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长的一天:我见证了诺曼底登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海军的飞机上全部装上了液晶控制的发射器,有任务的飞机即刻赶往各地的供应站领取这种接收新频率的液晶装置。所幸一切工作都能及时完成。(回忆录音实录)
第8页 :
    罗伯特福特

    这种坦克有一个充气浮帐,可让水中的坦克置换一部分自重。浮帐外壁由设在每一个角、中部、以及充气管的压缩空气囊相连,一应遥控均由坦克车长操作。

    最初的训练相当简单,都在白天进行。先是单一坦克训练,我慢慢地学会了操纵,因为坦克是由后部的螺旋桨推动的。但这一个是老古董,只有一只螺旋桨,而我们使用的谢尔曼坦克〔14〕是双桨。总之,我们开始了训练,但进展相当缓慢。日间训练——单个坦克,日间训练——坦克连队,日间训练——坦克中队。接着,我们转到夜间,这种训练每天重复无数遍。漆黑的夜晚和月夜训练,我们使用常见的红绿后灯导航。我们力图使整个军团协调有序,按计划,我们的登陆地点在H…5。接下来,我们将狠狠地打击海滩,步兵和英军M4雪曼改装型又被称为“霍巴特滑稽坦克”等将通过我们冲上滩顶,我们则待在水边,为步兵提供后援。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团有六十辆坦克。我们要在5000码开外的地方下水。当然,演练是必须的,尤其是三、四月间,更需要在夜间反复演练。

    其实,我们举行的最大一次演习是在斯塔德兰湾,场面与我们将要登陆的国王红滩一模一样。我当时不知道丘吉尔、艾森豪威尔和英王亲临参观。我不是很清楚,但我们用的是实弹。他们修了一座坚固、全副武装的观测点,一座小碉堡,几位杰出的大人物就是从这里参观的。这些情况我并不清楚。演习中,大概是1944年4月20日吧,和以往一样,我们乘着坦克登陆舰从普尔港出发,由鱼雷艇和驱逐舰等护送,驶入英吉利海峡,航行到一半,掉头回英国一侧的海岸。当时伸手不见五指,风高浪急,我这辆坦克打头,对,是打头。登陆舰上有5辆坦克,我这辆是第一个下水。不错,登陆舰按口令将舰桥放到合适的角度,这在坦克下水的时候非常关键,否则充气浮帐就会进水。我下了水,遇到了点小麻烦。虽说漆黑一片,看不清他们,但我知道,跟在我后面的也在拼命。行进了一小段路程后,我渐渐看得清了,我差点忘了,我是这辆坦克上的副车长,车长是古尔德上尉,这次演习,我是驾驶员——我忘了说了。看来,我这辆坦克是无望抵达远在5000码之遥的海滩了。

    于是古尔德上尉做了一些常规的操作。这些我们都演练过。我们有一套戴维斯救生设备(经过改进,在朴茨茅斯学校时操作过),他将我们集中到了甲板上。司机一开始还在踩油门,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也有办法保持一定的速度。古尔德向司机大喊,喊的过程中,我们振作精神,死死地撑着两栖坦克的车体前部,这么做似乎够蠢的。我们背贴着首部,两脚死死地蹬着坦克的炮塔,妄想保持坦克不致倾覆。就在这个时候,这种支持开始瓦解,我扭头望去——至今我还记得——一波巨浪向我盖了过来,当然,也盖向了其他人,我们顿时给卷入了一股漩涡,沉入了海底。

    奇怪的是,我对当时落水一点印象也没有。只记得我们沉入海底,我处于一个气陷当中,翻了的坦克偏巧又压在我们身上,坦克的边缘是金属的,我们全给扣在里面出不来。我说不清当时别人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我的戴维斯救生呼吸器等设备全丢了。我很幸运——但愿他们也是如此——还能呼吸到点空气。但也算我命大,我是坦克里唯一一个违反团规穿飞行靴的,可以说是特别走运吧,不像军靴,脚都给挂住了,我设法将脚从飞行靴中挣了出来,随后穿着救生背心浮出了水面(除戴维斯救生衣外,我们还套了件备用背心)。

    刚一沉到海底,我拼命挣扎了出来。我不清楚他们几个的情况,很遗憾他们中没有一个浮出水面。因此,我是唯一一名幸存者。

    我在水里扑腾,一束探照灯照到了我身上,发现了我,我这才意识到附近有人,是一艘军舰,大概是一艘护卫舰在我们附近演习。他们许是听到了我的呼救声,向我开了过来,他们向我抛过来了几条救生带,真不好意思说,许是我身体不够壮,反正是一条也没抓住。我这才明白过来,我第二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没等我反应过来,那家伙像“玛丽王后号〔15〕”一样从我身边开了过去,掀起一阵大浪,我险些以为自己在劫难逃。幸好船长,不管是谁吧,令水手在一舷放下网状软梯,两名水手从软梯上爬了下来,下了水,将我从水里拖了出来,拽上了甲板,我躺在甲板上。差不多像条出水的鱼,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接着,他们将我抬到了船上的医务室,扒光了衣服,用毛巾揩干后,灌了几口朗姆酒,又换了四件毛衣,天知道是不是海军军需官拿来的,到了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说句实话,我醉得是不省人事。但他们让我缓了过来。(回忆录音实录)
第9页 :
    朱利叶斯AS尼夫

    组织联合训练和演习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机构。汤姆雷尼将军麾下的第3师让所有部队在因弗内斯〔16〕听命,除了下属的三个步兵旅,还有师部、不计其数的工兵、追加的炮兵、突击队以及参加这次突击的各个专业人员分队。海军各部本身在规模和编制上就相差无几,号称“S军”,全都部署在默里湾〔17〕沿岸、师部所在地因弗内斯、乔治堡对面的罗斯堡以及因弗戈登。海陆两个司令部分别在卡梅隆兵营和因弗内斯并肩作战,双方来往的文件堆积如山。双方策划和实施的一系列的训练暨演习堪称杰作,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代号为“捣毁”、“夺取”、“王冠”、“闰年”几次演习差不多都是综合演习,依照大致相同的线路,愈加激烈而完善。*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完全可以想见,二月间的乔治堡和默里湾不是海陆联合演习的好地方,特别是还有48小时在无遮无拦的登陆艇上,紧接着48小时是在空旷和寒风呼啸的荒野上。但是,我们套上了能套上的服装,带上所有的装备,总算渡过了难关;实际情况比预想的简单。

    这几场演习的组织和操控相当了不起。想想人员之多、训练的新奇,其成功是令人惊叹的。演习过程中,谁也说不清自己真正要履行的职责。

    我们通常在夜间涨潮时分从乔治堡的各个登陆处登上一艘大型扫雷艇,启程向海上出发。第二天天蒙蒙亮,运气好的话,不用长时间待在船上,我们会抢滩芬德霍恩河和卡尔宾滩以东的伯格黑德湾。登陆后,我们严格按照D日方案行动,演习过后,乘车返回乔治堡。这一切听起来顺风顺水,但事实远非如此!每次演习,海滩上一片混乱,令人难以置信。但怪的是,这反倒成了本就闹哄哄的D日的有利条件。经验告诉我们,这很正常。我们还掌握了车辆防水、做饭、操作闹哄哄的无线电设备,了解了要穿的服装,哪一种既舒适又实用。我们知道了要和哪一支步兵作战,会遭到哪一支海军的蒙骗。此外,我们还深刻认识到编组和载运上的问题,以及到了南方必不可少的作战指示和部署。

    每次演习过后,都要在因弗内斯举行一次各级指战员参加的会议,会议由陆军和海军共同主持。在1500之众面前,海军极其傲慢无礼,只想着自己的下属,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海军想必善于在这些会议上推销自己,同时突显陆军的含混概念。

    有一个例子足以证明陆军喜欢歪掰。一位参谋部旅长被派去督促一次演习的卫生纪律,轮到他发言,他拉长了脸站起身说,一想到有人全然不顾这方面的三令五申,他就不寒而栗。他说,有一次他随军长和陆军参谋长等高级官员去内地。当他登上第一个沙丘时,只见前方不到30码处有一名显然是出自某个纪律涣散的单位的士兵在方便。这时候,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皇家诺福克斯团1营的指挥官小声说,“他说的就是我,从早上5点钟起,我就等着他提这事儿了。”

    蒙哥马利将军是在2月5日那次著名之旅接见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