模。
  几年下来,你会突然发现,店铺多了,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是偶然现象或是暂时现象,等利润继续下降时,你可能不明白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10个店时,利润那么丰厚,可现在50家店了,不仅利润减少了,而且债务又大幅度的增加了呢?慢慢的财务状况恶化了,管理者和公司职员也不那么忠诚了,最后,企业走向了失败。
  这种状况不仅仅就在我的身上灵验,而且,我听到的、看到的太多太多失败的案例了。我不想在这里提更多企业的名字,哪家的问题哪家自然十分明白。至少我就是如此,红高粱就是这样发展的、失败的。
  刚开始,我认为就我倒霉,发展这么多店,反而不赚钱了。可后来一个接一个的连锁企业同样如此,有搞餐饮连锁的,也有搞商业连锁的。有的倒了,有的还在,可是并没有利润,或者是硬挺着,或是从别的地方弄钱来维持连锁店的经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可能中国缺少连锁发展的机制,或者连锁业本来就是很难成功的一种经营模式。可是,我在研究国外的连锁模式时发现,他们在连锁初期,一般就在创业5年左右的时间里,店铺不断增加的时候,也存在着利润下降,近乎倒闭的现象发生。他们的成功,往往不是靠企业自己的连锁经营和管理的好转使企业走向了最后的成功,而是在关键时候,由金融机构注资或用其方式获得新的投资,使企业走出了困境,最后走向了成功。
  这样说来,连锁企业规模一大就遇到问题,是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引入金融机制,那注定就会连不起来,或连起来就死。这种状况与连锁理论有很大的差别,到底是经营出问题了,还是理论本身就有问题?我带着这个问题边实践,边反思,企图找到答案。
  记得98年的时候,我认识一位建筑设计师,跟他聊天过程中,我问他:你们搞建筑设计的,必须要遵循什么原理?他说,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公式:A≥N/S。意思是说,地基决定层高。谁违背这个规律,谁就会失败。他这一句话启发了我,我想搞连锁业不就是像盖房子一样吗?连锁业本身就是一座“大厦”,要想稳定必须要遵循建筑学的法则——地基的承载力决定层高。那么我们连锁企业的地基是什么呢?不就是连锁体系的“结构”吗?一般来讲是四大结构:资金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营销结构。而且是结构决定连锁的规模(店数)和速度。违背这个原则,连锁大厦就要倒塌,企业就会失败,就要亏损。
  按照这个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一下连锁企业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往往被一两家乃至十几家分店的生意火暴冲昏了头脑,以为这是成功的模式,就要拷贝,就要扩张,就要加盟、连锁。殊不知,你的四大结构是否合适?是否能支撑那么多店?是否能允许你有那么快的速度?结果超越了自身结构所能允许的速度和规模,“连锁大厦”不稳了、甚至倒塌了。这就像建楼房一样,我们不能因为20层楼都建的很好、很牢固,就认为可以建30层、40层,关键是你的地基结构能允许建多高。如果超出允许范围必然酿成大祸。
  我认为,连锁企业的结构(管理、资金、技术和营销)决定你的连锁规模和速度。这个原理应该成为连锁业的第一定律。目前,我国搞连锁业的企业多数不懂这个“第一法则”,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结构小,规模大、速度快;就出现我在上面描述的情况,分店数增多了,反而利润下降了,甚至失败了;另一个是,一开始就建了一个庞大的结构,投资很大,可是规模比较小,等你还没来得及发展连锁呢,就经营不下去了,结果也失败了。犯这个连锁错误的不太多,但我也见过失败的案例。
  记住:要想获得连锁业的成功,必须懂得建房子的基本常识。“十层地基盖八层比较理想。”你想建更高的楼房怎么办?答案是:先解决“地基”。
  反思六:品牌“速成论” 观念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几年的实践我明白这样一个真理:企业知名度可以迅速打造,但名牌不能速成。把企业知名度与名牌概念混淆,会导致企业畸形发展的。
  在打造企业知名度方面,我不能不承认,红高粱是成功的。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把知名度与名牌混为一谈了。另外,还有一个观念支配着自己,认为,只要是名牌,就一定能赚钱。有了这个观念以后,就过分注重了知名度的炒作,而忽视了太多的东西,尤其是管理功夫问题、和企业效益问题,缺少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名牌呢?
  名牌是质量、管理、效率的标志。名牌中凝结的是先进的文化、理念,是管理功夫,是极高的效益,是极强的竞争力。没有这些,是不能成为名牌企业的。
  事实上,名牌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名牌背后是功夫,是从无数次失败中站起来的功夫。它需要突破一个又一个的“瓶颈”,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经过无数次市场的考验,最后无论是产品、服务、管理、技术、效益、知名度、还是美誉度等等都使得消费者满意。可口可乐是名牌,麦当劳是名牌,原因是它有文化含量,比如干脆就有人把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作为美国人的左右脸,把他们看作美国现代工业文明的代表。不仅如此,他们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产品质量和一流的服务。它们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他们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可是他们一次次的又站了起来,最后,他们获得了最宝贵的东西——功夫!
  记住:没有功夫就没有名牌。而功夫是经过长期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凝结出来的智慧。
  反思七:品牌“万能论”对经营有害
  过分夸大品牌的作用,认为只要品牌好,就能赚钱,致使企业犯了名牌“万能论”的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企业容易犯的。而且,连真正的名牌企业,也在犯这种错误。麦当劳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比如麦当劳在扬州开店就不那么成功,我听很多人说,扬州麦当劳是失败的,我开始不太相信,麦当劳名气这么大,经营这么好,怎么会不行呢?我97年下半年专程到扬州考察了那家麦当劳分店。那个店无论是硬件或软件都是一流的,可就是没有生意。我中午12:20来到麦当劳餐厅,直到13:40,客人还不足1/3,他的餐厅经理告诉我,像这样的生意还算是好的呢。当然不知道现在这个分店如何?
  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懂得这样一个规律:企业的品牌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越是名牌企业,他的价值越高。这大家都是知道的,可问题是,你就是名牌企业,也要遵循市场规律,也要做好市场调研。不是因为你是名牌企业,你就放到哪里哪里“亮”!
  反思八、现代企业需要“四套马车”
  现代企业要想成功需要有四套马车的“合力”共同起作用。这“四套马车”都是什么呢?他们分别是:创业家(企业的设计者、信息的制造者、品牌的打造者);金融家(资本运营师,融资、投资、资本买卖、IPO);职业经理(企业的管理、营运、市场的营销,利润的创造者);技术总监。这四种人,缺少哪一种,都很难取得成功。
  是的,你仅仅就想做一个小商店、小店铺、小餐馆、小企业,当然不需要这些人员,你只要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