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骏模式-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胶花。香港掀起了塑胶花热潮,李嘉诚也由此被称做“塑胶花大王”。
  如果进入这家公司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做个小职员又有何妨?
  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或者已经身在职场的人都要明白,你是本科毕业或是博士毕业,并不代表你就是高端人才,只能说明你受过高等教育。在选择工作时,既不能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能为就业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每一个行业中顶尖的人才都是经过市场锤炼的。如果你还年轻,那么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要敢想、敢冒险,善于学习、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很多事情,这是一种积淀,所以说,趁年轻时多学习点东西,多尝试些有用的工作,绝对不是坏事。
  如果你像唐骏和李嘉诚一样,要学习某样东西,那么就可以不去计较职位的高低,达到你的目的就够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的,想进入这家公司,但是它给你的职位太低,那么丢掉你的优越感,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
  很多时候,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半比较被动和苍白,缺乏一种激情的张扬,连做事都是按部就班,脑袋里都是条条框框。在市场经济中,首先要建立商业化的生存逻辑,才谈得上具体做什么工作,不论是技术、管理、文化等,都无法绕过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而且,越是高层管理人员越是难做。如果没有足够的历练和观察,即便给你一个很高的职位,你也未必能搞定。所以,当你的阅历和见识不够的时候,还是虚心学习为好。早点踏踏实实做点工作,才有望靠近自己的理想。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脱离平凡,不甘平庸
  1990年,在日本攻读完研究生课程后,唐骏飞往美国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并于1994年加入了微软公司。刚开始只是做Windows NT开发组的小程序员,当时微软里像他这样每年拿着五六万美元的小工程师不下万人,就像撒哈拉沙漠里的一粒沙。能够脱颖而出,源于他打破常规的思维。
  时值微软开发Windows,通常的流程是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他语言版本。唐骏觉得这种方式很笨,他试着开发了一种新的程序,并写出几万行代码反复检验……
  成功后他勇敢地向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建议。高层管理人员欣喜地采纳了这一成果,原来300人的研发大队伍得以缩减到50人,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而唐骏本人也在加盟微软仅仅一年半之后,由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变成了部门经理,并获得了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
  唐骏说:“我改变的是微软几十年的开发模式。如果我不通过这种方式,而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技术人员,肯定没有机会成功。我的执行力很强,一个方案拿到我这里,总部告诉我在中国要推行什么样的战略,而我在这个战略之上又给它包装一下,做出更大的东西出来。我把执行力做到一个境界:很多人讲到执行力的时候,是指让你去做一你就做好一,而我是让我做一我可以做到二做到三,这是我觉得我在微软最成功的地方。”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我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无分文。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材魁梧,在一家外国银行找到一份看门工作。
  换了别人,这份工作可能不愿意干,自己相貌堂堂,年轻力壮,却屈于当站门雇员。但哈同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的感觉。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终要找到能赚更多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长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灵活,就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
  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但心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我国市场上相对比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的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手中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虽然我们对那时候巧取豪夺的外国资本家愤恨不已,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他。这个善于积累的人,在不断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跳跃。
  虽然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每一个岗位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位可以不分贵贱高低,但人分。你可以从最底层做起,但你一定不能不思进取,甘于平庸。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无论什么职业,都可以不断学习创新。是否能够成功地从目前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关键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得过且过,还是追求卓越。
  激情和目标都是推你前行的动力。如果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你就会懂得利用自我的优势去打开通往另外一片天地的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目前的职位可以不高,但你的心不能不高。只有在远大目标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意义,才有可能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做出一番成绩。
  

第四节  做别人不愿去做的事(1)
假如你总是和别人一样,那你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永远也不能出人头地了。假如你能够接受别人所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出辛劳的乐趣,就可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我选择了别人没去做的事。”
  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唐骏在微软的12000名员工中,只是个处于底层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但7年之后,他成为了微软中国的总裁。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选择了别人没去做的事情。”他总结说,“在职业生涯中,要学会创造机遇,而不是等待机遇。”
  1995年,王志东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去美国与微软洽谈合作。没有RichWin,微软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微软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同时进行。身为微软软件工程师的唐骏听后深受刺激,通过研究他发现这是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切换代码。当时唐骏就想,为什么不设计一个代码让所有的技术自动变换呢?但他没有抱怨。他知道,在领导眼里,抱怨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你的抱怨等于是没有抱怨。
  说到这里,所有在职场中的人,在公司里千万不要抱怨,因为比你聪明的人有很多,他们已经抱怨过了,你的抱怨无非是第N+1次。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曾经提过跟唐骏一样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人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解决方案是否可行。
  而唐骏是怎么做的呢?他知道有人抱怨了,他知道有人提出方案了,他也知道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于是唐骏去做了。唐骏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后,就开始做引擎,Windows操作系统有2800个模块,唐骏把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分的三大块做出来,然后他把这个整体方案交给了公司的最高层,最后到了比尔?盖茨那里。
  微软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愿意去解决,唐骏做了这个项目,并且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
  在公司的支持下,唐骏组建了一个20人团队,让这20个人去教1900名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学会唐骏的引擎开发模式,从而培养一个尖端部队出来。
  你想,这个大团队的领导应该由谁来当?当然是唐骏!这就是唐骏在微软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技术部门经理简单但又非常实效的过程。
  不要挑肥拣瘦
  一个公司中,每个位置都要有人,任何工作都要有人去做。如果你具备团队精神,在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