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讨论的是面向未来的领导力。对经济全球化敏感的管理学者必定能够感觉到未来的员工都将是第四种员工,他们渴望得到自身的价值体现,同时对工作有着自身明确的定义。因为,他们都将是知识型员工。随着全球经济差距的缩小,人们的知识差距也在逐渐减小,知识型员工将成为未来最为庞大的一支就业力量。德鲁克对知识型员工的预测不再是构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象。
因此,对第四种员工的管理将成为领导者绕不过去的问题,再也不是让他们出局那么简单,除非你决定宣告企业破产。
那么,第四种员工需要管理者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他们需要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获得应有的身份认知,同时,还渴望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独特的个性。根据我与企业内部众多第四种员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的失望主要源于领导者领导方式的失误。如对未来缺乏确定性、领导者介入管理而形成企业内部不公正、能力得不到适当的体现,等等。
企业中为什么存在着管理者?或者说为什么许多人愿意将自身定位为管理者?这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缺乏对规则应有的敬畏,他们认为规则是无效的,所以自身积极参与管理。而且,在他们心目中,他们认为规则是针对员工的,与他们无关。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不仅仅是员工。正如法律是针对所有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一样,而不仅仅是针对犯罪分子的。
将自身定位为管理者正是一部分领导无视规则的典型行为,更无知的是有些人将自身视为规则。将自身视为规则,意味着将自身视为他人命运的决定者。这是违背人人平等这一基本的人性需求的。
BOOK。←红←桥书←吧←
第18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5)
随着知识型员工的逐渐增多,人们对平等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将更为强烈。那些无视规则,或是将自身视为规则的管理者都将遭遇灭绝性的打击。人们可以为某种规则放弃自身的追求,但绝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放弃。
第二节重构企业组织
“秩序具有一种保守的含义。它通过在社会各成员之间划分责任和身份来组织社会。”
——雅克·布道作为一种组织,企业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关于管理者的历史同样长久。
今天,管理者寿终正寝。与此同时,企业组织的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作为企业组织核心构成之一的管理者的消失,必然将给企业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一场新的管理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管理者的消失并非意味着管理职能的消失,而是随着人们对自身要求的提高以及寻求自我价值产生了演变。新的管理更为注重领导职能和规则的力量。
这场管理革命的本质在于个体的兴起使企业管理成为基于人性的一项技能。在本章,我们先从组织的变化对管理进行论述。
企业将改变以往二元对立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者的存在是因为企业始终由两部分构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互对立的。管理者不断创造新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而员工总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之进行对抗。尽管员工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依然可以采取消极怠工和确保最低要求等方式使得企业难以在市场之中获得真正的成功。而这一切将随着管理者的终结而终结。
未来的企业必定是众志成城、全体同心的组织。管理者的消除使得企业内部的斗争宣告结束,企业转变成一个真正的整体:领导者指明方向和分配资源,并身先士卒与员工一起实施企业目标。管理者的消失使企业中最后一个影响经营效率的角色不复存在。
高效的组织结构
管理者的终结使得企业组织转变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企业构成也从以往的管理者、领导者和员工,转变为单纯的领导者与员工。如果对企业的职能进行概括,则是领导者指明方向和分配资源,而员工负责实施。所有企业成员都围绕着运营目标展开自身工作,并对工作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这一结构性的转变使得企业所有人员都将精力放在发展上,包括领导者,这使得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而存在着管理者的企业,则因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内耗而使得运营效率难以得到彻底的释放。因此说,没有管理者的企业,或许是最具效率的企业。
——任何内部存在着对抗的组织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高效率。未来的企业仅仅从寻求高效率这一需求也必然将取消管理者。
。←虹←桥书←吧←
第19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6)
高效运营是企业亘古不变的目标之一。真正的高效率取决于组织结构,管理阶层越复杂的企业效率往往越低,这便是众多企业追求扁平化管理的根本原因。但由于扁平化管理无法改变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对立局面,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管理者的终结则达到了真正的扁平化管理,或许称作为扁平化领导更为准确。
许多领导者时常埋怨:“企业规模较小时员工的工作效率很高,规模逐渐壮大时,效率却越来越低。”这是因为中间管理层的存在使得领导者下达的命令发生了错变,或是信息不能够准确及时的从上层传达给下层,最终形成了员工的执行与企业领导者构想之间的误差。许多管理学者将这一问题归结为执行力问题,他们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执行力差是表象问题,庞杂的管理层的存在才是根本性的原因。
当然,我们讨论的不是组织的去冗问题,追求扁平化管理只是其中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们要面对的是全体管理者,管理者的存在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问题。
管理者群体的存在至少为企业带来两类严重后果:官僚气息和员工缺乏积极性。
韦尔奇与官僚气息做斗争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界的一段佳话,但仍然有许多企业领导人对官僚气息姑息养奸,采取妥协态度。我们似乎应该直达问题的本质:为什么会存在官僚气息?如果不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即使是暂时制止了官僚气息,将来它还会产生。我认为要消灭官僚气息,只有一个办法:消灭管理者。
——没有了管理者,就不会产生官僚气息。
像韦尔奇一样,许多领导者致力于使自身所领导的庞大机构能够更为灵活、更具市场适应性。但是,如你所知,成功者寥寥无几。
几乎所有大规模的企业都避免不了官僚气息。因为企业规模的庞大,领导者必须不断派遣出大量的管理人员去进行监督、跟踪。(领导者总是对员工的责任心缺乏信心。)这样一来,管理机构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则是此起彼伏的争权夺利、相互推卸责任之类的问题。
管理层存在所引起的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官僚气息的产生是因为人性的贪婪和自私,一旦个体复兴,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和身份认同时,这些管理者自然会放弃那些促使官僚气息产生的恶习。因此,官僚气息将随着人性的复苏得到抑制。官僚气息是管理者存在的后果之一,但不是管理者需要终结的根本原因。
管理者的终结运动必然由员工发起。在大型企业中,很多员工都会有自身是无名小卒的感觉,他们认为自身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仅仅是为了生存才在此工作。与此同时,优秀的领导者总是努力营造一种气氛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运营的各项事务,但是管理层的存在却使得他们的努力化为乌有。但是,正如德鲁克所预见,知识型员工必定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主宰,他们将参与企业运营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谁阻碍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体现,谁就必将遭遇强烈反对。
▲虹桥▲书吧▲BOOK。▲
第20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7)
如此一来,员工与企业的联系将更为紧密。而对任何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他们都将表现出坚决的抗议。在未来,管理者的命运岌岌可危。
高效的组织结构必然是单纯、高度协同以及沟通无碍的。
集权与分权:管理的误区
在管理学界,集权与分权两种观念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